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984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20: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选料;润料;蒸料;冷料;发酵;蒸酒;勾兑;陈酿。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直径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白酒的制作工艺,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

技术介绍

[0002][0003]目前,白酒酿造时一般选用稻壳作为主要酿酒辅料,作为一种优良添加剂,它除了具有一般辅料作用外,由于质地坚硬,在蒸酒时还可以减少原料相互粘结,避免塌气等问题。然而,稻壳中含有果胶质和硅酸盐等成分,在发酵过程中影响酒质,所以少杂质的低度白酒仍然比较难以制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生产优质低度白酒的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原料分选,将无病虫害、无缺损霉变的原料进行粉碎;
[0007]步骤二:润料,粉碎后的高粱润水,使其均匀吸收水份;
[0008]步骤三:蒸料,将含水份的高粱入锅蒸熟;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1

2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
[0009]步骤四:冷料,将蒸熟的高粱迅速铺平,并加入冷水和陶粒拌匀;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
[0010]步骤五:发酵,将冷却后的原料混合物放入发酵缸内,并加入酒曲拌匀后发酵;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

3.4%左右;
[0011]步骤六:蒸酒,对发酵完成的高粱进行蒸馏,蒸馏出的白酒头部和尾部混合为第一酒液,中部的白酒为第二酒液,第一酒液和第二酒液分别贮存放置三个月以上;
[0012]步骤七:勾兑,将贮存三个月以上的第一酒液与水以1:1比例混合后,再与第二酒液以 1:2的比例混合;
[0013]步骤八:陈酿,勾兑后的白酒混合后静置一个月以上,澄清—灭菌—装瓶—质检—产品,灌装即为成品。
[0014]进一步地,生产周期中,分两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八次发酵,每次发酵一个月左右,一个大周期约10个月左右。
[0015]进一步地,出甑后再泼上85℃

95℃的热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

15%。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 38%~39%,酸度为0.34~0.36。
[0016]进一步地,步骤三用高压锅蒸煮2

