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039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利用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宽于第一凸出段的设计,加上对应接地端子的绝缘本体的第一收容通道具有一第一阻挡段,与一渐缩该通道宽度所形成的第二阻挡段,使得第一凸出段与第二阻挡段嵌合时,不会先破坏到第一阻挡段,令第二凸出段得以嵌合于第一阻挡段内,并使接地端子稳固地嵌合于第二收容通道,同样地,遮蔽壳体的凸出片与绝缘本体的插槽也依照此结构连结,也使得遮蔽壳体能包覆于绝缘本体外。(*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是一种与连接器有关的设计,尤指一种有效地将接地端子、遮蔽壳体与绝缘本体相连结的结构改良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常用的连接器结构是将与接地端子7收容于一绝缘本体8内,并且在其绝缘本体8外头包覆一遮蔽壳体9用以遮蔽电磁波;然而为使遮蔽壳体9能包覆于绝缘本体8,其绝缘本体8设有多个插槽82供与遮蔽壳体9的凸出片91嵌合;此外,绝缘本体8亦具备对应于导电端子与接地端子7的收容通道81;其中,接地端子7为能够有效地嵌合于收容通道81,故,接地端子7的左右两侧分别往外展开二个斜边,依序形成等宽的第一凸出段71与第二凸出段72;另外,遮蔽壳体9的凸出片91的左右两侧亦分别往外展开二个斜边,且同样形成等宽的先凸出段911与后凸出段912。再者,对应于接地端子7的收容通道81的左右两侧,为二个相对向的平行面,而绝缘本体8的插槽82的左右两侧也是二个相对向的平行面,如图5所示,所以当接地端子7置入其所对应的收容通道81时,因接地端子7的第一凸出段71与第二凸出段72皆宽于收容通道81,故接地端子7的第一凸出段71会先破坏收容通道81,使收容通道81的左右两侧变得与第一凸出段71同宽,如图6所示,而接着嵌入的第二凸出段72因与第一凸出段71等宽,且又有前述的收容通道81遭破坏的情况发生,则使得第二凸出段72无法与收容通道81嵌合,以致接地端子7无法稳固地嵌合于其所对应的收容通道81内。同样地,当遮蔽壳体9的凸出片91欲嵌合于插槽82时,因凸出片91的先凸出段911与后凸出段912皆宽于插槽82,故先凸出段911为置入插槽82会先破坏插槽82的左右侧平面,使插槽82的左右两侧变得与先凸出段911同宽,如图7所示,而接着-->嵌入的后凸出段912因与先凸出段911等宽,且又有前述的插槽82遭破坏的情况发生,则使得后凸出段912无法与插槽82嵌合,以致遮蔽壳体9的凸出片91无法稳固地嵌合于绝缘本体8的插槽内,造成遮蔽壳体9易从绝缘本体8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利用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宽于第一凸出段的设计,加上对应接地端子的第二收容通道具有一第一阻挡段,与一渐缩该通道宽度所形成的第二阻挡段,使得第一凸出段与第二阻挡段嵌合时,不会先破坏到第一阻挡段,令第二凸出段得以嵌合于第一阻挡段内,并使接地端子能稳固地嵌合于第二收容通道。本技术的另一目的,亦利用遮蔽壳体的凸出片的后凸出段宽于先凸出段的设计,加上绝缘本体的插槽具有一先阻挡段,与一渐缩该插槽宽度所形成的后阻挡段,使得先凸出段与后阻挡段嵌合时,不会先破坏到先阻挡段,令后凸出段得以嵌合于第一阻挡段内,并使遮蔽壳体的凸出片能稳固地嵌合于绝缘本体之插槽;同时,其遮蔽端子与遮蔽壳体两者系采相向地交错装设于绝缘本体上,且前述两者之各第二凸出段系分别产生相互支持的作用,藉由上数的特性,即可减少绝缘本体的设计面积以节省材料(降低成本),亦可避免破坏绝缘本体来达到更有效的嵌合(嵌合效果更稳固)。本技术为了达到上述之目的,提供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其主要结构包含;一绝缘本体,具有多数第一收容通道贯穿该绝缘本体,该本体并具有多数第二收容通道,其平行贯穿于各该第一收容通道上侧;另,在各该第二收容通道间,形成多数贯通插槽;多数导电端子,系由金属制成的薄片,且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各第一收容通道内;多数接地端子,亦是由金属制成的薄片,且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各第二收容通道内,主要用于防止静电积聚而对设备产生危害,其中,各该接地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凸出段与一第二凸出段;-->一遮蔽壳体,是用以遮覆该绝缘本体,其中,该壳体具有多数凸出片用以置入各该插槽,且,各该凸出片分别具有一先凸出段与一后凸出段;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宽于第一凸出段,且,该凸出片的后凸出段亦宽于先凸出段;该绝缘本体的第二收容通道具有一第一阻挡段与一第二阻挡段;其中,该第一阻挡段用以阻挡该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另该第二阻挡段则用以阻挡该接地端子的第一凸出段;又,该绝缘本体的插槽具有一先阻挡段与一后阻挡段;其中,该先阻挡段用以阻挡该凸出片的后凸出段,另该后阻挡段则用以阻挡该凸出片的先凸出段。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目的与优点,不难从下述所选用实施例的详述说明与附图中,获得深入了解。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技术第二收容通道与插槽的态样。图3是本技术接地端子置入第二收容通道时,其第一凸出段不会破坏第一阻挡段的状态图。图4是本技术接地端子嵌合于第二收容通道与凸出片嵌合于插槽的状态图。