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HPLC测定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23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利用HPLC测定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格列美脲中间体及其中4个杂质的HPLC分析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所述的色谱柱类型和规格、检测波长、流动相类型、流动相比例、运行时间等具有快速、简便、准确、高效地洗脱、分离和定量检测格列美脲中间体中的各杂质,可实现杂质峰与主峰、杂质与杂质峰之间完全分离,达到最佳检测结果;且分析方法操作方便、运行时间短,专属性强,灵敏度高,稳定性强,在低浓度范围内具有较好的线性曲线,并具有较强的重复性和准确度,不受人员和仪器的影响,稳定可靠,为此类化合物提供了研究开发和质量检测的基础。物提供了研究开发和质量检测的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HPLC测定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学药物分析方法开发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技术介绍

[0002]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CAS:119018-29-0,其结构式如下:
[0003][0004]分子式:C
16
H
21
N3O4S分子量:351.47
[0005]格列美脲(glimepiride)是磺酰脲类抗糖尿病药,适用于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及减轻体重均不能充分控制血糖的2型糖尿病。最早由德国Hoechst Marion Roussel公司于八十年代初期研制开发,首先在德国上市,后在瑞士、瑞典、丹麦等多个国家陆续上市。1995年获得美国仪器药物管理局(FDA)批准,2000年在中国上市。格列美脲作为第三代磺酰脲类降血糖药,与其他磺酰脲类药物相比,具有降糖作用强、服用剂量小、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小、安全可靠等优点,被广泛使用,市场需求高。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为目前国际市场上格列美脲的中间体之一。
[0006]为保证药品的安全有效,需全面考察药品质量,而有关物质与药品质量、安全性及疗效密切相关,有关物质的存在可能会降低药物的疗效,甚至引起毒副作用,因此必须对药品中有关物质进行研究、检测和监控,来确保药品质量。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为关键中间体物料,故对其有关物质检测方法的色谱条件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0007]现有技术中没有对格列美脲中间体进行杂质谱研究,并未对已知杂质进行杂质分析和方法学研究,只简单的对格列美脲中间体色谱纯度进行检测。色谱纯度检测中并无4个已知杂质的定位及杂质校正因子的计算。因此对检测格列美脲中间体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进行开发。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基于
技术介绍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本专利技术杂质分离度高,检出杂质多,灵敏度高,能全面快速,准确有效地监控其质量水平。
[0009]本专利技术中名词“格列美脲中间体”、“苯磺酰胺”或“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均表示“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
[0010]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进行了大量的深入研究,从而提出以下技术方案:一
种利用HPLC测定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
[0011]固定相: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固定相;
[0012]流动相:以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有机相体积比为(50~70):(30~50)形成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
[0013]柱温:20~30℃;
[0014]流速:0.4~1.0ml/min;
[0015]检测波长:225nm。
[0016]在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样品配制,是用流动相稀释样品,配制成0.05~0.2mg/ml的溶液。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格列美脲中间体为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其相关物质如下:
[0018]杂质A:3-乙基-4-甲基-3-吡咯啉-2-酮;
[0019]杂质B:3-[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
[0020]杂质C:2-[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
[0021]杂质D:3-乙基-4-甲基-2-氧-3-吡咯啉-N-(2-苯乙基)甲酰胺;
[0022]上述杂质结构式如下:
[0023][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色谱柱长度为150~250mm,优选的长度为150mm;直径为4~5mm,优选直径为4.6mm;填料粒径为2.7~5.0μm,优选的粒径为2.7μm的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进一步优选地,色谱柱为:Agilent Poroshell 120PFP五氟苯基柱或柱效相当的色谱柱(150mm*4.6mm,2.7μm)。不同厂家生产的色谱柱具有不同的型号,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色谱柱型号进行筛选色谱柱。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有机相为甲醇或乙腈,进一步优选地,有机相为乙腈。
[0026]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为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在一些实施例中,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的浓度为0.01~0.1mol/L;在一些实施例中,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的pH为3.0-5.0。
[002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流动相为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50~70:30~50,进一步优选地,磷酸二氢铵缓冲溶液和乙腈的体积比为60:40。
[0028]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洗脱时间为25~60min,优选为30min。
[002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流动相的流速优选为0.5ml/min。
[00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柱温优选为25℃。
[003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样量为10~20μl;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进样量优选为20μl。
[0032]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对该方法进行专属性试验,使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的具体步骤为:分别配制系统适用性溶液,供试混合溶液,格列美脲中间体对照溶液,格列美脲中间体供试溶液,各组分定位溶液并进样,并按面积归一化法计算各杂质含量。
[0033]在一种实施例中,使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的具体步骤为:空白流动相进样。
[0034]在一种实施例中,对该分析方法进行检测限、定量限试验,使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的具体步骤为:分别配制格列美脲中间体及各杂质的检测限溶液和定量限溶液分别进样,并计算检测限度和定量限度。
[0035]在一种实施例中,对该分析方法进行线性与范围试验,使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的具体步骤为:分别配制格列美脲中间体及各杂质的不同浓度的线性溶液(定量限浓度至限度浓度的120%)分别进样,并计算线性方程和线性范围。在一种实施例中,对该分析方法进行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试验,使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的具体步骤为:配制重复性溶液和中间精密度溶液分别进样,并计算各自溶液的RSD。
[0036]在一种实施例中,对该分析方法进行准确度试验,使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的具体步骤为:分别配制20%加样回收溶液、50%加样回收溶液和120%加样回收溶液别进样,并计算各自溶液的回收率。
[0037]在一种实施例中,对该分析方法进行溶液稳定性试验,使用流动相进行等度洗脱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HPLC测定格列美脲中间体中有关物质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1)色谱条件:以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色谱柱为固定相,以磷酸盐缓冲溶液和有机相体积比为(50~70):(30~50)形成的混合溶剂为流动相;流速为0.4~1.0ml/min,柱温为20~30℃,检测波长为225n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检样品用流动相稀释配制成样品溶液,优选的,配制成0.05~0.2mg/ml的溶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格列美脲中间体为4-[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相关物质如下:杂质A:3-乙基-4-甲基-3-吡咯啉-2-酮;杂质B:3-[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杂质C:2-[2-(3-乙基-4-甲基-2-氧代-3-吡咯啉-1-甲酰胺基)-乙基]-苯磺酰胺;杂质D:3-乙基-4-甲基-2-氧-3-吡咯啉-N-(2-苯乙基)甲酰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晓桐陆海波郭美丽王冉胡玉敬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万邦生化医药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