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0157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插座本体,其通过插入或压配合的加强部件来加强,从而去除突台并且减小其宽度尺寸。各插座端子具有形成为大体U形的、可弹性变形的第一接触部。插头本体具有位于该插头本体上面的凹部。各插头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其沿该插头本体的侧壁设置并将与该插座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接触;以及弯曲部,其形成为从该插头本体侧壁的上端部附近朝该凹部方向的大体倒U形形状。该插头端子的该弯曲部的曲率半径设定成在该插座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的自由端从该弯曲部的顶点起接触该第二接触部侧且该插座端子很少由于与该弯曲部刮擦而翘曲的范围内为最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其包括用于在诸如移动电话的小型电子设备中在多个电路板之间或在一个电路板与电子元件之间进行电连接的插座和插头。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包括插座和插头的连接器设置为在例如柔性印刷电路板(FPC)和硬质板的电路板之间进行电连接。现参照图7A至图7C、图8、图9A至图9C和图10来说明例如日本特开平No.2002-8753中记载的传统连接器。如图7A至图7C和图8所示,插座50具有插座本体51,其通过树脂模制形成为大体扁平的长方体形状;以及多个插座端子60,其沿插座本体51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两行。从正面看,在插座本体51的中央部分形成有大体长方体形状的突台53,并且在突台53、沿长度方向的各侧壁54和沿宽度方向的各侧壁56之间形成有大体矩形形状的插槽52。插座端子60通过压力加工将带状金属弯曲成预定形状来形成。在面向插槽52的各插座端子60的第一端部形成有与插头端子80(参照图9A至图9C和图10)接触的第一接触部61。在位于侧壁54外部的各插座端子60的第二端部形成有将焊接到电路板的导电图形上的第一端子部62。在插座本体51树脂模制之后,将各插座端子60压配合。另一方面,如图9A至图9C和图10所示,插头70具有插头本体71,其通过树脂模制形成为大体扁平的长方体形状;以及多个插头端子80,其沿插头本体71的长度方向排列成两行。在面向插座本体51的突台53的位置处形成将与突台53嵌合的大体长方体形状的嵌合槽72。在插头本体71的侧壁73上形成凸缘部74,以从插头本体71的背面侧(电路板侧)的边缘大体垂直于侧壁73突出。此外,在位于嵌合槽72侧的侧壁73的壁面上的四个位置处形成将与设置在插座50的突台53上的键槽55嵌合的嵌合突起75,从而分散在连接插座50和插头70时所施加的冲击。插头端子80通过压力加工将带状金属弯曲成预定形状来形成。在沿侧壁73的外表面的各插头端子80的位置处形成与插座端子60的第一接触部61接触的第二接触部81。此外,在从凸缘部74向外突出的端部处形成焊接到电路板的导电图形上的第二端子部82。在通过树脂模制插头本体71的同时,通过嵌入模制将各插头端子80一体地固定到插头本体71上。将插座50和插头70组装,以使各插座端子60的第一端子部62和各插头端子80的第二端子部82分别焊接在多个电路板的导电图形上。当插头70与插座50的插槽52嵌合时,插座50的突台53与插头70的嵌合槽72相应嵌合,并且插座端子60的第一接触部61与插头端子80的第二接触部81弹性变形地接触。结果,安装有插座50的电路板与安装有插头70的电路板电连接。通常,当在插座本体51上形成与插头本体71嵌合的插槽52时,插座本体51的机械强度变弱,从而其容易变形。在上述传统的连接器中,为了增加插座本体51的机械强度,在插槽52内设有突台53,并且在插头本体71上形成将与突台53嵌合的嵌合槽72。因此,传统的连接器存在这样的问题,即突台53的尺寸使得插座本体51和插头本体71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变得更大。此外,在插头端子80的前端附近设置曲面部83,以使插座端子60与插头端子80平稳地接触,但是这需要在插头本体71上设置嵌合槽72,从而难以采用将曲面部83的前端勾挂到插头本体71上的构造。因此,例如,当将插头70倾斜地从插座50拔出或插入插座50时,插头本体71可能会变形,并且插头端子80的曲面部83的前端可能被抬起并从插头本体71上脱落。再有,对于插座端子60的第一接触部61而言,插座端子60的一对彼此面对的第一接触部61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窄于将与该对插座端子60接触的插头端子80的一对第二接触部81之间的距离,从而在插座50与插头70连接的状态下产生接触压力。在插座50与插头70连接时,各插座端子60的自由端与插头端子80的曲面部83接触、在曲面部83上滑动并向第二接触部81移动。然而,当曲面部83的曲率半径制得太小时,插座端子60的自由端可能无法在曲面部83上平稳滑动,并且插座端子60的自由端可能被刮擦,从而第一接触部61可能会由于翘曲(buckling)导致变形。因此,存在减小插头端子80的曲面部83的(外表面)的曲率半径的限制。因为插头本体71的侧壁73的厚度受插头端子80的曲面部83的曲率半径的影响,所以存在减小侧壁73的厚度的限制,换句话说,存在减小插头70的宽度的限制。