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接电线的设备、压接电线的方法和由此方法制造的束线技术

技术编号:3281696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的压接保持部件的结构并不复杂,使得可容易且精确地进行将电线压接至压接端子的压接操作。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电线的压接设备包括用来保持带有压接端子的箱体的箱体保持部件,用来保持由定位部件定位的电线的电线保持部件,用来驱动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的压接驱动机构,从而将电线推进压接端子的槽部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压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接电线的设备、压接电线的方法和由此方法制造的束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电线推进压接端子的槽部以进行压接触的压接电线设备、压接该电线的方法以及由此方法制造的束线。
技术介绍
已知在JP-A-2002-93544中描述了一种压接接头连接件连接设备。在JP-A2002-93544中,该设备包括用来引起多条电线短路的压接端子、用来容纳压接端子的壳体部分、以及具有与壳体接合的盖的压接接头连接件。该设备用于将压接接头连接件连接至电线线束板上的电线线束。使每个连接元件经受挤压操作的挤压单元设置有用来接收压接接头连接件的壳体部分的压力接收台、用来将连接在压力接收台上的壳体部分上的电线压装至连接在壳体部分的压接端子的电线压装部件、在进行压装后为了将盖元件配合到壳体部分而用于保持压接接头连接件的盖保持部分。根据JP-A-2002-93544的设备,使用同一压力装置以连续方式进行电线的压接操作和盖元件的安装操作,该压力装置中设置有作为连接元件的电线及盖元件的保持部件。可是,为了恰当地将电线压接入壳体部分的压接端子的槽部而不引起电线移动,当对电线施加预定压力并精确地对电线定位时需要将电线保持在壳体部分内。此外,为了在电线压接后将其装入带有壳体部分的盖元件,必须减少施加在电线上的压力,从而避免将盖元件推至上述电线而引起过载的情况。因此,很难同时满足这样相反的需要。正如JP-A-2002-93544中描述的,当一组用来暂时保持定位电线的夹片设置在壳体部分内使得该组夹片暂时保持电线时,电线可与压接端子压接,这时电线位于壳体部分内。此外,可松开限制在壳体部分的外部的电线,以避免当安装盖元件时的电线过载。可是,这样就需要将用来暂时保持电线的大量夹片的夹片组设置在壳体部分内的压接端子附近。因此,存在壳体部分具有复杂结构和较大尺寸的问题。当不能将夹片组设置在壳体部分内时,必须设置当电线位于壳体部分的-->外部时用来保持电线W的保持部件。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当将电线压接至压接端子的槽部内,在将盖元件装入壳体部分时,将盖元件推至由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处,从而不可避免地引起过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来压接电线的设备,它能提供根据压接端子的电线的操作,该操作以简单和恰当的方式进行,而不用考虑压接端子储存部件的结构类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用于压接电线的设备包括:用于保持存放有压接端子的箱体的箱体保持部件;用于对靠近箱体保持部件的电线定位使之相对于压接端子的定位部件;用于保持由定位部件定位的电线的电线保持部件;用于驱动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使得将电线推进压接端子的槽部以提供它们之间压接的压接驱动机构;以及用于沿着对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施加张力的方向驱动电线保持部件的张力驱动机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当将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推入压接端子的槽部时,电线保持部件沿着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具有张力的方向被驱动。结果,能以容易和恰当的方式实施将电线推入压接端子的槽部的操作,这时对电线施加合适的张力从而对电线进行精确地定位。优选的用来压接电线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电线切割部件,其用来响应压接驱动机构的压接操作,切割箱体保持部件和电线保持部件之间的电线。根据该结构,能以恰当的方式连续地实施压接操作和切割电线的操作,该压接操作用来以压接触将电线压接至压接端子,这是在对由电线保持装置保持的电线施加合适的张力的状态下进行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用来压接电线的设备进一步包括盖保持部件,用来保持盖元件,安装该盖元件用来覆盖箱体内设置电线的位置;还包括安装驱动机构,用来驱动由盖保持部件保持的盖元件,使得将盖元件装在箱体内;以及包括松开驱动机构,用来响应安装该盖元件的操作而在松开电线的方向上驱动电线保持部件;其中电线被推进压接端子的槽部内,从而提供其间的压接,这时存放在箱体内的压接端子相对于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被定位。根据该结构,当由盖保持部件所保持的盖元件装进箱体里后,电线保持-->部件在松开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的方向上被驱动。