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534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8: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属于酒酿造技术领域,所述酿造方法以高粱、小麦大曲、大米、玉米、大麦、黍子和丹皮为原料,经润药后与糠壳复配,然后经蒸煮糊化、打量水、加曲入窖发酵、开窖加牡丹花、蒸馏摘酒,获得原酒,所得原酒中含丹皮及牡丹花成分,再经原酒窖藏、勾调和成装,将软化处理的整朵牡丹花入瓶灌装。本申请从原料及酿造工艺进行优化,改变原有白酒的特质,使酒体更丰满,包含牡丹花特有的芳香物质,充分体现牡丹花香气,同时保持酒中牡丹花飘逸、鲜亮,突破传统白酒感官束缚,开创了花香型白酒新品类。开创了花香型白酒新品类。开创了花香型白酒新品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酒酿造
,具体涉及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牡丹花被誉为“国花”,在我国有悠久的培育历史和广阔的种植面积;牡丹花根、茎、主要应用于中药行业,果实用于提炼精油,市场应用范围小,价格受市场影响大,花农的收益得不到有效的保障,种植积极性在不断地下降。因此,研究牡丹花在多领域内的有效应用是目前研究人员比较重视的课题。
[0003]白酒是以粮谷为主要原料、以大曲、小曲或麸曲及酒母等为糖化发酵剂,经蒸煮、糖化、发酵、蒸馏而制成的蒸馏酒,为中国特有的一种蒸馏酒。白酒有香味,因此出现了香型,白酒所用原料不同、发酵容器设备不同、酿造工艺不同、酿造环境和条件不同等造成香型的差异。现有市场上的品牌白酒都具有不同的香气,香型也各有不同,如酱香、清香、浓香、米香、凤香、兼香等。如何结合牡丹花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花香型白酒,实现白酒向牡丹行业的跨界是本专利技术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开创花香型白酒的新品类,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从原料及酿造工艺进行优化,改变原有白酒的特质,使酒体更丰满,包含牡丹花特有的芳香物质,充分体现牡丹花香气,同时保持酒中牡丹花飘逸、鲜亮,突破传统白酒感官束缚,开创了花香型白酒新品类。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具体方案如下: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

原、辅料配比处理:原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高粱60

70%、小麦大曲18

23%、大米3

7%、玉米3

7%、大麦1

3%、黍子1

3%、丹皮1

2%;润料:将除小麦大曲外的高粱、大米、玉米、大麦、黍子和丹皮混合形成混合混合物,按照所述混合物重量的65

71%向混合物中加入85

95℃的热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0分钟进行润料;辅料:糠壳入甄大气量清蒸40分钟;

蒸煮糊化:蒸汽压力控制在0.05

0.1mpa;时间:7O分钟;

出甄、打量水:按照原料质量的80

100%,80℃以上的热水,分3次打量水,摊凉降温至32~35度;

加曲入窖发酵:糟醅降温到32

35℃后加入小麦大曲搅拌均匀,入窖后随即踩紧拍光,用泥封窖,刮平抹光;将测温仪距窖底50cm处,测量温度监控变化,每天升温一度最高至36度,之后逐天降温至30度时出窖,发酵周期90天;入窖糟醅要求:水分53%

56%;酸度:1.3

1.8;淀粉含量18%

23%;入窖前糟醅温度,冬季13

18℃,其它季节28

32℃;

开窖:糟醅、牡丹花配比100:1

2充分搅拌均匀入甄;

蒸馏摘酒: 蒸汽压力控制在0.05

0.1mpa; 流酒温度控制在25

35℃,流酒速度保持在2.5kg/min,初流部分0.5

1kg为酒头;步骤二、原酒窖藏:入库酒度不低于63度;分级单独储存;地下酒窖温度15

25℃;窖藏时间三年;步骤三、勾调,将窖藏后的原浆酒加浆降至饮用的度数;步骤四、成装:灌酒前将软化处理的整朵牡丹花置入瓶中,将调好的酒进行定量灌装后加盖封装;静止存放30天以上。
[0006]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一中,原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高粱65%、小麦大曲20%、大米5%、玉米5%、大麦2%、黍子2%、丹皮1%。
[0007]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原料中,所述小麦大曲通过20目筛的比例为50%

