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线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59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柱,尤其是一种接线盒。具有由基座部分(3)和盖体部分(4)组成的壳体(2),所述壳体(2)中设计了至少两个导线插入口(5)和至少一个操作开孔(6),设置了利用螺丝刀(17)操作的至少一个接触操作板(7),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接触操作板(7)相对于壳体(2)的盖体部分(4)和/或基座部分(3)是可以运动的。在所述接触操作板(7)上设置了与盖体部分(4)上的导线插入口(9)和操作开孔(8)相对应的导线插入口(8)和操作开孔(9),其中,在接触操作板(7)上形成的IDC接触器(24)的每一个开口区域(10)和所述接触操作板(7)的至少一个导线插入口(9)直接相连。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柱专利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根据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接线柱,尤其是接线盒。
技术介绍
DE 29 06 031 A1中公开了这种接线柱,但这种接线柱的缺点是结构高度较高。DE199 06 465C2,DE199 21 960C1,DE100 45 764A1,WO02/15337A1,DE20017134和DE200 19568U1中均公开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基于现有技术提出一种接线柱,尤其是一种接线盒,其仅由数量很少的元件构成,尤其具有扁平结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权利要求1的主题来实现。至少一个接触操作板相对于壳体的盖体部分和/或基座部分是可以移动的,并且该接触操作板具有相应于盖体的导线插入口和操作开孔数量的导线插入口和操作开孔,其中,接触操作板构成的IDC接触器的开口区域分别和接触操作板的至少一个导线插入口直接相连,该IDC接触器包括从接触操作板切出或冲出的两个相邻设置的切断和接触臂。本专利技术实现了一种尤其是扁平状的接线柱,其中该接线柱仅需要数量最小的不同组成部分,就可以实现优化的接线和断线。尤其优选的是,至少一个或者多个接触操作板相对于基座部分和盖体部分是可活动式设置的,基座部分固定在盖体部分上,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特别紧凑稳定的壳体,使接触操作板在壳体内确定地滑动。另一种选择方式是至少一个或者多个接触操作板相对于基座部分或者盖体部分是不可活动式设置的,和基座部分或者壳体部分一起相对于相应的壳体部分,即盖体部分或者基座部分进行移动。优选的实施例进一步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列出。附图说明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线柱进行详细说明。图中示出了:图1a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盒的透视图;图1b示出了图1a的接线盒的透视图,该接线盒具有如分解图所示的盖体;图1c示出了图1中的接线盒的完全分解图;图2a和2b示出了利用操作工具操作前和操作后的图1中的接线盒的透视图;图3a-3c示出了图1中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盒的第二实施例透视图;图4a和4b示出了操作图3中的接线盒的两个步骤;图5a-5c示出了与图1中所示的接线盒相类似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盒的第三实施例;图6a和6b示出了操作图5中的接线盒的两个步骤;图7a-7h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接线盒的第四实施例,和该接线盒的各种金属部件;图8a-8e示出了在接连排列(Aneinanderreihen)的和已排列成行状态下的两个相接连的接线盒。具体实施方式图1中示出了一个接线盒1,具有壳体2,所述壳体的平面视图-->为矩形,且高度仅为几毫米,即相对是扁平形状的,最好高度小于宽度和深度的0.5倍,尤其是0.3倍(沿图1中所示的螺丝刀的方向)。壳体2由基底部分或者基座部分3和可盖在基座部分3上的盖体部分4构成,该盖体部分4具有四个导线插入口5和两个操作开孔6。如图1中所示,导线插入口5中的两个插入口分别和设置于这两个导线插入口之间的操作开孔6设置在同一行,其中由开孔5,6组成的这种行共有两行,且这两行相互相邻平行设置,这样就得到了壳体2的相对长的、狭窄的结构。壳体2中的两个接触操作板7可以移动,例如这些板可以由导电性能好但足够硬的铜板材料或者其他的板材制成。每一个接触操作板7分别具有一个相应于壳体的操作开孔6的操作开孔8,以及两个相应于盖体4的导线插入口5的导线插入口9。每一个导线插入口9分别设计在具有两个切断和接触臂11,12的两个IDC接触器24的开口区域10的直接前面,切断和接触臂直接由接触操作板7的材料切出或者冲出,其相对稍微倾斜成角度布置,使切开绝缘线和导线接触更加容易。可由导电板制成的,并且直到IDC接触器24的区域上都是平坦的,以及不会弯曲的接触操作板7也实现了在相应的IDC接触器24之间的汇流条的功能。两个接触操作板7在壳体2的基座部分3的两个相应的空隙13,14中是可以移动的,该空隙比接触操作板7更深,这样,插入的导线可以沿特定的路线穿过接触操作板7插入到壳体2的基座部分3中。空隙13,14不但比接触操作板7深,而且更长,且具有支撑隔板15,空隙13,14中的接触操作板7可以放到支撑隔板15上进行移动。支撑隔板15在组装状态下位于盖体部分4的导线插入口5的直接下面的区域内加宽,也包括用于容纳导线的插孔16。这种结构的功能将在图2中加以说明。如图所示,盖体部分4固定在壳体基座部分2上。