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座接触器与插座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223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连接在电线端部上,分别收容在绝缘壳体的收容室内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接触器主体通过把底板部分的两侧向上弯曲成侧板部分而形成断面呈“凵”字形,由上述底板部分上冲切而形成的簧舌,其宽度大致等于该底板部分的横向宽度,而且,在连接在上述 底板部分上的基端部分和中间部位这两个部位上设有弯曲部分,以提高上述簧舌的刚度和弹性。(*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座接触器与插座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型的,特别适用于高电压连接的插座接触器与插座连接器。
技术介绍
在家用电脑之类产品的液晶屏幕的光源的背照光的电源电路中使用的电气连接器,要求它既能适应高电压,又要小型化。这种高压连接器,是把与电线端部连接的插座接触器分别收容在绝缘壳体的收容室内,并把从该插座接触器的底板部分冲切出来的簧舌插在设置在上述绝缘壳体中的结合孔或者结合突出部分中,使得上述插座接触器固定保持在上述壳体内的一种插座连接器(请参阅,例如,日本专利文献特开平10-125384,特开2000-252005)。设置在这种插座接触器上的簧舌一般都很小,随着连接器的小型化,插座接触器将变得更小,于是,使簧舌保持结合的力量也将显著地减小。这样,当连接在收容于绝缘壳体中的插座接触器上的电线有拉力或卷绕等外力作用时,就会发生插座接触器从绝缘壳体中拔出来的意外事件。另一方面,在高压用的连接器中,为了确保通电时的安全,必须切实保证收容在绝缘壳体内的插座接触器牢固而可靠地固定在其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有鉴于以上的事实而提出来的,其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插座接触器和使用这种插座接触器的插座连接器,即,即使插座接触器由于小型化而做得很小时,也能使簧舌具有很高的刚度和弹性,保持它在绝缘壳体中很大的结合力,从而能有效地防止它意外地拔出来。-->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接在电线端部上,分别收容在绝缘壳体的收容室内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接触器主体通过把底板部分的两侧向上弯曲成侧板部分而形成“凵”字形的断面;由冲切上述底板部分而形成的簧舌,其宽度大致等于该底板部分的横向宽度,而且,在它的与上述底板部分连接的基端部位和中间部位这两个部位上设有弯曲部分,以提高上述簧舌的刚度和弹性。设置在上述簧舌中间部位的上述弯曲部分,其位置设在上述簧舌的基端部分的弯曲部分附近,因而能进一步提高其弹性。此外,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插座连接器,是把连接在电线端部上的插座接触器分别收容在绝缘壳体的收容室内的插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插座接触器的接触器主体通过把底板部分的两侧向上弯曲成侧板部分而形成“凵”字形的断面;由冲切上述底板部分而形成的簧舌,其宽度大致等于该底板部分的横向宽度,而且,在它的与上述底板部分连接的基端部分和中间部位这两个部位上设有弯曲部分,以提高上述簧舌的刚度和弹性,在上述绝缘壳体的上述收容室的内壁上,设有与上述接触器主体的上述侧板部分结合的凹槽,从而能有效地防止上述簧舌由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在上述收容室内的倾斜或摇晃而使结合脱开。还有,当在上述底板部分的前端部分上设有其宽度大致等于上述接触器主体的横向宽度的宽广部分时,就能更加有效地防止上述簧舌由于上述插座接触器在上述收容室内倾斜或摇晃而使结合脱开。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座接触器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座接触器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座接触器从顶面看的立体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座接触器从底面看的立体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座连接器的俯视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座连接器主要部分的正视纵向断面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的插座连接器主要部分的俯视纵向断面图;-->图8是图7中的主要部分的放大正视图;图9是沿图5中的9-9线的放大断面图;图10是沿图5中的10-10线的放大断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图1到图4表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插座接触器1。