一种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785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包括依次排列的物料输送装置、夹取装置和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输送带以及连接至所述输送带的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设有沿朝向所述压机方向依次排列的取件工位、下料工位和上料工位,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上还放置有可分离的第一模具内衬和可分离的第二模具内衬,所述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和所述压机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内衬和所述第二模具内衬位于所述输送带上并且能够随所述输送带沿接近所述压机的方向或远离所述压机的方向来回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专用设备有效降低了内衬循环降温的能耗损失,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复合材料成型工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预浸料(Prepreg,Preimpregnated Materials)是把基体(Matrix)树脂浸渍在强化纤维 (Reinforced Fiber)中制成的预浸片材产品,是复合材料的中间材料,也是复合材料半成品的一种重要类型,近年来发展非常迅速。预浸料制备的复合材料质量轻、强度高,简化了零件制造工艺,降低了零件加工、装配过程,减少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可靠性,减少了维修费用,降低了寿命周期成本,还可在满足材料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实现轻量化。因而预浸料广泛应用于汽车工程、轨道交通、建筑建材、航空航天等行业中。
[0003]新能源汽车是当前国内大力推行的一个行业。当前新能源汽车电池上盖大部分采用钣金件和SMC材料,随着对轻量化要求的逐步提高,采用预浸料复合材料生产电池上盖壁厚可达 0.9mm,轻量化目标极具优势。
[0004]预浸料复合材料模压成型工艺传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采用手工进行预成型

转移模具模压的工艺,该工艺依赖于人工操作,在高温下将预成型模胚放入模具,对工人的操作性和安全性有影响,同时要在高温模具上实现脱模取件,增加了操作危险性,尽管生产线的投入成本比较低,但难以实现自动化生产,生产效率相当低。另外一种传统工艺是采用转移冷内衬铺料结合模具模压的工艺,该工艺需要不间断地循环降温,属于高能耗的生产方式,耗能大,不环保,同时生产效率比较低,产线投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以上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耗低、生产效率高、能够实现自动化生产的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
[0006]为了实现以上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所述专用设备包括依次排列的物料输送装置、夹取装置和压机,其中,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输送带以及连接至所述输送带的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设有沿朝向所述压机方向依次排列的取件工位、下料工位和上料工位,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上还放置有可分离的第一模具内衬和可分离的第二模具内衬,所述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和所述压机分别与PLC 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内衬和所述第二模具内衬位于所述输送带上并且能够随所述输送带沿接近所述压机的方向或远离所述压机的方向来回移动。
[0007]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专用设备,优选地,所述模具内衬的厚度为8至15毫米。
[0008]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专用设备,优选地,所述夹取装置是机械臂。
[0009]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专用设备,优选地,所述压机包括产品位置感测装置。
[0010]根据本技术所述的专用设备,优选地,所述压机包括警报装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适用于新型预浸料
复合材料模压成型,有效降低了内衬循环降温的能耗损失(节能4000元/月(相当于20吨蒸汽能源),实现低碳经济),产线投入成本降低30%,在保持产线投入成本适中的同时,还能够实现连续稳定的机械手自动化生产。此外,利用本专用设备,内衬无需降温,缩短了内衬在模具内的热交换升温时间,大大缩短了生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由原来保压540 秒降低至420秒,效率提升了22.2%。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用于根据本技术的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专用设备中的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非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15]图1是示出了用于根据本技术的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 是专用设备中的物料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6]本技术的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1包括依次排列的物料输送装置1、夹取装置2和压机3。物料输送装置1、夹取装置2和压机3分别与PLC控制器(未示出)电连接,从而通过PLC控制器来控制物料输送装置1、夹取装置2和压机3的运行速度、运行时间、启动和关闭等。PLC控制器与物料输送装置1、夹取装置2和压机3的连接方式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其各项参数。如图1所示,也可以包括2个物料输送装置1和2个夹取装置2。
[0017]物料输送装置1包括底座101、位于底座101上的输送带102以及连接至输送带102的驱动装置(未示出)。驱动装置可以是电动机,其能够通电转动,从而带动输送带移动,此类驱动装置在本
中是常见且已知的,通常用于生产线上,可以是传送带,也可以由包括相对两侧的滚筒线组成(如图所示)。输送带102设有沿朝向压机3方向依次排列的取件工位103、下料工位104和上料工位105,物料输送装置1上还放置有可分离的第一模具内衬106和可分离的第二模具内衬107。物料输送装置1、夹取装置2和压机3分别与PLC控制器(未示出)电连接,从而通过PLC控制器来控制物料输送装置1、夹取装置2和压机3 的运行速度、运行时间、启动和关闭等。PLC控制器与物料输送装置1、夹取装置2和压机3 的连接方式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并且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定其各项参数。
[0018]第一模具内衬106和第二模具内衬107均可以从输送带102上移除,或被放置位于输送带102上,并且能够随输送带102沿接近压机3的方向或远离压机3的方向来回移动。这里所称的“模具内衬”通常是指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进行模压成型之前,先将预浸料胚体放到其上,然后再一起放入压机中进行合模压制。第一模具内衬106和第二模具内衬107可被放置于输送带102上的任何位置,包括取件工位103、下料工位104和上料工位105。第一模具内衬106和第二模具内衬107的厚度优选为为8至15毫米。
[0019]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夹取装置2可以是任何能够夹取物品的器械,例如能够自动夹取物料至其他位置的机械臂,该机械臂已在本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0020]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压机3是对产品进行模压成型的机械,例如液压机,通常
由型腔、加料室、导向结构(用于保证上模和下模合模的对中性)、抽芯结构(模压带有侧孔和侧凹的制品的脱模)、脱模机构、加热系统和动力系统等组成。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压机3还可以包括产品位置感测装置和警报装置(图中未示出),产品位置感测装置具有识别功能,能够及时确认预浸料胚体固化之后的产品是否在下模(正常情况下),如在上模(非正常情况),则警示操作者需要人工辅助脱模,并暂停机械手的操作,提高了应急处理功能和生产线的安全性。压机中的模具优选具有抽真空功能,经过5

10分钟的高温高压成型后开模,对于压制期间的温度和压力,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产品实际生产要求进行调整,例如成型温度在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浸料模压快速成型专用设备,包括依次排列的物料输送装置、夹取装置和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物料输送装置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的输送带以及连接至所述输送带的驱动装置,所述输送带设有沿朝向所述压机方向依次排列的取件工位、下料工位和上料工位,所述物料输送装置上还放置有可分离的第一模具内衬和可分离的第二模具内衬,所述物料输送装置、所述夹取装置和所述压机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所述第一模具内衬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卫福海曾宇清何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百汇达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