导线通过导线插入口5进入壳体2的内部,它首先穿过对应的接触操作板7的导线-->插入口9和其下部的基座部分3的插孔16,这样导线可以在壳体2中径向固定,轴向支撑在挡块上。接着,螺丝刀17插入到矩形截面的接触操作板的操作开孔6中,从第一位置(图2a)摆动到第二位置(图2b)。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如US5 368 501中的用于操作的传动元件,而是可以利用工具在没有传动元件下的情况下进行操作。螺丝刀17的末端在基座部分的空隙13,14的端面凹槽18之中不能移动,但是可以摆动。当螺丝刀17摆动时,接触操作板7分别在相应的空隙13,14中进行侧向移动,其中,导线首先进入IDC接触器24的开口区域10中,当螺丝刀17继续摆动时,接触操作板7同样继续移动,这样,两个相邻设置的切断和接触臂11,12首先切断了绝缘线,接着使导线芯相接触。由于导线插入口9在两侧分别设计了带有两个切断和接触臂11,12的IDC接触器24,仅利用一次摆动,就可以同时接通和断开两个或者相应的设计中的三个或者更多的导线。尤其具有优点的是扁平的设计结构,其具有数量最小的结构组成部分(只有三个组成部分)和尽可能多的结构设计形式。因此,也可以如图3中所示,分别带有两个切断和接触臂11,12的两个IDC接触器分别相邻布置在同一行中,在布置在同一行、分别具有切断和接触臂11,12的两个导线插入口9附近,在接触操作板7中分别设置了用于螺丝刀17的操作开孔8,图3和图4示出了相应的实施例。此处的操作是相同的。相应的接线盒与图1中所示的实施例相比,设计得更宽,但是更短。如图6中所示,接触操作板7分别具有一个带有两个切断和接触臂11,12的IDC接触器24,和一个穿过盖体部分4中的相应的槽19的焊片20,其中槽19可以这样确定,即可以使焊片20可以相应于IDC接触器24的运动路径在槽19中进行移动。可以看出的是,该接线柱的原理可以运用在具有IDC接触器和其他接触器的混合接触器上。也可以考虑设计连接技术中的其他接触-->器,这时只需要保证相应的接触器可通过壳体2中相应尺寸的开口或者槽19移动。根据图7a-h中的另外一种实施例,至少一个接触操作板7固定在接线盒1的基座部分3上,或者说接线盒1的壳体2的基座部分3上。因此,与其他的图1-6中所示的不同的是,盖体4相对于接触操作板7运动,相对于同样呈板状的基座部分移动(也就是说,盖体部分7在带有基座部分3的接触操作板7上移动)。因此,盖体部分4包括吊钩状的插头21,其在板状的基座部分3的长的沟槽22中运动,以保证很好的可移动性。图7a-h中的盖体4类似于图1-6中的实施例,具有导线插入口5和操作开孔6,但是其中接触操作板7的操作开孔8用于螺丝刀的固定支点。这样,在螺丝刀旋入时,盖体4可以相对于接触操作板7移动。如图8所示,接线盒1的壳体2可以在一侧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柱,尤其是接线盒,(a)具有壳体(2),(b)所述壳体具有基座部分(3)和盖体部分(4),在其中设计了至少两个导线插入口(5)和至少一个操作开孔(6),(c)并且在其中设置了至少一个用于螺丝刀(17)操作的接 触操作板(7),其特征在于,(d)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操作板(7)相对于所述壳体(2)的盖体部分(4)和/或基座部分(3)是可以移动的,并且具有与所述盖体部分(4)上的导线插入口(9)和操作开孔(8)的数目相对应的操作开孔(8) 和导线插入口(9),(e)其中,由所述接触操作板构成的IDC接触器(24)的每一个开口区域(10)分别和所述接触操作板(7)的至少一个导线插入口(9)直接相连,其中所述IDC接触器具有两个从接触操作板(7)中切出或者冲出的相邻设置的 切断和接触臂(11,12)。

【技术特征摘要】
DE 2003-6-17 20309334.81、一种接线柱,尤其是接线盒,(a)具有壳体(2),(b)所述壳体具有基座部分(3)和盖体部分(4),在其中设计了至少两个导线插入口(5)和至少一个操作开孔(6),(c)并且在其中设置了至少一个用于螺丝刀(17)操作的接触操作板(7),其特征在于,(d)所述至少一个接触操作板(7)相对于所述壳体(2)的盖体部分(4)和/或基座部分(3)是可以移动的,并且具有与所述盖体部分(4)上的导线插入口(9)和操作开孔(8)的数目相对应的操作开孔(8)和导线插入口(9),(e)其中,由所述接触操作板构成的IDC接触器(24)的每一个开口区域(10)分别和所述接触操作板(7)的至少一个导线插入口(9)直接相连,其中所述IDC接触器具有两个从接触操作板(7)中切出或者冲出的相邻设置的切断和接触臂(11,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操作板(7)相对于基座部分和盖体部分是可移动设置的,所述基座部分固定在所述盖体部分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操作板(7)相对于基座部分或者盖体部分是不可移动设置的,与基座部分或者盖体部分一起分别在相应的壳体部分上,即在相应的盖体部分或者基体部分上是可移动的。4、根据权利要求2或者3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或者多个接触操作板(7)在基座部分(3)的空隙(13,14)中是可以移动的。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接触操作板(7)由一个没有被弯曲的导电板构成。-->6、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空隙(13,14)中设置了用于支撑所述接触操作板(7)的支撑隔板(15),所述空隙(13,14)比所述接触操作板(7)更深。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的任一所述的接线盒,其特征在于,插孔(16)设计在所述空隙(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伯恩哈德雅施克弗兰克波莱史蒂文费林沃尔特汉宁
申请(专利权)人:威德米勒界面有限公司及两合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