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管理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3477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3
本申请涉及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包括:接收需求发起人发送的需求,构建需求的全部生命周期节点;其中,各生命周期节点均配置有对应的需求对接人。本申请中还确定需求的干系人指数,干系人指数用于表示需求受干系人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干系人指数与预先设定的高低决策边界值的相对关系,确定对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根据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确定对需求对接人的通知频次,并基于通知频次对需求对接人进行实时通知。本申请中根据需求的干系人指数对各需求对接人进行管理,根据干系人指数加强了对需求流转的时效判断,提升了需求处理效率。提升了需求处理效率。提升了需求处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需求管理的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需求管理
,尤其涉及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的需求管理方法侧重于对需求分层、需求在生命周期里和测试执行的关系、需求的结构化等来保证需求生命周期环节的一致性。即现有技术中的需求管理方法重点关注需求本身,而忽视了对需求生命周期各节点的对接人和需求关联的干系人的管理,这导致需求流转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至少在一定程度上克服相关技术中需求流转、需求状态实时同步的效率低下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
[0004]本申请的方案如下:
[0005]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包括:
[0006]接收需求发起人发送的需求;
[0007]构建所述需求的全部生命周期节点;各所述生命周期节点均配置有对应的需求对接人;
[0008]确定所述需求的干系人指数;所述干系人指数用于表示所述需求受干系人的影响程度;
[0009]根据所述干系人指数与预先设定的高低决策边界值的相对关系,确定对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
[0010]根据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确定对所述需求对接人的通知频次,并基于所述通知频次对所述需求对接人进行实时通知。
[0011]优选的,在本申请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确定所述需求的干系人指数,包括:
[0012]创建干系人因素矩阵,并提供给各干系人;所述干系人因素矩阵包括:至少两个影响因素已经各所述影响因素配置的不同等级权重,所述不同等级权重对应不同指数值;
[0013]根据各所述干系人维护的干系人因素矩阵,得到各所述干系人的独立指数;
[0014]根据各所述干系人的独立指数,得到所述干系人指数。
[0015]优选的,在本申请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干系人指数与预先设定的高低决策边界值的相对关系,确定对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包括:
[0016]若所述干系人指数小于预先设定的低决策边界值,则确定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低;
[0017]若所述干系人指数在预先设定的低决策边界值和预先设定的高决策边界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中;
[0018]若所述干系人指数大于预先设定的高决策边界值,则确定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高。
[0019]优选的,在本申请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0020]维护所述需求的依赖关系,确定所述需求的依赖需求;所述依赖需求包括:前置依赖需求和后置依赖需求;
[0021]将所述需求和所述需求的依赖需求的需求对接人、干系人和各生命周期节点进行关联整合;
[0022]获取所述前置依赖需求的当前生命周期节点状态、输出物和即时通知;
[0023]将所述前置依赖需求的当前生命周期节点状态、输出物和即时通知发送到所述前置依赖需求的当前生命周期节点关联的所述需求对应的需求对接人。
[0024]优选的,在本申请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0025]将所述需求的输出物、当前状态和即时通知发送给所述后置依赖需求。
[0026]优选的,在本申请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0027]计算所述需求的各生命周期节点的处理时长;
[0028]根据所述需求的各生命周期节点的处理时长,计算所述需求的整体交付效率;
[0029]生成可视化视图展示所述需求的各生命周期节点的处理时长,以及所述需求的整体交付效率。
[0030]优选的,在本申请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0031]当所述需求流转到当前生命周期节点时,对所述当前生命周期节点对应的需求对接人进行实时消息推送。
[0032]优选的,在本申请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还包括:
[0033]在所述需求的流转过程中,将所述干系人指数的不同影响程度以不同图示进行标注。
[0034]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申请中的需求管理的方法中,接收需求发起人发送的需求,构建需求的全部生命周期节点;其中,各生命周期节点均配置有对应的需求对接人。本申请中还确定需求的干系人指数,干系人指数用于表示需求受干系人的影响程度。并根据干系人指数与预先设定的高低决策边界值的相对关系,确定对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根据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确定对需求对接人的通知频次,并基于通知频次对需求对接人进行实时通知。本申请中根据需求的干系人指数对各需求对接人进行管理,根据干系人指数加强了对需求流转的时效判断,提升了需求处理效率。
[0035]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0036]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0037]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38]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需求的全部生命周期节点示意图;
[0039]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干系人因素矩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0]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41]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参照图1,包括:
[0042]S11:接收需求发起人发送的需求;
[0043]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互联网得到飞速发展,到后来移动互联网的诞生,产生了大量的科技型企业。软件工程作为解决互联网企业生产专利技术过程的管理办法,也经过了几十年不断的发展。而科技的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如果提升了需求对接交付的效率,便能够更快的响应市场,让企业能够领先一步。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诉求提供了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
[0044]需求发起人可以在需求对接管理系统中提出并发送想要对接的需求,需求中包括:支持维护需求的概述、优先级、对接人、需求详细描述、需求价值等级等必要属性。
[0045]S12:构建需求的全部生命周期节点;各生命周期节点均配置有对应的需求对接人;
[0046]参照图2,需求的全部生命周期节点至少包括:需求发起、需求评估、需求设计、需求排期、需求开发、需求测试、需求发布、需求验收。
[0047]在提交发起需求后,系统会通过消息中心IM

API接口统一将需求推送至需求分析师的IM工具(实时通讯工具)上。在接收到需求的第一时间,需求分析师可以在从IM工具推送的链接进入系统对需求进行需求评估、需求设计。
[0048]当设计完成提交后,需求会自动流转至已设置的需求负责人,同时会将需求待排期状态推送至需求负责人IM工具消息中。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需求管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接收需求发起人发送的需求;构建所述需求的全部生命周期节点;各所述生命周期节点均配置有对应的需求对接人;确定所述需求的干系人指数;所述干系人指数用于表示所述需求受干系人的影响程度;根据所述干系人指数与预先设定的高低决策边界值的相对关系,确定对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根据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确定对所述需求对接人的通知频次,并基于所述通知频次对所述需求对接人进行实时通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所述需求的干系人指数,包括:创建干系人因素矩阵,并提供给各干系人;所述干系人因素矩阵包括:至少两个影响因素已经各所述影响因素配置的不同等级权重,所述不同等级权重对应不同指数值;根据各所述干系人维护的干系人因素矩阵,得到各所述干系人的独立指数;根据各所述干系人的独立指数,得到所述干系人指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干系人指数与预先设定的高低决策边界值的相对关系,确定对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包括:若所述干系人指数小于预先设定的低决策边界值,则确定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低;若所述干系人指数在预先设定的低决策边界值和预先设定的高决策边界值范围内,则确定所述干系人指数的影响程度中;若所述干系人指数大于预先设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强李琳叶远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通吉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