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鹰嘴豆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2827400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鹰嘴豆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活性肽的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大于1.5h,反应后使酶失活,分离获得初始的鹰嘴豆肽。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鹰嘴豆肽具有较好的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鹰嘴豆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活性肽的制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鹰嘴豆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短肽是由3

9个氨基酸残基连接而成,短肽是人体吸收食物中蛋白质的主要形式,蛋白质在人体胃肠道中经酸碱环境或蛋白酶的作用,降解成易于吸收的短肽或氨基酸形式。研究表明,短肽除具有营养特性以外,还附带各种生物活性,包括抗氧化、抗高血压、抗糖尿病、抗菌和免疫调节功能。短肽分为植物来源和动物来源短肽,其中植物来源的生物活性短肽研究报道较多,如大豆肽、燕麦肽、玉米肽、苦瓜肽等。
[0003]鹰嘴豆(学名:Cicer arietinum Linn.)是豆科鹰嘴豆属植物,富含多种植物蛋白和多种氨基酸、维生素、粗纤维及钙、镁、铁等成分。此外籽粒中还含腺嘌呤、胆碱、肌醇、淀粉、蔗糖、葡萄糖等。其中纯蛋白质含量高达28%以上,脂肪5%,碳水化合物61%,纤维4-6%,鹰嘴豆含有10多种氨基酸,其中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全部具备,而且含量比燕麦还要高出2倍以上。每百克蛋白质含谷氨酸16.0g、亮氨酸4.6g、赖氨酸4.6g。
[0004]鹰嘴豆肽是通过水解鹰嘴豆分离蛋白或直接以鹰嘴豆粉为原料水解获得,也是短肽中生物活性较为突出的一种。鹰嘴豆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优质,以鹰嘴豆分离蛋白为原料水解获得的鹰嘴豆肽,包含了其原有的营养组成。
[0005]目前对于短肽的研究还在逐渐深入当中,对于短肽功能的开发还在进一步摸索研究阶段,此外,如何更加简单稳定地制备鹰嘴豆多肽是本领域有待解决的问题。
[0006]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鹰嘴豆肽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8]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
[0009]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大于1.5h,反应后使酶失活,分离离心收集上清液,分离获得初始的鹰嘴豆肽。
[0010]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鹰嘴豆肽,其由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
[0011]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健品或药物组合物,其包括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鹰嘴豆肽以及载体。
[0012]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如前述实施例所述的鹰嘴豆肽在制备具有降糖作用的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0013]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4]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鹰嘴豆肽具有较好的α

葡萄
糖苷酶抑制活性,水溶性好,吸收快,不易引起过敏反应,可应用于药物组合物、保健品、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此外,该制备方法的条件温和,简便易行,成本低,重现性好,样品回收率高,为开发相关产品奠定了基础。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6]图1为实施例1的技术流程图;
[0017]图2为鹰嘴豆肽

的一级质谱图;
[0018]图3为鹰嘴豆肽

的凝胶洗脱曲线;
[0019]图4为鹰嘴豆肽G1~G3对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曲线;
[0020]图5为不同乙醇浓度对应的洗脱后组分的IC50;
[0021]图6为不同大孔树脂对应的蛋白吸附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0023]首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时间(酶解时间)大于1.5h,反应后使酶失活,分离获得初始的鹰嘴豆肽。
[0024]通常在酶解鹰嘴豆粉时,酶解时间设定为30~60min,而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经一系列创造性劳动后发现,不同的酶解时间下制备获得的鹰嘴豆肽具有功能性的差异,在大于1.5h获得的鹰嘴豆肽相对于其他反应时间而言,具有更好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应用于降糖作用药物或保健品的制备,具有更加显著的功效。
[0025]本文中的“鹰嘴豆肽”可以指鹰嘴豆肽或由多种鹰嘴豆肽组合而成的混合物,由多种鹰嘴豆肽组合而成的混合物,由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获得的鹰嘴豆肽为由多种鹰嘴豆肽组成而成的混合物,经分离纯化后可进一步获得其纯化产物或单一的鹰嘴豆肽。
[0026]优选地,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混合反应时的温度为58~60℃,具体可以为58℃、59℃或60℃;反应时间具体可以选自1.5h、2.0h、2.5h、3.0h、3.5h或4.0h,优选为2~4h,更优选为3h,鹰嘴豆肽的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随着优选方案限定范围的缩小而提高。
[0027]优选地,在所述混合溶液中,鹰嘴豆蛋白的添加量与所述混合溶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1%~5%,具体可以为1%、2%、3%、4%或5%,优选为2%。碱性蛋白酶的添加体积与所述混合溶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0.1%~0.7%,具体可以为0.1%、0.2%、0.3%、0.4%、0.5%、0.6%或0.7%,优选为0.33%(v/v),在该浓度范围下,制备获得的鹰嘴豆肽的降糖
效果更好。
[0028]优选地,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混合时,采用碱性溶液使得反应体系中的pH为7.8~8.2,具体可以为7.8、7.9、8.0、8.1或8.2。
[0029]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先将鹰嘴豆蛋白悬液沸水浴10~20min,待悬液温度降至55~65℃时,采用碱性溶液使得悬液中的pH为7.8~8.2后,用于与所述碱性蛋白酶混合。具体地,鹰嘴豆蛋白悬液沸水浴的时间可以为10min、15min或20min;悬液温度降低至55℃、58℃、60℃、63℃或65℃;悬液中的pH可以为7.8、7.9、8.0、8.1或8.2。鹰嘴豆蛋白中可能存在蛋白水解酶,会水解加入的碱性蛋白酶,沸水浴可使其失活避免影响碱性蛋白酶的活性,同时,高温使蛋白质空间结构破坏,更利于碱性蛋白酶对鹰嘴豆蛋白的水解。
[0030]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采用大孔树脂对所述初始的鹰嘴豆肽进行富集,使得富集的鹰嘴豆肽具有更好的生物活性,尤其是α

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0031]优选地,所述富集的步骤包括:将由所述初始的鹰嘴豆肽配制成的鹰嘴豆肽溶液上样大孔树脂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的混合溶液进行反应,反应时间大于1.5h,反应后使酶失活,分离获得初始的鹰嘴豆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时间为1.5~4h;优选地,在所述混合溶液中,鹰嘴豆蛋白的添加质量与所述混合溶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1%~5%;碱性蛋白酶的添加体积与所述混合溶液的体积的百分比为0.1%~0.7%;优选地,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混合反应时的温度为58~60℃;优选地,鹰嘴豆蛋白悬液与碱性蛋白酶混合反应时,采用碱性溶液使得反应体系中的pH为7.8~8.2;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先将鹰嘴豆蛋白悬液沸水浴10~20min,待悬液温度降至55~65℃时,采用碱性溶液使得悬液中的pH为7.8~8.2后,再用于与所述碱性蛋白酶混合反应。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鹰嘴豆肽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将采用大孔树脂对所述初始的鹰嘴豆肽进行富集;优选地,所述富集的步骤包括:将所述初始的鹰嘴豆肽配制成的鹰嘴豆肽溶液上样大孔树脂柱进行吸附;采用第一洗脱液对大孔树脂柱进行洗脱,收集洗脱后的产物作为富集产物;优选地,所述第一洗脱液为体积浓度为50%~95%的乙醇溶液;优选地,在吸附后,洗脱前,所述富集的步骤还包括:用水对大孔树脂柱进行洗涤;优选地,所述大孔树脂选自大孔树脂HP20、HPD500、NKA

9、AB

8、D3520和DA201

C中的任意一种;优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琼峰陈国平张嘉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中医药大学广州中医药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