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755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1:0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涉及散热双面胶领域,针对现有的电子元件用双面胶存在的耐热和散热效果差,易受电子元件运行和外界高温影响造成脱离,稳定性差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其包括双面胶结构、硅油剥离膜和卷轴,所述双面胶结构包括玻璃纤维层和导热胶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导热胶水层,所述导热胶水层侧壁设置有硅油剥离膜,所述双面胶结构和硅油剥离膜缠绕在所述卷轴上,所述玻璃纤维层、导热胶水层、硅油剥离膜和卷轴的侧壁均齐平。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新颖,且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使用和收纳方便,韧性和使用的稳定性高,耐热和散热效果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散热双面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人们对电子产品的轻薄化要求越来越高,其电子产品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多,导致电子元件的密集度越来越高,从而导致电子元件的散热要求越来越高。
[0003]目前市场上的电子元件上所使用的双面胶,在使用过程中仍存在不足,无法对电子元件进行散热,且耐热效果差,易受电子元件运行和外界高温影响造成脱离,连接稳定性差,因此,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解决了现有的电子元件用双面胶存在的耐热和散热效果差,易受电子元件运行和外界高温影响造成脱离,稳定性差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包括双面胶结构、硅油剥离膜和卷轴,所述双面胶结构包括玻璃纤维层和导热胶水层,所述玻璃纤维层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导热胶水层,所述导热胶水层侧壁设置有硅油剥离膜,所述双面胶结构和硅油剥离膜缠绕在所述卷轴上,所述玻璃纤维层、导热胶水层、硅油剥离膜和卷轴的侧壁均齐平。
[0007]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配方,所述散热双面胶由导热胶、分散剂、偶联剂和添加剂混合组成,所述导热胶为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所述添加剂包括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其按重量配比如下:所述聚丙烯酸酯压敏胶85<br/>‑
90份、分散剂1

2份、偶联剂1

2份、陶瓷粉2

3份、氮化硼5

6份和氮化铝1

2份。
[0008]优选的,所述聚丙烯酸酯压敏由聚乙烯、聚酰胺、聚酯和EVA热熔胶粉混合而成。
[0009]优选的,所述分散剂由磷酸脂、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和古尔胶中的一项或多项混合而成。
[0010]优选的,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
[0011]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2]S1、胶水制备: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分散剂、偶联剂、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按其重量比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后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分散剂、偶联剂、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放置到热混机中进行热混,热混后制得导热胶水层;
[0013]S2、固化:将制得的导热胶水层与玻璃纤维层匹配,然后通过涂布机将导热胶水层均匀涂装在玻璃纤维层两侧,并保证导热胶水层的厚度统一,涂布后对导热胶水层进行固化,使导热胶水层固化在玻璃纤维层表面,制得双面胶结构;
[0014]S3、分卷:将制得的双面胶结构与硅油剥离膜匹配,将双面胶结构平铺在硅油剥离膜上,然后根据收卷需求选择卷轴,将双面胶结构和硅油剥离膜与卷轴匹配,然后通过收卷
装置将双面胶结构和硅油剥离膜收卷在卷轴制得该散热双面胶。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所涉及的热混温度为45

55℃,热混时间为120

160min。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所涉及的固化温度为110

150℃,固定化速度为20

25M/min。
[00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及其制作方法,主要在于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通过玻璃硅油剥离膜对胶水结构进行使用,便于进行收纳和使用,且在胶水结构中部设置玻璃纤维层对导热胶水层进行连接和固定,增加其韧性,提高使用的稳定性,且通过对聚丙烯酸酯压敏胶、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进行使用,在保证其绝缘性的同时,优化耐热和散热效果。
[0018]综上所述,该电子元件用双面胶结构和制备工艺简单,原料成本低,使用和收纳方便,韧性和使用的稳定性高,耐热和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专利技术收卷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1、胶水结构;101、玻璃纤维层;102、导热胶水层;2、硅油剥离膜;3、卷轴。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2,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包括双面胶结构1、硅油剥离膜2和卷轴3,所述双面胶结构1包括玻璃纤维层101和导热胶水层102,所述玻璃纤维层101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导热胶水层102,所述导热胶水层102侧壁设置有硅油剥离膜2,所述双面胶结构1和硅油剥离膜2缠绕在所述卷轴3上,所述玻璃纤维层101、导热胶水层102、硅油剥离膜2和卷轴3的侧壁均齐平。
[0024]实施例1:
[0025]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配方,所述散热双面胶由导热胶、分散剂、偶联剂和添加剂混合组成,所述导热胶为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所述添加剂包括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其按重量配比如下:所述聚丙烯酸酯压敏胶85份、分散剂2份、偶联剂2份、陶瓷粉3份、氮化硼6份和氮化铝2份。
[0026]具体的,所述聚丙烯酸酯压敏由聚乙烯、聚酰胺、聚酯和EVA热熔胶粉混合而成。
[0027]具体的,所述分散剂由磷酸脂、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和古尔胶混合而成。
[0028]具体的,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
[0029]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S1、胶水制备:将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分散剂、偶联剂、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按其重量比进行称量,并将称量后的聚丙烯酸酯压敏胶、分散剂、偶联剂、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放置到热混机中进行热混,热混后制得导热胶水层102;
[0031]S2、固化:将制得的导热胶水层102与玻璃纤维层101匹配,然后通过涂布机将导热胶水层102均匀涂装在玻璃纤维层101两侧,并保证导热胶水层102的厚度统一,涂布后对导热胶水层102进行固化,使导热胶水层102固化在玻璃纤维层101表面,制得双面胶结构1;
[0032]S3、分卷:将制得的双面胶结构1与硅油剥离膜2匹配,将双面胶结构1平铺在硅油剥离膜2上,然后根据收卷需求选择卷轴3,将双面胶结构1和硅油剥离膜2与卷轴3匹配,然后通过收卷装置将双面胶结构1和硅油剥离膜2收卷在卷轴3制得该散热双面胶。
[0033]具体的,所述步骤S1中所涉及的热混温度为45℃,热混时间为160min。
[0034]具体的,所述步骤S2中所涉及的固化温度为150℃,固定化速度为20M/min。
[0035]实施例2:
[0036]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配方,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包括双面胶结构(1)、硅油剥离膜(2)和卷轴(3),其特征在于,所述双面胶结构(1)包括玻璃纤维层(101)和导热胶水层(102),所述玻璃纤维层(101)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导热胶水层(102),所述导热胶水层(102)侧壁设置有硅油剥离膜(2),所述双面胶结构(1)和硅油剥离膜(2)缠绕在所述卷轴(3)上,所述玻璃纤维层(101)、导热胶水层(102)、硅油剥离膜(2)和卷轴(3)的侧壁均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双面胶由导热胶、分散剂、偶联剂和添加剂混合组成,所述导热胶为聚丙烯酸酯压敏胶,所述添加剂包括陶瓷粉、氮化硼和氮化铝,其按重量配比如下:所述聚丙烯酸酯压敏胶85

90份、分散剂1

2份、偶联剂1

2份、陶瓷粉2

3份、氮化硼5

6份和氮化铝1

2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酸酯压敏由聚乙烯、聚酰胺、聚酯和EVA热熔胶粉混合而成。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散剂由磷酸脂、硫酸钠、甲基戊醇、纤维素衍生物、聚丙烯酰胺和古尔胶中的一项或多项混合而成。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子元件的散热双面胶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坤原罗伦球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有利尔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