同时,在用于诸如移动电话的小型电子设备中,插座端子60和插头端子80的间距(pitch)非常窄,窄至例如为0.4mm的程度。另外,电子设备小型化需要进一步使连接器小型化。另一方面,连接器在长度方向(插座端子60和插头端子80的排列方向)上的尺寸依赖于插座端子60和插头端子80的间距和数量。再者,由于要确保绝缘距离,所以使插座端子60和插头端子80的间距更窄受到限制。因此,可以通过减小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来实现连接器的小型化。所以,当通过去除插座本体51的突台53使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制得更小时,插座本体51和插头本体71的机械强度就存在问题。然而,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将加强部件插入或压配合到插座本体51和插头本体71中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宽度方向的尺寸缩减的连接器,通过本专利技术,在插座与插头连接时,可以防止由于翘曲导致的插座端子的变形,且可以防止插头端子从插头本体脱落。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方案,本专利技术的连接器包括插头,其包括插头本体,该插头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以及一个或多个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固持在该插头本体的侧壁上;以及插座,其包括插座本体,该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具有与该插头嵌合的插槽;以及一个或多个插座端子,所述插座端子固持在该插座本体的该插槽的侧壁上,并在该插头与该插槽嵌合时与所述插头端子接触;该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该插座本体具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插入或压配合到该插座本体中;该插座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其设置在该插槽内,且形成为大体U形形状并可弹性变形;该插头本体具有凹部,该凹部位于将与该插座本体的插槽嵌合的一侧的第一表面上;该插头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其沿该插头本体的侧壁设置并与该插座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接触;以及弯曲部,其形成为从该插头本体的侧壁的第一表面侧的一端附近朝向该凹部的大体倒U形的形状;该插头端子的该弯曲部从该弯曲部的顶点起的在至少该第二接触部侧的曲率半径设定成在该大体U形的该插座端子的第一接触部的自由端从该弯曲部的顶点起接触于该第二接触部侧且该插座端子很少由于与该弯曲部刮擦而导致翘曲的范围内为最小。根据此构造,通过去除插座本体的突台,该连接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可制得小于传统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此外,至少对于该插头而言,该插头端子的该弯曲部形成为大体倒U形的形状并且延伸至该凹部,从而使这部分起到加强该插头本体的作用。再有,该插座本体能通过插入或压配合该加强部件来加强。由此,即使去除传统连接器中的插座本体的突台,也能保持该插座本体的机械强度。再有,由于该插头端子的弯曲部的前端延伸至该插头本体的凹部,所以该插头端子的前端钩挂在该插头本体上。由此,即使当该插头本体变形时,该插头端子的前端也不会从该插头本体抬起,从而可以避免该插头端子从该插头本体上脱落。再有,在该插头连接到该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接器,包括:插头,其包括:插头本体,该插头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和一个或多个插头端子,所述插头端子固持在该插头本体的侧壁上;以及插座,其包括;插座本体,该插座本体由绝缘材料制成并具有与该插头嵌合的插槽;和一个或多个插座端 子,所述插座端子固持在该插座本体的插槽的侧壁上并在该插头与该插槽嵌合时与所述插头端子接触;其特征在于:该插座本体具有加强部件,该加强部件插入或压配合于该插座本体中;该插座端子具有第一接触部,该第一接触部设置在该插槽内 ,形成大体U形的形状,并且可以弹性变形;该插头本体具有凹部,该凹部位于将与该插座本体的插槽嵌合的一侧的第一表面上;该插头端子具有:第二接触部,该第二接触部沿该插头本体的侧壁设置并与该插座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接触;以及弯曲部,该弯 曲部形成为从该插头本体的侧壁的第一表面侧的一端附近朝向该凹部的大体倒U形形状;该插头端子的该弯曲部从该弯曲部的顶点起的在至少该第二接触部侧的曲率半径设定为在该插座端子的大体U形的第一接触部的自由端从该插头端子的弯曲部的顶点起接触于该 第二接触部侧且该插座端子很少由于与该弯曲部刮擦而翘曲的范围内为最小。...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大仓健治
申请(专利权)人: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