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195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6
本申请提出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底座,所述底座内配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从驱动部,所述从驱动部连接驱动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旋转连接至端板,所述转轴的表面上配置有具有复数条滑槽,所述底座上配置有复数分拣头,所述分拣头分别配置有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与滑槽一一匹配对应,基于驱动部的驱动带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在滑槽内滑动,带动匹配对应的分拣头移动。通过对滑槽的路径优化可实现复数分拣头间等距的变距。该变距装置,其成本低、结构简单,且重复性好,可实现大批量的生产。现大批量的生产。现大批量的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自动化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机械手被广泛的应于于产线上,其一典型的应用通过在机械手上配置多个吸嘴,该吸嘴用于拿取部品,若一次拿取多个部品时,部品通常放置于预设的治具上。在拿取不同种类的部品时,往往治具不一样,这样放置其上的部品的间隔也不一样,为此在拿取时、需要调整吸嘴间的间隔。目前针对此应用场合下,大多对每个吸嘴配置一调整机构,这样增加机械手的控制复杂度、同时机械手的成本高,维持其拿取高靠性的维护成本高。
[0003]因此,需要改进现有的针对多吸嘴的调整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上述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成本低、结构简单且变距可靠。
[0005]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申请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驱动部,
[0008]底座,所述底座内配置有转轴,
[0009]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从驱动部,所述从驱动部连接驱动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旋转连接至端板,
[0010]所述转轴的表面上配置有具有复数条滑槽,
[0011]所述底座上配置有复数分拣头,所述分拣头分别配置有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与滑槽一一匹配对应,
[0012]基于驱动部的驱动带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在滑槽内滑动,带动匹配对应的分拣头移动。
[0013]优选的,该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14]传动部,所述传动部配置于底座的一侧,所述传动部内配置有主驱动部,所述主驱动部连接所述从驱动部。
[0015]优选的,该分拣头的数量介于5~20个。
[0016]优选的,该驱动部为伺服电机。
[0017]优选的,该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并突出于所述端板,突出部分上安装有盖帽,所述盖帽上设有凸起。
[0018]优选的,该端板上安装有传感器,所述传感器用以检测所述凸起是否至预设的极限位置。
[0019]优选的,该底座上配置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及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且所述转轴位于两第一导轨或两第二导轨之间。
[0020]优选的,该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第一导轨或两第二导轨沿所述转轴对称设置。
[0021]优选的,该第一导轨上配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二导轨上配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及第二滑块分别交替的连接所述分拣头。
[0022]优选的,该分拣头配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朝向转轴侧配置有凹部,穿孔穿过所述凹部,所述穿孔用以安装所述球头柱塞。
[0023]有益效果
[0024]本申请提出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上配置有多个分拣头,分拣头可等距变化,该变距装置,其成本低、结构简单。在一具体的实施方式中,相邻两分拣头在3~24mm的范围内控制精度高,重复性好,可实现大批量的生产。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视角下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隐去传动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视角下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隐去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6、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转轴与分拣头匹配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隐去分拣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上述方案做进一步说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是用于说明本申请而不限于限制本申请的范围。实施例中采用的实施条件可以如具体厂家的条件做进一步调整,未注明的实施条件通常为常规实验中的条件。
[003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出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该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包括:
[0034]底座,该底座内配置有转轴,转轴的表面上配置有具有一定弧度的滑槽,该底座上配置有复数(多个)可滑动的分拣头,该分拣头配置有球头柱塞,该球头柱塞的球头与转轴表面上的滑槽匹配,基于驱动部的驱动带动转轴旋转,进而使得球头在滑槽内滑动实现相邻两分拣头间变距。该分拣头的数量介于5~20个。进一步的,通过对滑槽的路径优化可实现复数分拣头间等距的变距。该变距装置,其成本低、结构简单,且重复性好,可实现大批量的生产。该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用于半导体抓取设备上。
[0035]接下来请参考图1至图8来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方式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
[0036]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7]该螺旋伺服变距装置100,包括:
[0038]底座110,底座110的一侧端部配置传动部130,
[0039]该传动部130上安装有驱动部140,
[0040]底座110上配置有至少一个分拣头120,该分拣头120用以拿/取部品。分拣头120的数量时应用场合而定,下面以8个分拣头120为例进行描述,在其他的实施方式中,分拣头
120的数量可为5个、6个、7个、9个、10个或更多个。该驱动部140可为伺服电机。
[0041]接下来请参考图2至图8来描述螺旋伺服变距装置的内部结构。
[0042]该驱动部140配置有连接头141,用以连接控制器(图未示)及供电端,
[0043]驱动部140的输出端穿过传动部130的第一安装孔134,并连接至传动部130内的驱动轮142,驱动轮142通过传输带132连接至从动轮131,从动轮131连接至转轴112,转轴112的一端穿过传动部130的第二安装孔133。该转轴112配置于底座110内,其表面上设有滑槽112a。转轴112的另一端112c连接并突出于端板113。转轴112的另一端112c(即检测端112c)上安装有盖帽152,该盖帽152上设有凸起152a。该端板113上安装有传感器151,转轴112旋转时带动盖帽152旋转进而带动凸起152a旋转,旋转至预设的极限位置时,被传感器151检测出,该检测信号反馈至控制部,进而驱动部140停止驱动。该底座110上配置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一导轨124及一对平行设置的第二导轨125,转轴112位于两第一导轨124或两第二导轨125之间。在一较佳的实施方式中,两第一导轨124或两第二导轨125沿转轴112对称设置。
[0044]第一导轨124上配置有第一滑块124a。第二导轨125上配置有第二滑块125a。该第一滑块124a及第二滑块125a分别用以连接分拣头120。以8个分拣头120为例,参见图2,从传动部130侧起,分拣头12交替的连接第一滑块124a、第二滑块125a。或分拣头120交替的连接第二滑块125a、第一滑块124a。交替连接的好处在于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部,底座,所述底座内配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从驱动部,所述从驱动部连接驱动部,所述转轴的另一端旋转连接至端板,所述转轴的表面上配置有具有复数条滑槽,所述底座上配置有复数分拣头,所述分拣头分别配置有球头柱塞,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与滑槽一一匹配对应,基于驱动部的驱动带动所述转轴旋转,进而使得所述球头柱塞的球头在滑槽内滑动,带动匹配对应的分拣头移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传动部,所述传动部配置于底座的一侧,所述传动部内配置有主驱动部,所述主驱动部连接所述从驱动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拣头的数量介于5~20个。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部为伺服电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螺旋伺服变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旭辉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伟欣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