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型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418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型连接器,特别是对电缆端部从包覆成形材料中拔出的耐拔出强度高的L型连接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L型连接器,以从上述罩到上述电缆的端部的大致成L型的金属构件为主体,具有在该L型金属构件的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罩(1)上的罩侧固定部(5b)和在另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电缆(4)的端部的电缆侧固定部(5c)的抑制上述电缆的端部脱离用的强化部件(5),借助该强化部件(5)固定上述罩(1)和上述电缆(4)的端部后,再用上述树脂将上述罩、上述电缆的端部及上述强化部件包覆成形为一体。因此,能够使电缆端部从包覆成形材料(6)中拔出的耐拔出强度显著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L型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型连接器,特别是对电缆端部从包覆成形材料中拔出的耐拔出强度高的L型连接器。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技术,公知的有例如,如下构成的天线连接用的L型连接器。该L型连接器的结构具有:具有水平部及垂直部的大致成L型的金属制的主体外壳,该金属制的主体外壳的上述水平部的前端侧嵌入的金属制前端侧的筒状外壳,安装在该金属制前端侧的筒状外壳内的树脂制的插销支持体,在水平方向贯通地安装在该树脂制的插销支持体的中心部位的、在后端形成筒状配合部的单一的金属制插销,保持在上述金属制主体外壳的上述垂直部内的起筒状保护外壳,天线和在组装所有上述各部件的组装件的外面模压成形的树脂制绝缘盖(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331754号公报,第2页,图1)。其中,上述天线的结构是,在单一的金属芯线上依次同轴状地设置一次绝缘包覆材料,屏蔽线及二次绝缘包覆材料,上述金属芯线的前端弯曲成大致直角的部分插入上述金属制插销后端的筒状配合部并经铆接形成导通连接,通过从前端除去预定长度的二次绝缘包覆材料,使露出的上述屏蔽线的部分折回,紧密地固定在上述金属制主体外壳的上述垂直部的内侧形成电导通,并保持在上述筒状保护外壳的内侧。上述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天线连接用的L型连接器,是将具有同轴天线所需要的线径及刚性的金属芯线的前端弯曲成大致直角,将其弯曲部分插入金属制插销后端的筒状配合部并经铆接进行连接。另外,使露出的屏蔽线的前端部分折回而紧密地固定在金属制主体外壳的垂直部的内侧。而且,在组装所有各部件的组装件的外面模压成形树脂制的绝缘盖。因此,有关从树脂制的绝缘盖中拔出天线的耐拔出性,保持了相当的强度。-->然而,在个人计算机等的电子机器中,往往使用比较小型的L型连接器作为信号连接用。在这样的小型的L型连接器中,在连接器侧容纳了多个相互绝缘的针状接点,电缆使用多根具有可挠性的复合线等的细径芯线。而且,通过软钎焊等将多根各芯线连接到对应的各针状接点的后端后,用树脂将连接器侧的罩、上述连接部及电缆的端部一体包覆成形,从而制成带电缆的L型连接器,这样的带电缆的L型连接器与上述的天线连接用L型连接器等相比较,一般结构相当简单。但是,在这样的结构比较简单的带电缆的L型连接器中,电缆端部从包覆成形材料中拔出的耐拔出强度较差。而且,为了对其进行加强,在用树脂一体包覆成形时,首先利用硬质的成形材料进行中层挤压成形后,再在其上利用软质的成形材料实施表层挤压成形,这样实施了硬、软二次的包覆成形。然而,即使采用这样的硬、软二次包覆成形法,由于中层挤压成形时工序上的偏差等,造成了电缆端部插入中层挤压成形材料的长度不足的情况时,在进行下面的表层挤压成形处理时,会出现电缆的端部从中层挤压成形材料中拔出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为了提高电缆端部从包覆成形材料中的耐拔出强度,出现了在技术上需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在于解决这些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L型连接器是,该L型连接器至少具有容纳针状接点的罩和将芯线与上述针状接点导通连接的电缆,上述罩及上述电缆的端部用树脂包覆成形为一体并使上述针状接点的长度方向与上述电缆的长度方向大致成直角,且外形大致成L型,其特征在于:以从上述罩到上述电缆的端部的大致成L型的金属构件为主体,具有在该L型金属构件的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罩上的罩侧固定部和在另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电缆的端部的电缆侧固定部的抑制上述电缆的端部拔出用的强化部件,借助该强化部件固定上述罩和上述电缆的端部后,再用上述树脂将上述罩、上述电缆的端部及上述强化部件包覆成形为一体。利用强化部件,电缆的端部相对于罩被牢固地固定在电缆的长度方-->向和针状接点的长度方向大致成直角的方向的预定位置。这样,电缆的端部以预先被固定的状态利用树脂一体的包覆成形在预定的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的L型连接器是在第一方案的基础上,上述强化部件通过对1张金属板进行冲裁形成,上述罩侧固定部由突出在作为主体的L型金属板一端的两侧方向的臂构成,用该两侧方向的臂环抱上述罩的外周部的同时,通过铆接该臂固定在上述罩上,上述电缆侧固定部由突出在作为主体的L型金属板一端的两侧方向的臂构成,用该两侧方向的臂环抱上述电缆的端部的同时,通过铆接该臂固定在上述电缆的端部上。