这样可有效地避免不利影响,如在盖元件和电线之间的强压接引起电线具有较大的负荷,以及使电线从压接端子拉出。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了箱体和端子的特定结构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用来压接电线的设备的实施例的透视图;图3是示出了用来压接电线的设备的主要部件的结构的透视图;图4A和4B是示出了通过箱体进行保持操作的透视图;图5A和5B是示出了电线保持部件的特定结构的透视图;图6A和6B示出了张力驱动机构如何提供给电线张力;图7示出了在被移至压接待命位置之前的支撑台;图8示出了在被移至压接待命位置之后的支撑台;图9示出了用于将电线推进压接端子的操作;图10A和10B示出了锁定板的特定结构;图11示出了移至用于分离箱体的位置的支撑台;图12示出了移至初始位置的支撑台;图13是示出了压接驱动机构特定结构的透视图;图14是示出了安装在安装待命位置的盖元件的透视图;图15是示出了压接驱动机构的主要部件结构的透视图;图16A和16B示出了根据压接端子的电线的压接;图17A和17B示出了安装盖元件的操作;图18是示出了锁定板特定结构的透视图;以及图19A至19C示出了接合盖元件的操作。具体实施方式图1示出了通过根据本专利技术压接电线的设备用于压接电线的室内照明装置的结构。一束线可以被提供给包括此室内照明装置的设备。该室内照明装置包括:具有压接端子3的母线片3a;具有通过母线片3a连接的灯以及开关储能部件4和5的树脂制成的箱体1;以及用来完全覆盖设置电线位置的盖元件2,此电线被连接到在母线3a中以突起方式设置的压接端子3。-->压接端子3具有含有槽部的导电元件,导线可压入该槽部形成接触。按照压接操作,推动彼此相对设置的一对带有用来压接电线的压接端子3的槽部,将槽部的压接刀片压入电线的覆盖部分,从而压接端子3与电线电连接。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设备的整体结构。该设备包括:在箱体1上定位状态下用于支撑的支撑台6;在其上表面具有导轨7用来可滑动地支撑支撑台6的基板8;在支撑台6上的一对左和右支撑杆9;沿支撑杆9可升降支撑的浮动板10;设置在基板8的背面部分的一对左和右升降导杆11;以及具有沿升降导杆11被可升降支撑的压接头12的压接驱动机构13。支撑杆9的基端部分向外与用来在向上方向上偏压浮动板10的偏压件14接合,偏压件14包括压缩螺旋弹簧。如图3至图5所示,支撑台6包括:箱体保持部件16,其具有夹紧机构,定位在板15上的中心部分的箱体1被保持在夹紧机构内;以及设置在侧面部分的下部切割刀片17,其用来切割电线W。当将箱体1放置在板15上时,摆动夹紧机构使其由图4A所示的非夹住位置移动至图4B所示的夹住位置。箱体1能可分离地保持在支撑台6的基本上中心的部分。支撑台6的背面部分的一侧具有导引面18,导引面18具有设置在上部外部周边部分处的变窄的上部。支撑台6的背面部分的一侧还具有固定的第一凸轮板20,其具有导槽19,导槽19具有上部向内倾斜的倾斜部分及从下端部以向下方向延伸的垂直部分。此外,支撑台6的背面部分的另一侧具有导引面21,其具有设置在上部的外围周边处的变窄的上部,支撑台6的背面部分的另一侧还具有第二凸轮板23,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压接电线的设备,包括:箱体保持部件(16),用来保持在其内存储有压接端子的箱体;定位部件(30),用来定位靠近箱体保持部件的电线使之与压接端子相对;电线保持部件(31),用来保持由定位部件(30)定位的电线; 压接驱动机构(13),用来驱动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以使电线被推进压接端子的槽部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压接;张力驱动机构(34),用来在对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施加张力的方向上驱动电线保持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3-24 081173/031、一种用于压接电线的设备,包括:箱体保持部件(16),用来保持在其内存储有压接端子的箱体;定位部件(30),用来定位靠近箱体保持部件的电线使之与压接端子相对;电线保持部件(31),用来保持由定位部件(30)定位的电线;压接驱动机构(13),用来驱动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以使电线被推进压接端子的槽部以实现它们之间的压接;张力驱动机构(34),用来在对由电线保持部件保持的电线施加张力的方向上驱动电线保持部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电线的设备,还包括:电线切割部件(17,53),用来响应由压接驱动机构(13)进行的压接操作而切割箱体保持部件(16)和电线保持部件(31)之间的电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接电线的设备,还包括:盖保持部件(55),用来保持盖元件(2),安装该盖元件用来覆盖箱体(2)中保持电线的位置;安装驱动机构(13),用来驱动由盖保持部件所保持的盖元件,以将盖元件装入箱体内;以及松开驱动机构(61),响应安装盖元件(2)的操作而在松开电线的方向上驱动电线保持部件(31)。4、一种用于压接电线的方法,包括的步骤有:将箱体(1)保持在箱体保持部件(16)中,压接端子(3)被存储在该箱体中;将靠近箱体保持部件的电线定位成与在定位部件(30)处的压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盐田良佑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车电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