图5是常用的对应接地端子的收容通道与绝缘本体的插槽的态样。图6是常用的接地端子的第一凸出段会先破坏收容通道,使收容通道的左右两侧变得与第一凸出段同宽;同样地,凸出片嵌合于插槽也是如此情况。图7是常用的接地端子嵌合于收容通道与凸出片嵌合于插槽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4,图中所示为本技术所选用的实施例结构,此仅供说明之用,在专利申请上并不受此种结构的限制。-->本实施例的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其主要构造具有一个绝缘本体1,其具有多数个第一收容通道11贯穿绝缘本体1,且绝缘本体1并具有多数个第二收容通道12,是平行贯穿于第一收容通道11上侧,而且,该第二收容通道12具有一第一阻挡段121与一自第一阻挡段121渐缩通道宽度所形成的第二阻挡段123,并且,在第一阻挡段121邻接第二阻挡段123之处;又,在本绝缘本体1之各第二收容通道12间,形成多数个贯通插槽13,其插槽13内具有一先阻挡段131与一后阻挡段133。接着,还有多数个由金属制成的导电端子2收容在前述之各第一收容通道11内,接着,有多数个接地端子3,也是由金属制成的薄片,其自接地端子3左右两侧分别往外展开二斜边,以形成一第一凸出段31与一第二凸出段32,而且第二凸出段32系略宽于第一凸出段31,且各接地端子3收容在绝缘本体1的各第二收容通道12内,其接地端子3主要用以防止静电积聚而对设备产生危害;最后,将一遮蔽壳体4所具有的凸出片41置入于前述的该绝缘本体1的插槽13内,遮覆于绝缘本体1外部,而前述之凸出片41上亦自左右两侧分别往外展开二斜边,亦形成一先凸出段411与一后凸出段412。此外,第二收容通道12的第一阻挡段121是用来阻挡接地端子3的第二凸出段32,同样地,其第二阻挡段123则用来阻挡接地端子3的第一凸出段31;而且,前述之第一凸出段31宽于该第二阻挡段122,另第二凸出段32则略宽于第一阻挡段121;而且,在第一阻挡段121的左右两侧邻接第二阻挡段123之处是各具有一第一斜边122,且,各第一斜边122便于导引接地端子3之第一凸出段31置入;另外,在第二阻挡段123的左右两侧亦各具有一第二斜边124,其各第二斜边124是用来阻挡接地端子3的第一凸出段31继续置入,以将接地端子3定位于此。当然,遮蔽壳体4与绝缘本体1之间的连结方式,也是本技术的一大特点,其中,插槽13的先阻挡段131用以阻挡凸出片4 1之后凸出段412,另外插槽13之后阻挡段132则用以阻挡凸出片41之先凸出段411,还有,在先阻挡段131邻接后阻挡段-->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包括:    一绝缘本体,具有多数第一收容通道贯穿该绝缘本体,该本体并具有多数第二收容通道,其平行贯穿于各该第一收容通道上侧;另,在各该第二收容通道间,形成多数贯通插槽;    多数导电端子,是由金属制成的薄片,且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之各第一收容通道内;    多数接地端子,亦是由金属制成的薄片,且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各第二收容通道内,用于防止静电积聚而对设备产生危害,其中,各该接地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凸出段与一第二凸出段;    一遮蔽壳体,用以遮覆该绝缘本体,其中,该壳体具有多数凸出片用以置入各该插槽,且,各该凸出片分别具有一先凸出段与一后凸出段;    其特征在于:    该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宽于第一凸出段,且,该凸出片的后凸出段亦宽于先凸出段;    该绝缘本体之第二收容通道具有一第一阻挡段与一第二阻挡段;其中,该第一阻挡段用以阻挡该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另该第二阻挡段则用以阻挡该接地端子的第一凸出段;    又,该绝缘本体的插槽具有一先阻挡段与一后阻挡段;其中,该先阻挡段用以阻挡该凸出片的后凸出段,另该后阻挡段则用以阻挡该凸出片端子的先凸出段。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具有多数第一收容通道贯穿该绝缘本体,该本体并具有多数第二收容通道,其平行贯穿于各该第一收容通道上侧;另,在各该第二收容通道间,形成多数贯通插槽;多数导电端子,是由金属制成的薄片,且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之各第一收容通道内;多数接地端子,亦是由金属制成的薄片,且收容于该绝缘本体的各第二收容通道内,用于防止静电积聚而对设备产生危害,其中,各该接地端子分别具有一第一凸出段与一第二凸出段;一遮蔽壳体,用以遮覆该绝缘本体,其中,该壳体具有多数凸出片用以置入各该插槽,且,各该凸出片分别具有一先凸出段与一后凸出段;其特征在于:该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宽于第一凸出段,且,该凸出片的后凸出段亦宽于先凸出段;该绝缘本体之第二收容通道具有一第一阻挡段与一第二阻挡段;其中,该第一阻挡段用以阻挡该接地端子的第二凸出段,另该第二阻挡段则用以阻挡该接地端子的第一凸出段;又,该绝缘本体的插槽具有一先阻挡段与一后阻挡段;其中,该先阻挡段用以阻挡该凸出片的后凸出段,另该后阻挡段则用以阻挡该凸出片端子的先凸出段。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改良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收容通道是由第一阻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炳村陈翊烽王雅美
申请(专利权)人:台湾大阄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