这种插座接触器1是用导电的金属薄板,例如,用磷青铜的薄板经过压力加工制成的,接触器主体2是在底板部分3中央部分的两侧,把侧板部分4、4向上弯曲,形成了“凵”字形断面形状。连接在两个侧板部分4、4的前端的一对接触簧片5、5呈互相接近的倾斜状态,一直延伸到底板部分3的前端附近,并将其前端部分5a、5a向外弯曲,形成与其相对的连接器的接触柱(图中未表示)嵌合连接的接触部分6、6。此外,在底板部分3和两个侧板部分4、4的后方,连着U字形的压接箍7、8。压接箍7与后述的电线20的芯线21压接,压接箍8与电线20的包覆部分22压接。从底板部分3向下冲切出来的簧舌10,从连接在底板部分3的前端的基端部分11向斜后方倾斜地延伸,而冲切出来的端部边缘12结合在后述的绝缘壳体25上的结构则与以往的结构相同。如图所示,这种簧舌10的两侧边缘13、13是从侧板部分4、4向上弯曲的部位,冲切出切除部分9而形成的,实际上具有与底板部分3几乎相等的宽度,与以往的这种簧舌相比较,所形成的宽度较宽。此外,这种簧舌10在其基端部分11和在基端部分11附近的中间部位14两处设置了弯曲部分,提高了刚度和弹性,确保了很大的结合保持力。还有,用冲压等方式,对在冲切出簧舌10的底板部分13上形成的开口部分的侧边缘15进行挤压,挤压出一个小突块16。这个突块16是为阻止簧舌10在受到外力时进入接触器主体2内侧而设置的。另一方面,底板部分3的前端一直延伸到接触簧片5、5的前端部分5a、5a,在该前端部分上形成宽度大致等于接触器主体2的横向宽度,或者稍微狭窄一点的宽幅部分17。-->图5到图10表示使用具有上述结构的插座接触器1的插座连接器35。连接在插座接触器1上的电线20,其芯线21压接在压接箍7上,同时,其包覆部分22压接在压接箍8上。这样,与电线20的端部连接的插座接触器1,从连接器壳体25后端的开口27,插入用尼龙之类绝缘性质的塑料做成的连接器壳体25的接触器收容室26中,构成了分别收容的插座连接器35。收容在各收容室26中的接触器1,其簧舌10的端部边缘12结合在设置于收容室26内侧壁面上的突出来的结合突出部分28上,防止它被拔出来,同时,底板部分3的宽幅部分17的前端边缘与收容室26的前壁29压接,防止它从插入方向拔出来,使它保持固定在收容室26的内部。此外,如图10所明确表示的,接触器主体2的侧板部分4、4的上部端缘4a、4a嵌合在沿着收容室26上侧内壁的两端部分设置的,向着长度方向延伸的凹槽30、30内,防止接触器主体2,进而还防止整个插座接触器1的倾斜和摇动。以这种方式收容在连接器壳体25的收容室26中,并保持其固定的插座接触器1,其簧舌10的宽度大致等于底板部分3的宽度,而且,在基端部分11和中间部位14设有弯曲部分,因而刚度和弹性都很高,能有效防止因作用在电线20上的拉力或卷绕等外力而使簧舌10从结合突出部分28上脱开,从而防止插座接触器1从壳体25中拔出来。此外,由于接触器主体2的两侧板部分4、4在嵌入凹槽30、30的同时,这两个侧板部分4、4与底板部分3的前端上的宽幅部分17的两侧边缘靠近收容室26的内侧壁表面,有效地防止了插座接触器1在收容室26内倾斜或摇动,防止簧舌10脱离结合突出部分28,从而使插座接触器1不会从收容室26中拔出来。因此,就能切实防止误把插座接触器1从连接器壳体25中拔出来。把图中未表示的与其相对的接触柱,从设置在前壁29上的开口31插入,于是具有上述结构的插座连接器35,便让接触柱嵌入两片接触弹簧片5、5之间,在电气上连接起来。如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插座接触器虽然很小,但是可以把簧舌的刚性和弹性做得很高,插座接触器结合在连接器壳体中的夹持力很大,能有效地防止意外的拔脱。因此,使用这种插座接触器,将其收容夹持在连-->接器壳体中的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在电线端部上,分别收容在绝缘壳体的收容室内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接触器主体通过把底板部分的两侧向上弯曲成侧板部分而形成断面呈“凵”字形,由上述底板部分上冲切而形成的簧舌,其宽度大致等于该底板部分的横向宽度,而且,在连接在上述底板部分上的基端部分和中间部位这两个部位上设有弯曲部分,以提高上述簧舌的刚度和弹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座接触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底板部分的前端部分上,形成了其宽度大致与上述接触器主体的横向宽度相等的宽幅部分。3.一种插座连接器,它连接在电线端部上的插座接触器分别收容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黑田桂治新本清岩下浩司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