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型接头和采用该凹型接头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471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在凹型接头及采用该凹型接头的电连接器中,缩小凹型接头长度方向的尺寸,缩小使用该凹型接头的电连接器的尺寸。在凹型接头2的凹型接触部6上形成弹簧接触片32以及与该弹簧接触片32对向的锻压凸出部36.相对的凸型接头40插入这些弹簧接触片32与锻压凸出部36之间进行电连接。以从锻压凸出部36延伸到接头2主体之外的方式形成与锻压凸出部36成一体地接头倒钩50。(*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凹型接头和采用该凹型接头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凹型接头和采用这种接头的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具有与装有该凹型接头的盒卡合的倒钩的凹型接头及采用该接头的电连接器。过去,已知安装在连接器盒腔体内的凹型接头具有与腔体的内壁卡合的倒钩。作为其中的一个例子,实用新案登录公报第2542184号,特开平11-16629号公报等是公知的。作为一个例子,图6表示出实用新案登录公报第2542184号所公开的连接器。该连接器200配备有具有腔体204的盒202,以及配置在腔体204内的插座接头、即凹型接头210。在插座接头210在其前端部具有接收与之相对的插销接头(图中未示出)与该插头接头进行电接触的接触部206,在其后端部具有连接到电缆208上的电线连接部212。于接触部206与电线连接部212之间,和接触部206与插座接头210的轴线方向分隔开的位置处形成接头倒钩214,该接头倒钩214与盒202的凹槽216卡合,将插座接头210卡止在盒内。对于后者的特开平11-16629号公报所公开的中继连接器也同样,接头的接触部与倒钩沿接头的轴线方向分隔开配置。实用新案登录公报第2542184号所公开的连接器200中,为使接触部206与接头倒钩214的位置沿轴线方向分隔开,插座接头210的尺寸加长,必须引起造成容纳该插座接头210的连接器200的盒202大型化的问题。对于后者的特开平11-16629号公报所公开的中继连接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鉴于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的凹型接头及使用这种接头的小型的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的凹型接头为在接头主体上配备有接收与之相对的凸型接头、与该凸型接头进行电接触的凹型接触部及接头倒钩的凹型接头,其特征为,前述凹型接触部备有设置在前述接头主体上的弹簧接触片,以及用于在该弹簧接触片之间接收前述凸型接头用的、与该弹簧接触片相对向、从前述主体朝向前述弹簧接触片形成的锻压凸出-->部,前述接头倒钩从前述锻压凸出部延伸到前述接头主体的外部。此外,采用这种凹型接头的电连接器为配备有具有接头倒钩、接收与之相对的凸型接头的凹型接头,以及具有接收该凹型接头的腔体的绝缘性盒,前述接头倒钩卡止在前述腔体内的电连接器,其特征为,前述凹型接头在接头主体上具有与前述凸型接头电接触的凹型接触部,该凹型接触部具备设置在前述接头主体上的弹簧接触片,以及与该弹簧接触片相对向、从前述接头主体朝向前述弹簧接触片所形成的锻压凸出部,前述接头倒钩从前述锻压凸出部延伸到前述接头主体的外部。可在接头倒钩的前端与将该前端进行冲压的对应于接头主体的端缘中至少其中之一上进行压印(模锻或压花)加工。优选地,对两者以对向的方式进行压印加工。优选地,在接头倒钩的前端上设置撞接片,在该撞接片上,设置比接头倒钩的前端延伸得更长的、在接头倒钩与盒卡合时,与盒壁撞接、阻止接头倒钩过分撑开的突出部。本专利技术的凹型接头的结构为,其凹型接触部配备有设置在接头主体上的弹簧接触片,以及与该弹簧接触片相对向、从接头主体朝向接触片形成的锻造凸出部,在弹簧接触片与锻造凸出部之间接收相对的凸型接头,接头倒钩从锻造凸出部延伸到接头主体之外,从而在接触部与接头倒钩之间的轴线方向的尺寸变小,可缩小凹型接头的长度。进而,采用这种凹型接头的电连接器的结构为,凹型接头的凹型接触部备有设在接头主体上的弹簧接触片,与该弹簧接触片对向地从接头主体朝向弹簧接触片形成的锻造凸出部,卡合到盒上的接头倒钩从锻造凸出部延伸出来,从而,具有可缩小容纳长度方向尺寸小的凹型接头的连接器的尺寸的效果。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凹型接头,(A)为平面图,(B)为侧视图,(C)为正视图,(D)为沿(A)所示的凹型接头的A-A断面的剖面图。图2为表示把图1所示凹型接头展开连同支架一起展开的图。