4h,压强为70

90KPa。
[0017]进一步地,步骤四通过20

25℃凉水冷却。
[0018]进一步地,步骤五待高粱冷却至40℃以下后,维持温度在25

40℃发酵12

48h。
[0019]进一步地,待发酵窖加满后,用木板轻轻压平醅面,并撒上一薄层稻壳,最后用泥封窖 4

6cm左右,发酵30~33天,发酵品温变化在35~48℃之间。
[0020]进一步地,生沙料的品温降到30℃

32℃左右时,加入大曲粉,加曲量控制在投料量的 5%

10%左右,加曲粉低撒扬匀,拌合后收堆,品温为25℃

30℃左右,堆集时间为4~5天,待品温上升到45~50℃时。
[0021]进一步地,步骤六使用酒甑分三个阶段蒸酒,第一阶段开大火待酒液流出,当酒液泡沫减小且酒液度数小于60度时,转中火开始第二阶段蒸酒,该阶段酒液单独放置为第二酒液,待酒花变稀疏且酒液度数小于15度后,转大火开始第三阶段蒸酒,第三阶段酒液与第一阶段酒液混合为第一酒液。
[0022]进一步地,去壳高粱及步骤一至步骤七所使用的器具经过紫外线消毒。
[0023]减少了稻壳中果胶质等发酵产生的杂志,陶粒可重复使用,工艺经过严格消毒,发酵稳定,杂志少,甲醇含量低于0.1g/L,而且通过勾兑使白酒风味稳定。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5]步骤一:选料,选择无病虫害、无缺损霉变的去壳高粱,并将去壳高粱粉碎;去壳高粱粉碎成6瓣;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可以选取东北粳高粱作为生产原料,选用该原料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可以提高白酒产量,降低生产成本。
[0026]进一步地,原料准备阶段,传统手工业酿造中原料准备需要经过碎粮、配比、润粮等环节,这一过程劳动强度大,通过人工进行不仅效率较低,同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本专利技术的酿造工艺采用自动输粮、泡粮池系统进行。
[0027]步骤二:润料,粉碎后的高粱润水,采用40℃温水浸泡去壳高粱,将水与去壳高粱搅拌均匀后静置8h,使其均匀吸收水份;
[0028]步骤三:蒸料,将含水份的高粱入锅蒸熟;采用高压锅蒸煮2h,压强为70KPa;通过加压蒸粮锅进行清蒸粮食,可以更好的控制蒸煮过程,使得蒸粮精度更高,且更快速的达到透心率、裂口率等要求。
[0029]步骤四:冷料,将蒸熟的高粱迅速铺平,并加入通过20℃凉水和陶粒拌匀,进而冷却;
[0030]步骤五:发酵,将冷却后的高粱和陶粒混合物放入发酵缸内,并加入酒曲拌匀后发酵;待高粱冷却至40℃以下后,维持温度在25℃发酵12h。并采用安琪酵母与冷却后的高粱混合,酵母采用35℃温水激活,半小时内与高粱以1:100比例均匀混合。所使用的陶粒直径为3mm;传统白酒发酵设备通常采用条石和碎石等,为控制和降低乙酸含量,运用大窖池发酵设备来取代传统设备;为了缩短生产用时,降低生产工人的劳动量,进而提升出酒率,提出一次投粮、大水分、泡粮和减少用曲量等工艺;控制粮食的温度,为更好的控制粮食降温,通过自动温度检测装置来完成。
[0031]步骤六:蒸酒,对发酵完成的高粱进行蒸馏,蒸馏出的白酒头部和尾部混合为第一
酒液,中部的白酒为第二酒液,第一酒液和第二酒液分别贮存放置三个月以上;使用酒甑分三个阶段蒸酒,第一阶段开大火待酒液流出,当酒液泡沫减小且酒液度数小于60度时,转中火开始第二阶段蒸酒,该阶段酒液单独放置为第二酒液,待酒花变稀疏且酒液度数小于15度后,转大火开始第三阶段蒸酒,第三阶段酒液与第一阶段酒液混合为第一酒液。
[0032]步骤七:勾兑,将贮存三个月以上的第一酒液与水以1:1比例混合后,再与第二酒液以 1:2的比例混合;
[0033]步骤八:陈酿,勾兑后的白酒混合后静置一个月以上,灌装即为成品;为了缩短白酒的生产周期,改变传统投粮方式,不按照季节投料;传统存储容器一般采用陶坛,存在成本较高和酒损量大的问题,因此用不锈钢酒罐来代替陶坛。
[0034]去壳高粱及步骤一至步骤七所使用的器具经过紫外线消毒。
[0035]在最后对酿造好的白酒进行分级,会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料分选,将无病虫害、无缺损霉变的原料进行粉碎;步骤二:润料,粉碎后的高粱润水,使其均匀吸收水份;步骤三:蒸料,将含水份的高粱入锅蒸熟;先在甑篦上撒上一层稻壳,上甑采用见汽撒料,在1

2h内完成上甑任务,圆汽后蒸料2~3h,约有70%左右的原料蒸熟,即可出甑,不应过熟;步骤四:冷料,将蒸熟的高粱迅速铺平,并加入冷水和陶粒拌匀;泼水后的生沙,经摊凉、散冷,并适量补充因蒸发而散失的水分;步骤五:发酵,将冷却后的原料混合物放入发酵缸内,并加入酒曲拌匀后发酵;堆集后的生沙酒醅经拌匀,并在翻拌时加入次品酒2.6%

3.4%左右;步骤六:蒸酒,对发酵完成的高粱进行蒸馏,蒸馏出的白酒头部和尾部混合为第一酒液,中部的白酒为第二酒液,第一酒液和第二酒液分别贮存放置三个月以上;步骤七:勾兑,将贮存三个月以上的第一酒液与水以1:1比例混合后,再与第二酒液以1:2的比例混合;步骤八:陈酿,勾兑后的白酒混合后静置一个月以上,澄清—灭菌—装瓶—质检—产品,灌装即为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生产周期中,分2

3次投料,第一次投料称下沙,第二次投料称糙沙,投料后需经过6

8次发酵,每次发酵1

2个月,一个大周期约10

12个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去杂高优质白酒的酿造工艺,其特征在于:出甑后再泼上85℃

95℃的热水,量水为原料量的12%

15%。发粮水和量水的总用量约为投料量的56%~60%左右,出甑的生沙含水量约为44%~45%,淀粉含量为38%~3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西玉玲胡福东陈玉莲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秦池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