通过利用结构比较简单的强化部件以简单的工序,电缆的端部相对于罩能牢固地固定在预定位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的L型连接器是在第二方案的基础上,在上述罩的外周部形成作为上述罩侧固定部的臂插入的槽的同时,还使将作为主体的上述L型金属板定位在预定位置的定位片突出。通过将作为罩侧固定部的臂嵌入罩的槽内,将作为主体的L型金属板以罩侧的定位片进行定位,可将强化部件容易且可靠地定位并固定在罩的预定位置上。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的L型连接器是在第一、二或三方案的基础上,上述罩中相互绝缘地容纳了多个针状接点,上述电缆是具有多根芯线的多芯电缆,上述多根各芯线分别与所对应的上述针状接点导通连接。在带电缆的L型连接器的该电缆中,多使用具有多条有可挠性的复合线等芯线。对于具有对这样的电缆的端部的定位几乎不起作用的可挠性芯线的电缆,通过使用强化部件,能够将该电缆的端部牢固地固定在预定位置上的同时,还可以将多根芯线预先整合成适合于利用树脂包覆成形的所需要的形状并防止其后的断线等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第五方案的L型连接器是在第一、二、三或四方案的基础上,利用上述树脂的一体包覆成形由使用硬质成形材料的第1包覆成形和在该第1包覆成形层上利用软质成形材料实施的第2包覆成形构成。通过利用硬质的成形材料实施第1包覆成形,可进一步提高电缆的-->端部的耐拔出强度。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效果。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案的L型连接器是,以从罩到电缆的端部的大致成L型的金属构件为主体,具有在该L型金属构件的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罩上的罩侧固定部和在另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电缆的端部的电缆侧固定部的抑制上述电缆的端部拔出用的强化部件,借助该强化部件固定上述罩和上述电缆的端部后,再用上述树脂将上述罩、上述电缆的端部及上述强化部件包覆成形为一体;因而,在利用树脂一体地包覆成形之前,通过利用强化部件将电缆的端部牢固地固定在预定的位置,所以,其优点是能够显著地提高电缆的端部从包覆成形材料中拔出的耐拔出强度。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案是,上述强化部件通过对1张金属板进行冲裁形成,上述罩侧固定部由突出在作为主体的L型金属板一端的两侧方向的臂构成,用该两侧方向的臂环抱上述罩的外周部的同时,通过铆接该臂固定在上述罩上,上述电缆侧固定部由突出在作为主体的L型金属板一端的两侧方向的臂构成,用该两侧方向的臂环抱上述电缆的端部的同时,通过铆接该臂固定在上述电缆的端部上;因此,除上述第一方案的效果外,还具有利用结构比较简单的强化部件以简单的工序,便可将电缆的端部牢固地固定在预定位置上的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案是,在上述罩的外周部形成作为上述罩侧固定部的臂插入的槽的同时,还使将作为主体的上述L型金属板定位在预定位置的定位片突出;因此,除上述第二方案的效果外,还具有能够将强化部件的罩侧固定部容易并可靠地定位并固定在预定位置的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的第四方案是,上述罩中相互绝缘地容纳了多个针状接点,上述电缆是具有多根芯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L型连接器,该L型连接器至少具有容纳针状接点的罩和将芯线与上述针状接点导通连接的电缆,上述罩及上述电缆的端部用树脂包覆成形为一体并使上述针状接点的长度方向与上述电缆的长度方向大致成直角,且外形大致成L型,其特征在于:以从上述罩到上述电缆的端部的大致成L型的金属构件为主体,具有在该L型金属构件的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罩上的罩侧固定部和在另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电缆的端部的电缆侧固定部的抑制上述电缆的端部脱离用的强化部件,借助该强化部件固定上述罩和上述电缆的端部后,再用上述树脂将上述罩、上述电缆的端部及上述强化部件包覆成形为一体。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8-27 2003-3023081.一种L型连接器,该L型连接器至少具有容纳针状接点的罩和将芯线与上述针状接点导通连接的电缆,上述罩及上述电缆的端部用树脂包覆成形为一体并使上述针状接点的长度方向与上述电缆的长度方向大致成直角,且外形大致成L型,其特征在于:以从上述罩到上述电缆的端部的大致成L型的金属构件为主体,具有在该L型金属构件的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罩上的罩侧固定部和在另一端形成固定在上述电缆的端部的电缆侧固定部的抑制上述电缆的端部脱离用的强化部件,借助该强化部件固定上述罩和上述电缆的端部后,再用上述树脂将上述罩、上述电缆的端部及上述强化部件包覆成形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型连接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强化部件通过对1张金属板进行冲裁形成,上述罩侧固定部由突出在作为主体的L型金属板一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尾敦太田好纪筱原安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