图3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盒,(A)为盒的平面图,(B)为正视图,(C)为背视图。图4表示用于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的盒,(A)为侧视图,(B)为-->沿图3(B)的盒的B-B线剖开的B-B剖面图,(C)为沿图3(B)的盒的C-C线剖开的C-C剖面图。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电连接器与相对的端板连接器嵌合时的状态的简略情况的纵剖面图。图6是表示现有电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基本结构图。下面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凹型接头及采用这种凹型接头的电连接器(下面简称之为连接器)的优选实施例。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凹型接头(下面简称之为接头),(A)为平面图,(B)为侧视图,(C)为正视图,(D)为沿(A)的凹型接头的A-A断面的部分剖面图。图2为表示将图1所示接头2展开、连同托架一起的展开图。下面参照图1及图2进行说明。接头2如图2所示,由一块金属板冲压弯曲形成。接头主体(下面简称主体)4基本上为箱形(box型),在其前部具有凹型接触部(下面简称接触部)6,后部上具有导体压接部8及在最后部具有绝缘体压接部10。主体部4具有向接触部6的方向平行延伸的一组侧壁12a、12b(将它们称之为侧壁12)。在侧壁12的前端部上形成从一个侧壁12a的上缘14延伸到另一个侧壁12b的上缘14的桥连部(上壁)16,由该桥连部16将侧壁12a、12b跨接起来。桥连部16与侧壁12b之间,可用超声波激光等熔敷结合在一起。桥连部16的前端16a、即在接头上侧的前端上形成矩形缺口18,用于接纳后面述及的弹簧接触片32的前端32b。对应于前端16a的下侧的前端,即底壁34的前端用17表示。在主体4的后部,由侧壁12b的上边缘14延伸出连接片(上壁)20,桥连到另一个侧壁12a的上边缘14上。在连接片20的端缘20a上,于内部深度形成具有大直径的弯曲部22的缺口24。另一方面,在对应于侧壁12a的上边缘14的缺口24的位置处,突出设置与切口互补形的舌片26,通过将该舌片26卡合在缺口24内将侧壁12a、12b连接起来。连接片20和舌片26借助大直径的弯曲部22,克服横向的拉开力,进行牢固的连接。在主体4的后方整体形成的导体压接部8具有竖立设置在两侧的导体圆柱体8a、8a,压接固定装有电线30(参照图5)的导体(图中未示出)。在导体压接部8的更后方处与导体压接部8连续形成的绝-->缘体压接部10具有在接头2的轴线方向位置偏离的绝缘体圆柱体10a、10a。该绝缘体圆柱体10a压接固定安装有电线30的外套管、即绝缘体。如图1(A)、(O)最清楚地表示的那样,弹簧接触片32从连接片20的侧缘20b沿接头2的长度方向的轴线且向接触部6的内侧延伸。该弹簧接触片32位于两个侧壁12a、12b的中间,前端部32a向上倾斜,前端部32b位于桥连部16的缺口18内。另一方面,与弹簧接触片32对向地,在接触部6的底壁34上形成用模具(图中未示出)挤压的锻压凸出部36。与该锻压凸出部36连续地整体形成接头倒钩(下面简称倒钩)50。在冲裁倒钩50时,在倒钩50的两侧形成从底壁34直至侧壁12的沿接头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狭槽11、13(图2)。借此,倒钩50可不与侧壁12或底壁34相互干扰地进行弯曲。在接触部6的底壁34上,通过在倒钩50的冲裁形成含有狭槽11、13的开口42,倒钩50从该开口42向主体4的外侧后方倾斜延伸出去。借此,锻压凸出部36与倒钩50之间沿接头2轴线方向的距离缩短,可缩短接触部6,结果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凹型接头,在接头主体上配备有接收相对的凸型接头、与该凸型接头进行电接触的接触部以及接头倒钩,其特征为,前述凹型接触部备有设置在接头主体上的弹簧接触片,以及用于在该弹簧接触片之间接收前述凸型接头的、与该弹簧接触片相对向、从前述主体朝向 前述弹簧接触片形成的锻压凸出部,前述接头倒钩从前述锻压凸出部延伸到前述接头主体之外。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99-12-28 374888/991.一种凹型接头,在接头主体上配备有接收相对的凸型接头、与该凸型接头进行电接触的接触部以及接头倒钩,其特征为,前述凹型接触部备有设置在接头主体上的弹簧接触片,以及用于在该弹簧接触片之间接收前述凸型接头的、与该弹簧接触片相对向、从前述主体朝向前述弹簧接触片形成的锻压凸出部,前述接头倒钩从前述锻压凸出部延伸到前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满
申请(专利权)人:安普泰科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