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聚维酮碘在黏膜上的局部施用预防高致病性病毒感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31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包含广谱抗微生物剂聚维酮碘(PV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利用聚维酮碘在黏膜上的局部施用预防高致病性病毒感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将包含广谱抗微生物剂聚维酮碘的局部用制剂施用于鼻黏膜来预防高致病性病毒感染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由通常是人畜共患病的高致病性病毒引起的疾病越来越受到卫生当局的关注。最近的突出实例是由SARS和MERS冠状病毒(SARS

CoV、MERS

CoV)、禽流感病毒(AIV)、埃博拉病毒(EBOV)和导致COVID19的病毒(SARS

CoV

2)引起的疾病爆发。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剧,由这种高致病性病毒引起的疾病的威胁被放大。在某些情况下,更加担心这些病毒可能会被用于生物恐怖袭击。
[0003]出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将使用术语高致病性病毒或HP病毒,其中该术语包括以下情况下的所有病毒:由于目前没有有效的治疗或疫苗而获得有效治疗或疫苗的途径有限,或者存在有效的治疗或疫苗但此类干预措施的部署受到危害或禁忌(例如,使用的治疗可能不适合于患有其他伴随疾病的患者或疫苗部署可能延迟),以及如果不加以治疗,这些病毒能够在人类中引起严重疾病、包括致命疾病,和/或产生重大社会影响、包括可能被用作生物恐怖武器。
[0004]作为具体实例,HP病毒将包括以下病毒:能够引起人类致命病毒性出血热(VHF)的丝状病毒科,特别是EBOV、马尔堡病毒(MARV)、苏丹病毒(SUDV)、泰森林病毒(TAFV)和本迪布焦病毒(BDBV);能够导致人类严重或致命疾病的冠状病毒,特别是MERS

CoV、SARS

CoV和SARS

CoV

2;以及禽流感病毒(AIV)和其他具有大流行潜力的新现流感病毒株。将会理解的是,由于已知病毒传播潜力的显著变化或新物种或毒株的出现,未来可能会发现具有类似潜在影响和关注的其他新现病毒。
[0005]除了所有这些病毒都能够引起人类严重和致命疾病并且可能尚不存在有效的治疗或疫苗或存在禁忌和/或难以快速部署这一事实之外,另一个重要的共同点是它们都是动物源性的,即最初从动物传染给人类。例如,AIV的动物来源是鸟类,而EBOV的动物来源则认为是果蝠。
[0006]另一个共同特征是它们在人类中的死亡率相对较高,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容易传播,通常通过呼吸途径传播。通常,这些病毒将被归类为3级或4级风险组,并且在许多情况下被美国等监管机构定义为生物选择剂。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新现的流感病毒和SARS

CoV

2,它们有可能成为大流行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大量死亡,并且对有感染病毒风险的一线医疗保健工作者构成重大挑战。更令人担忧的是,导致这些疾病的一些病毒可能有能力开发为生物恐怖武器。
[0007]埃博拉(EBOLA)
[0008]埃博拉病毒尤其令人担忧。它们导致一种称为埃博拉病毒病(EVD)或简称为埃博拉的病毒性出血热(VHF),该病毒于2014年在西非造成9000多人死亡并且引起全球关注。出于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术语“埃博拉病毒”将视为包括所有五种能够引起人类VHF的丝状病毒,即
EBOV、MARV、SUDV、TAFV和BDBV。
[0009]认为果蝠是EBOV的自然宿主,接触蝙蝠粪便或其他体液可能是人类最初感染的原因,之后可能发生人际传播。正如Osterholm等人所指出的(“Transmission of Ebola Viruses: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 Not Know.”mBio,6,2(2015):1

9),EBOV的人际传播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显示感染迹象的受感染者的血液或体液,或接触最近被活跃感染者污染的物体而发生。
[0010]Bosio等人(“Ebola and Marburg Viruses Replicate in Monocyte

Derived Dendritic Cells without Inducing the Production of Cytokines and Full Maturation.”The Journal of Infectious Diseases 2003;188:1630

8)报道,EBOV和MARV的深重毒力是由于它们在树突状细胞和单核细胞中感染和复制的能力,直到病毒数量超过宿主免疫反应控制感染的能力时才会被检测到。然后受感染的免疫细胞将感染传播到全身。
[0011]Mohomadzadeh等人(“How Ebola and Marburg viruses battle the immune system.”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 7,(2007):556

