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538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属于结构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地基、地层和筑建在地基上的筒体结构建筑,所述地基与地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砂石层,所述砂石层与地基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地基内设置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减震防倒塌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合理,能够较大程度的提高筒体结构的安全稳定性,保证减震防倒塌的效果。保证减震防倒塌的效果。保证减震防倒塌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结构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筒体结构,是指由一个或多个筒体作承重结构的高层建筑体系,适用于层数较多的高层建筑。在侧向风荷载的作用下,其受力类似刚性的箱型截面的悬臂梁,迎风面将受拉,而背风面将受压。筒体结构可分为框筒体系、筒中筒体系、桁架筒体系、成束筒体系等。筒体结构建筑性能如果难以满足抗震要求,那么在强震作用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楼梯间可能发生整体倒塌,毁灭性比较大。
[0003]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引入了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装置,现有的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装置主要是从筒内和筒体本身的结构来进行优化,实现最大程度的减震效果,达到防倒塌的目的,但是,未考虑筒体结构的地基的优化方案,以至于不能最大化的实现筒体结构的减震防倒塌的目的,因此,需要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有效地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包括地基、地层和筑建在地基上的筒体结构建筑,所述地基与地层之间设置有第一砂石层,所述第一砂石层与地基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地基内设置有基坑,所述基坑内设置有减震防倒塌结构。
[0006]进一步的,所述减震防倒塌结构包括支撑柱、支杆、滑杆、滑套筒和复位弹簧,所述支撑柱固定设置在基坑内部的中心处,所述支杆的一端与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结构建筑固定连接,所述滑杆的一端与支撑柱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坑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筒相适配的套设在滑杆的外围,所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套筒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坑内壁上,所述滑套筒与支杆通过连接杆铰接设置在一起。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柱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缓震支撑组件,所述缓震支撑组件包括移动柱、底板、减震弹簧和弧形缓冲板,所述底板固定设置在移动柱的底部,所述移动柱的顶部与筒体结构建筑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缓冲板设置在底板的底部与空腔的底部之间,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移动柱的外围,所述支撑柱的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底板的两端与滑槽的滑块固定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基坑底部与缓冲层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内设置有若干个抗震阻尼器,所述填充层内部还填充有第二砂石层。
[0009]进一步的,所述缓冲层为减震橡胶。
[0010]本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1]1、通过在地基和地层之间设置第一砂石层和缓冲层,能够减弱地震波传递给地基
的强大能量,从而减小了地震波对筒体结构建筑的破坏,提高了减震效果;
[0012]2、通过在基坑设置支撑柱、支杆、滑杆、滑套筒和复位弹簧组成的减震防倒塌结构,可以有效地对筒体结构建筑起到减震和防倒塌的作用,减小了筒体结构建筑在强震情况下摆动的幅度,从而更好的保护筒体结构建筑;
[0013]3、通过在支撑柱的空腔内设置移动柱、底板、减震弹簧和弧形缓冲板组成的缓震支撑组件,进一步对筒体结构建筑起到了支撑作用,同时具有缓冲减震功能,更有利于减震防倒塌结构发挥作用,提高了防护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附图标记:1、地层;2、第一砂石层;3、基坑;4、滑杆;5、支杆;6、筒体结构建筑;7、减震弹簧;8、支撑柱;9、连接杆;10、复位弹簧;11、地基;12、缓冲层;13、填充层;14、滑槽;15、抗震阻尼器;16、弧形缓冲板;17、底板;18第二砂石层;19、移动柱;20、滑套筒;21、空腔。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1,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如图1所示: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包括地基11、地层1和筑建在地基上的筒体结构建筑6,所述地基11与地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砂石层2,所述第一砂石层2与地基11之间设置有缓冲层12,所述地基11内设置有基坑3,所述基坑3内设置有减震防倒塌结构。
[0018]具体而言,第一砂石层和第二砂石层的砂石层间具有诸多细小的缝隙,这些缝隙对地震波具有很强的耗散能力,从而更好地保护筒体结构建筑,通过在地基中部挖设基坑,然后在基坑内部设置减震防倒塌结构,起到了双重防护功能,在地基发挥作用,稳固支撑顶部的筒体结构建筑的同时,还可以通过减震防倒塌结构对筒体结构建筑进行二次保护,减弱地震波的影响,更好的保护筒体结构建筑,对筒体结构建筑底部的支撑牢固提供了保障。
[0019]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减震防倒塌结构包括支撑柱8、支杆5、滑杆4、滑套筒20和复位弹簧10,所述支撑柱8固定设置在基坑3内部的中心处,所述支杆5的一端与支撑柱8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结构建筑6固定连接,所述滑杆4的一端与支撑柱8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坑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筒20相适配的套设在滑杆4的外围,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套筒20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坑3内壁上,所述滑套筒20与支杆5通过连接杆9铰接设置在一起。遭遇地震时,支杆与滑杆之间会受到挤压,通过连接杆将支杆受到的压力分散到滑套筒上,进而通过滑杆和复位弹簧的作用将力消散,以达到减震缓冲的目的,实现防倒塌功能。
[0020]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柱8内设置有空腔21,所述空腔21内设置有缓震支撑组件,所述缓震支撑组件包括移动柱19、底板17、减震弹簧7和弧形缓冲板16,所述底板17固定设置在移动柱19的底部,所述移动柱19的顶部与筒体结构建筑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弧形缓冲板16设置在底板17的底部与空腔21的底部之间,所述减震
弹簧7套设在移动柱19的外围,所述支撑柱8的内壁开设有滑槽14,所述底板17的两端与滑槽14的滑块固定连接。在遭遇地震时,移动柱可随着筒体结构建筑的上下移动而一同移动,从而对减震弹簧进行拉伸和挤压,同时弧形缓冲板可以从底部进行缓冲支撑,从而达到缓震支撑的效果,提高结构稳定性。
[0021]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基坑3底部与缓冲层12的顶部之间设置有填充层13,所述填充层13内设置有若干个抗震阻尼器15,所述填充层13内部还填充有第二砂石层18。抗震阻尼器可以对上下方向的传递来的地震波进行缓冲,并且填充层内还夯实有第二砂石层,可以对地震波进行削弱缓冲。
[0022]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如图1所示,所述缓冲层12为减震橡胶。减震橡胶主要将震动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地基(11)、地层(1)和筑建在地基上的筒体结构建筑(6),所述地基(11)与地层(1)之间设置有第一砂石层(2),所述第一砂石层(2)与地基(11)之间设置有缓冲层(12),所述地基(11)内设置有基坑(3),所述基坑(3)内设置有减震防倒塌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减震防倒塌筒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防倒塌结构包括支撑柱(8)、支杆(5)、滑杆(4)、滑套筒(20)和复位弹簧(10),所述支撑柱(8)固定设置在基坑(3)内部的中心处,所述支杆(5)的一端与支撑柱(8)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筒体结构建筑(6)固定连接,所述滑杆(4)的一端与支撑柱(8)的外壁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基坑(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滑套筒(20)相适配的套设在滑杆(4)的外围,所述复位弹簧(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滑套筒(20)一侧,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基坑(3)内壁上,所述滑套筒(20)与支杆(5)通过连接杆(9)铰接设置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福新祝爽王鹏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福星精工欧拉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