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用复合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70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卡用复合连接器,具有连接器本体、盖部件、小卡用的第1触点部件、大卡用的第2触点部件和包括可动板与操作板的切换动作机构,通过切换动作机构切换连接器本体内的卡装入部,由此,能够合适地将外形尺寸的厚度及宽度等大小尺寸不同的2种卡插入到相同的卡用复合连接器中使用。(*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用复合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卡用复合连接器,是关于移动电话、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游戏机、笔记本电脑、随身听、电视机、录像机、数码照相机等或信息终端机等的电子机器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尤其涉及能够使用大小尺寸不同的两种卡的卡用复合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在移动电话、电话机、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ce)、游戏机、笔记本电脑、随身听、电视机、录像机、数码照相机及信息终端机等的电子仪器中,装入被称为CPU或内存用的IC芯片的IC元件的IC卡及PC卡、SD卡、SIM卡等的利用增加得非常快,这样就广泛地需求插入IC卡或PC卡、SD卡及SIM卡等的小型的内存卡的卡用复合连接器。特别是作为卡用复合连接器,要求使连接器整体的形状薄、达到小型化、对于卡的插入和拔出具有必要且足够的强度并能够容易取出被插入的卡和能够利用大小尺寸不同的2种卡的卡用复合连接器。然而,在以往的卡用复合连接器中,在插入IC卡及PC卡或SD卡及SIM卡等卡使用时,由于有将厚度及宽等大小尺寸不同的卡使用于同一卡用复合连接器中的情况,所以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用复合连接器,包括:具有至少一方开口的卡插入口的连接器本体,和与该连接器本体组合的盖部件,和具有配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第1卡用的第1触点部件和第2卡用的第2触点部件的多个触点,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用大小不同的两种第1和第2卡而设置具有可动板和操作板的切换动作机构,通过该切换动作机构可切换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卡装入部。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3-25 2003-083777;JP 2004-3-2 2004-0582321.一种卡用复合连接器,包括:具有至少一方开口的卡插入口的连接器本体,和与该连接器本体组合的盖部件,和具有配置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第1卡用的第1触点部件和第2卡用的第2触点部件的多个触点,其特征在于:为了使用大小不同的两种第1和第2卡而设置具有可动板和操作板的切换动作机构,通过该切换动作机构可切换所述连接器本体内的卡装入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为了在第1卡插入时固定所述切换动作机构的可动板,具有被弹性地顶压的锁定机构。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器本体内,设有对应于大小不同的卡的阶梯部。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在插入第2卡时,由所述操作板向上方的斜方向、通过引导部件移动所述可动板。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机构,由在所述盖部件或所述操作板的至少一侧形成的悬臂弹簧形的锁定臂,和具有锁定卡合该锁定臂的前端部的凸部的、被设置为可滑动的锁定部件构成,该锁定部件可与所述可动板连动。6.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动板,由左右侧部向下方弯曲的板状部件形成;是以能够向上下方向倾斜移动的方式沿所述操作板的引导槽被引导的引导部件。7.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板具有板状部件,在该板状部件的至少一侧,形成所述锁定臂。8.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用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将插入的第1和/或第2卡排出的推出部件和弹性地偏倚在该推出部件上的弹簧部件的推出机构,在所述推出部件上设有心形凸轮,在该心形凸-->轮的周围形成凸轮槽,将一端被轴支在所述连接器本体上的凸轮杆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藤繁高居阳介
申请(专利权)人:山一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