567)还报道,生产性感染,即导致产生更多病毒后代的感染,主要发生在树突细胞、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中。
[0012]Osterholm等人(2015年)假设,埃博拉病毒有可能成为呼吸道病原体,通过埃博拉患者咳嗽和呕吐后的飞沫微核气溶胶化进行原发性呼吸道传播。在照顾疾病受害者的卫生工作者戴的口罩外面发现了EBOV,并且已确定该病毒可以感染呼吸道的某些细胞。
[0013]Prescott等人(“Postmortem Stability of Ebola Virus.”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Vol.21,No.5,May 2015:856

859)报道,根据动物模型,这种病毒至少可以在死后7天内可从尸体中分离出来,在鼻腔和口腔中发现大量病毒。
[0014]Osterholm等人(2015)还报道,埃博拉病毒在人类中的感染剂量似乎极低,十个或更少的病毒颗粒足以导致感染,尽管采取了屏障预防措施,但仍使医疗保健工作者处于危险之中。
[0015]由于这些因素和例如环境条件和培训等其他因素,标准的屏障防护程序,例如手部卫生和个人防护设备(PPE),例如手套、口罩、护目镜和呼吸器,可能不足以使医疗保健工作者预防感染埃博拉。世界卫生组织对2013

2016年埃博拉疫情期间医疗保健工作者感染情况的审查和讨论文件草案“Preferred Product Characteristics for 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for the Healthcare Worker on the Frontline Responding to Ebola Virus and Haemorrhagic Fever Outbreaks in Tropical Climate”的发布(世卫组织,2017年9月7日)证明了这一点。同时,那些没有使用PPE而暴露的人,例如家庭成员,感染的风险很高。因此,当暴露于感染者及其体液时,需要更好地保护医疗保健工作者和可能暴露于埃博拉病毒的平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降低人类对象由高致病性病毒引起的全身性疾病的风险、发生率或严重程度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有效量的包含浓度为大于0.10重量/体积%并且小于约1.25重量/体积%的聚维酮碘(PVP

I)的药物制剂施用于所述人类对象的鼻道,并且在对象暴露于病毒或感染者或可能暴露于病毒或感染者之前、期间和/或之后立即施用所述制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致病性病毒来自SARS冠状病毒。3.一种降低能够引起COVID

19疾病的SARS

CoV

2传播或感染风险的方法,通过向暴露于或可能暴露于SARS

CoV

2的人的鼻道施用包含0.10重量/体积%至1.25重量/体积%PVP

I的PVP

I制剂来实现,所述施用在暴露于病毒之前、之后或当时以每天1次至12次的频率开始和/或此后持续。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致病性病毒来自MERS冠状病毒。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致病性病毒来自丝状病毒。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丝状病毒选自埃博拉病毒(EBOV)、马尔堡病毒(MARV)、苏丹病毒(SUDV)、泰森林病毒(TAFV)和本迪布焦病毒(BDBV)。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丝状病毒是EBOV。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致病性病毒来自大流行性流感病毒组。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流感病毒选自H5N1、H5N9、H7N3、H7N7、H9N2和H1N1。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致病性病毒选自引起拉沙热、鸠宁和马秋博的沙粒病毒科;引起克里米亚

刚果出血热、裂谷热、汉坦出血热的布尼亚病毒科,以及引起黄热病、登革热、鄂木斯克出血热、夸赛纳森林病的黄病毒科。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高致病性病毒是利用鼻道作为进入和/或传播入口的未知来源和身份的新现病毒或生物恐怖剂。12.如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从暴露于高致病性病毒之前、期间或之后开始,将PVP

I制剂每天至多12次施用于人类对象的鼻道中,然后持续大约相当于病毒的预期潜伏期的时间。13.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人类对象是暴露于所述病毒或受感染患者或可能暴露于所述病毒或受感染患者的医疗保健工作者。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PVP

I制剂由所述医疗保健工作者在暴露前施用。15.一种减少感染性病毒从感染HP病毒的人的鼻子释放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向感染者的鼻道施用有效量的包含浓度为大于0.10重量/体积%并且小于约1.25重量/体积%的聚维酮碘(PVP

I)的药物制剂。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是高致病性病毒。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病毒选自埃博拉病毒(EBOV)、马尔堡病毒(MARV)、苏丹病毒(SUDV)、泰森林病毒(TAFV)、本迪布焦病毒(BDBV)、H5N1、H5N9、H7N3、H7N7、H9N2、H1N1、SARS

CoV、SAR...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特
申请(专利权)人:法尔布里克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