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713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在例如CD播放机和MD播放机等之中用于连接电器主体和遥控器等所使用的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例如3极插头部和电源用端子部做成一体的多极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从嵌合初期就得到接地端子之间的连接,不会产生闭合回路等、能够抑制噪音的发生的连接器。该连接器是具有3极插头(2)和电源用端子部(3)的连接器。3极插头(2)的基端部侧的两个电极(5、6)为纵切型,其中一个(6)为接地电极。做成纵切型的两个电极(5、6),沿插入方向面对接头的外周面的电极不变,在插入插座之际仅做成纵切型的一个电极(6)一直与其对应的接点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在例如CD播放机和MD播放机等之中用于连接电器主体和遥控器等所使用的连接器。特别是涉及例如3极插头部和电源用端子部做成一体的多极连接器。
技术介绍
为了连接各种音像电器、电脑、电视游戏、通信机器等电器,广泛采用了DIN连接器和D-副连接器等多极连接器。图3所示的是原有的多极连接器(9极连接器)及插座的一个例子。该多极连接器101由3极插头部102和电源用端子部103构成,在3极插头部102上进行例如声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电源用端子部103把来自电器主体的电源的电能供给例如遥控器,同时也把遥控器的操作信息等经由该电源用端子部103传送到电器主体侧。3极插头部102通常从前端依次设有3个电极,由例如前端电极104、第1环电极105、第2环电极106构成,它们由绝缘体107实施电绝缘。这里,例如,前端电极104是声频信号的右通道(R-ch)用、第1环电极105是声频信号的左通道(L-ch)用、第2环电极106是接地(GND)用。在插座108上设有对应于上述3极插头部102的各电极的接点,通过3极插头部102的各电极与它们接触而实现电导通。例如,分别设有与前端电极104对应的R-ch用接点109、与第1环电极105对应的L-ch用接点110、与第2环电极106对应的GND接点111。作为多极连接器,公知的还有其它例如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134237号公报记载的多极(6极)插头等。然而,采用从前端依次配置这样的环电极的所谓纵向排列的结构时,在把插头嵌入插座之际,无关的端子与接点接触,成为产生噪音的原因。特别是,当3极插头的GND端子及插座的GND接点与其它的端子(接点)接触时,就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杂音。-->具体地说,在把3极插头部102插入插座108的场合,如图3所示,伴随该插入,3极插头部102的第1环电极105与插座108的GND接点111接触,并且通过挤压3极插头部102的GND端子(第2环电极106)开始与插座108的GND接点111接触。当3极插头部102的第1环电极105与插座108的GND接点111接触时,就形成闭合回路,从而产生杂音。因此,每次安装或拔出连接器101时就产生杂音,从而使使用者产生不舒适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了消除这样的原有的连接器所具有的缺点而提出的方案,其目的是提供一种从嵌合初期就能得到接地端子间的连接,不会产生闭合回路等,从而能够抑制噪音的发生的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具有3极插头部和电源用端子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3极插头部的基端部侧的最少两个电极做成纵切型。另外,在这里,上述纵切型的电极之中的一个电极为接地电极。在从前端将环电极依次配置的所谓的纵向排列结构的连接器中,在插入方向配置数个电极,因插入位置面对插头的外周面的电极不同,因此连接到插座侧的一定接点的电极不同。与此相反,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中,基端部侧的2个电极由于被做成纵切型,在插入方向面对插头的外周面的电极不变,在插入到插座之际,仅被做成纵切的一个电极一直和与其对应的接点接触。因此,例如3极插头部及安装有它的插座的GND端子(接点)不会接触到其它的端子(接点),从而消除了噪音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的主要部分的概要侧视图。图2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安装到插座的状态的剖面图。图3是表示原有的连接器安装到插座的状态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图1是表示应用了本专利技术的多极连接器(9极连接器)的一个例子。-->该多极连接器1由3极插头部2和电源用端子部3构成,在3极插头部2进行例如声频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电源用端子部3将来自电器主体的电源的电能供给例如遥控器,遥控器的操作信息等也通过该电源用端子部3传送到电器主体。在3极插头部2上通常从前端依次设有3个电极,例如前端电极4、被纵切的2个电极、即第1纵切电极5、第2纵切电极6构成。它们通过绝缘体7实现电绝缘。这里,例如,前端电极4是声频信号的右通道(R-ch)用、第1纵切电极5是声频信号的左通道(L-ch)用、第2纵切电极6是接地(GND)用。在这里,第1纵切电极5和第2纵切电极6是具有将设于3极插头部2的外周面上的条状电极沿纵方向切割成两个的形状,具有圆弧状截面的大致半圆筒形的电极。还有,做成纵切型的电极的数目并不局限于本例中的2个,也可以通过纵切而分割成3个以上的多个电极。采用了这种纵切电极的场合,若3极插头部2可以在安装的插座中自由转动,第1纵切电极5和第2纵切电极6中的任一个都产生与相应的接点接触的可能性,从而会有发生闭合回路之虞。但是,在本实施例的连接器1中,由于该3极插头部2与电源用端子部3做成一体,所以消除了这种不合适。即,在3极插头部2与电源用端子部3做成一体时,3极插头部2不能够自由转动,3极插头部2安装到插座的方向也由电源用端子部3的安装方向所决定。本例中,如图1所示,纵切电极之中的第1纵切电极5位于图中的上侧,第2纵切电极6位于图中的下侧,其方向不变。通过电源用端子部3,这些第1纵切电极5和第2纵切电极6插入到插座时的方向就一并确定。还有,上述前端电极4与被纵切的2个电极,即第1纵切电极5和第2纵切电极6之间,及被纵切的第1纵切电极5与第2纵切电极6之间,分别通过绝缘体7实现电绝缘。另一方面,在插座8上设有与上述3极插头部2的各电极对应的接点,通过使3极插头部2的各电极与它们接触而实现电导通。例如,对-->应于前端电极4设有R-ch用接点9,对应于第1纵切电极5设有L-ch用接点10,对应于第2纵切电极6设有GND用接点11。再有,还设有与上述电源用端子部3对应的连接部12。将连接器1安装在上述插座8的场合,电源用端子部3被连接在连接部12的同时,3极插头部2被插入到插座8。这时,伴随着电源用端子部3连接到连接部12,3极插头部2就以一定的方向被插入到插座8,第1纵切电极5被配置在图的上侧,第2纵切电极6被配置在图的下侧而被插入。因此,在3极插头部2被插入插座8时,第1纵切电极5一直与插座8的L-ch用接点10接触,作为接地电极的第2纵切电极6一直与GND用接点11接触。这样,在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1中,从嵌合到插座8的初期就得到了作为GND端子的第2纵切电极6与GND用接点11的连接,结果,不会产生闭合回路等,能够可靠地抑制噪音的产生。如上详细所述,采用本专利技术,就能够提供一种从嵌合初期就得到接地端子间的连接,不会产生闭合回路等,能够可靠地抑制噪音的发生的连接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是具有3极插头部和电源用端子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3极插头部的基端部侧的最少两个电极做成纵切型。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4-25 2003-1222381.一种连接器,是具有3极插头部和电源用端子部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3极插头部的基端部侧的最少两个电极做成纵切型。2.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今野刚太田好纪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