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417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开关的连接器,特别涉及能够防止插头侧连接器前部的屏蔽体与可动触点电导通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即使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安装屏蔽体,在通过插头侧连接器驱动可动触点时,仍能够防止可动触点与屏蔽体的电导通。在通过插头侧连接器(1)驱动可动触点(6)时,通过在可动触点(6)接触插头侧连接器(1)的部位处安装绝缘部件(8),使插头侧连接器(1)的前部接触绝缘部件(8)并驱动可动触点(6)。因此,即使在插头侧连接器(1)的前部安装屏蔽体,仍能够防止可动触点(6)与屏蔽体的电导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开关的连接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带有开关的连接器(コネクタ),特别涉及能够防止插头侧连接器前部的屏蔽体与可动触点电导通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
技术介绍
利用图7说明以往的连接器的例子。设有作为插头的插头侧连接器1,以及作为插座的插座侧连接器2,插座侧连接器2形成有配合该插头侧连接器1的插口并且安装在电路基板等上。在插座侧连接器2的插口内,以规定的间距由绝缘部件固定图中省略的多个信号触点(コンタクト),在插座侧连接器2的背面,突出设置有各个信号触点的连接端子3a~3e,在插头侧连接器1上,由绝缘部件固定对应于上述各个信号触点的图中省略的多个接点。并且,通过插头侧连接器1与插座侧连接器2的嵌入拨出操作,一次连接分离多个电路等。在这种以往的连接器中,若能在插头侧连接器1与插座侧连接器2的配合的同时,有时使安装有插座侧连接器2的电器等的内部电路的一部分转换成外部电路,有时将该电器的电源从内部电源转换成外部电源,就应考虑在提高该电器的功能的同时,还要使用方便。作为解决这一问题的现有技术,已知采用了具有例如以下结构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这种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在插座侧连接器的侧面设有以插头侧连接器的配合方向为纵向的整体只由金属制成的开关触点(可动触点)。开关触点与纵向的大致中央部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突出角状支点部接触,并且在其一个端部形成与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接触的推压部,在另一端部形成与信号触点接触的接触部。开关触点在与插头侧连接器的配合时,当推压部被推压而产生位移时,接触部以支点部为中心、沿与所述位移方向相反的方向移动,从而与信号触点断开(例如,参见特许文献1:特开平8-10234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在上述特许文献1中记载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中的开关触点,虽然整体仅由金属形成,但是,一般情况下,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安装有由金属片的成形体等形成的屏蔽体。因此,在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时,当通过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驱动开关触点的一个端部以使开关动作时,开关触点与插头侧连接器前部的屏蔽体接触并形成电导通,从而有电源线路等短路的担心。另外,开关触点的结构一般是由片簧等形成并具有复位性。因此,若通过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驱动开关触点,则会有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变得费力的担心。因此,应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即使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安装屏蔽体,在由插头侧连接器驱动可动触点时,要防止可动触点和屏蔽体的电导通,另外,即使通过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驱动可动触点,仍能顺利地进行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该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为达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第一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其具有设有插头侧连接器以及插座侧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和设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并设置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上的开关;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而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其中:在由所述插头侧连接器驱动所述可动触点时,在与所述插头侧连接器接触的所述可动触点的部位处安装绝缘部件。在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时,通过插头侧连接器,使其前部接触绝缘部件并驱动可动触点,从而进行开关的开闭动作。第二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其具有设有插头侧连接器以及插座侧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和设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并设置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上的开关;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而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其中: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规定位置处,设置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而转动的凸轮机构,以便通过所述凸轮机构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在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时,通过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接触凸轮机构,使凸轮机构以所需要的量转动。通过该凸轮机构的转动,驱动可动触点以进行开关的开闭动作。第三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凸轮机构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方案记载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即使将屏蔽体安装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上,在第二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的工作时,也能实现可动触点与屏蔽体间的绝缘。第四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其具有设有插头侧连接器以及插座侧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和设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并设置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上的开关;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其中:在所述可动触点的规定位置处,设置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而转动的转动挡块(コマ),通过所述转动挡块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在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时,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与转动挡块接触以使转动挡块转动。可动触点由该转动的转动挡块驱动,从而进行开关的开闭动作。第五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提供了所述转动挡块中的挡块主体或安装部件中的至少任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的第四方案记载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即使将屏蔽体安装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在上述第四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工作时,仍能够实现可动触点与屏蔽体之间的绝缘。第一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在通过插头侧连接器驱动可动触点时,在所述可动触点接触所述插头侧连接器的部位处安装有绝缘部件,因此,即使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安装屏蔽体,在通过插头侧连接器驱动可动触点时,仍能够防止可动触点与屏蔽体的电导通。第二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插座侧连接器的规定位置处,设置了根据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而转-->动的凸轮机构,通过所述凸轮机构驱动可动触点,因此,即使由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驱动可动触点,仍能够顺利地进行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第三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凸轮机构由绝缘材制成,因此,在上述第二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效果的基础上,还能产生这样的效果,即,即使将屏蔽体安装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在通过插头侧连接器驱动可动触点时,仍能够防止可动触点与屏蔽体的电导通。第四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在可动触点的规定位置处,设有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而转动的转动挡块,并且通过所述转动挡块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因此,即使通过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驱动可动触点,仍能顺利进行插头侧连接器与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第五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在所述转动挡块中的挡块主体或安装部件中的至少任一个由绝缘材料制成,因此,在上述第四方案记载的专利技术效果的基础上,还能产生的效果为:即使将屏蔽体安装在插头侧连接器的前部,在通过插头侧连接器驱动可动触点时,仍能够防止可动触点与屏蔽体的电导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例的带有开关的连接器的局部平面图。图2为用于说明上述第1实施例的动作的局部平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第2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4为用于说明上述第2实施例的动作的局部平面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第3实施例的局部平面图。图6为用于说明上述第3实施例的动作的局部平面图。图7为以往的连接器的平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本实施例采用开闭(接通·断开)式开关作为开关。图1以及图2为显示本专利技术的第1实施例的图。在图1、图2以及显-->示后面所述的第2实施例以后的各个实施例的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具有设有插头侧连接器以及插座侧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和设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并设置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上的开关;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插头侧连接器 驱动所述可动触点时,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插头侧连接器接触的部位处,安装绝缘部件。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3-8-26 2003-3018401.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具有设有插头侧连接器以及插座侧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和设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并设置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上的开关;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在由所述插头侧连接器驱动所述可动触点时,在所述可动触点与所述插头侧连接器接触的部位处,安装绝缘部件。2.带有开关的连接器,具有设有插头侧连接器以及插座侧连接器的连接器主体,和设有可动触点以及固定触点、并设置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上的开关;根据所述插头侧连接器与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嵌入拨出操作驱动所述可动触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插座侧连接器的规定位置处,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尾敦太田好纪堀胜弘筱原安彦
申请(专利权)人:三美电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