70%;高粱、玉米、丹皮及其它原料通过20目筛的比例为20%

40%。
[0008]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步骤四中,所述整朵牡丹花的制作方法如下:选择高山有机丹凤牡丹花,采摘含苞待放、直径在10

12cm的花朵,去掉花体上的叶、径、托,用常温纯净水清洗浮尘及花粉后随即液氮冷冻保鲜,放入零下15
°‑
20
°
的冷库保存待用;牡丹花的软化:用常温纯净水浸泡10分钟;待花体软化后置入清洗干净的酒瓶中,每瓶一朵。
[000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申请在牡丹全花酒的酿造原料中除加入粮谷外,还加入了丹皮,丹皮性寒,味苦、凉、微寒,归心、肝、肾、肺经,功效主治:清热凉血、活血散瘀。温热病热入血分;发斑;吐衄;热病后期热伏阴分发热;阴虚骨蒸潮热;血滞经闭;痛经;痈肿疮毒;跌扑伤痛;风湿热痹。丹皮经润蒸参与发酵,能够防止发酵过程中有害杂菌的产生,减少原酒中的异杂味,有效提高酒品质量,酒体融合了丹皮的功效,有益身体健康。
[0010]2、本申请在加曲发酵之后将糟醅与牡丹花以一定比例混合,然后蒸馏摘酒,蒸出的原酒中饱含丹皮及牡丹花成分;成装时将完整的牡丹花入瓶上流水线灌装,能长期保持酒中牡丹花飘逸、鲜亮,同时牡丹花的元素和香气与酒液充分融合。本申请所得牡丹全花酒突破了传统白酒,一朵牡丹真花在酒中绽放并长期保持鲜艳可观赏状态,酒水经过牡丹花处理呈现淡黄色,品着有股淡淡的牡丹花香味,本申请突破了传统白酒感官束缚,开创了花香型白酒新品类。
[0011]3、采用本申请所述工艺酿造的牡丹全花酒,香气独特丰满、混合清新的牡丹香味,入口绵柔醇厚,含有种类多样且含量丰富的呈香呈味物质,如乙醛、乙缩醛、乙酸乙酯、丁酸乙酯、乳酸乙酯、己酸乙酯、正丙醇等,通过色谱分析可知,所述牡丹全花酒中的香味物质总含量明显增高,尤其是乙酸乙酯和己酸乙酯,上述香味物质相互影响,相互缓冲,互相协调,使牡丹全花酒醇厚优美,形成固有的特色风格。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实施例1所得牡丹全花酒的液相色谱图;图2是实施例2所得牡丹全花酒的液相色谱图;图3是对照例所得牡丹花酒的液相色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申请所用牡丹花为凤丹白牡丹,凤丹白牡丹为国家允许可食用牡丹品种,具有通心通肝、凉血之功效。
[0014]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15]实施例1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

原、辅料配比处理: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原料:高粱65%、小麦(大曲)20%、大米5%、玉米5%、大麦2%、黍子2%、丹皮1%;润料:将除小麦(大曲)外的高粱、大米、玉米、大麦、黍子和丹皮混合形成混合混合物,按照所述混合物重量的65%向混合物中加入8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牡丹全花酒的酿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原、辅料:

原、辅料配比处理:原料按照以下质量百分比配比:高粱60

70%、小麦大曲18

23%、大米3

7%、玉米3

7%、大麦1

3%、黍子1

3%、丹皮1

2%;润料:将除小麦大曲外的高粱、大米、玉米、大麦、黍子和丹皮混合形成混合混合物,按照所述混合物重量的65

71%向混合物中加入85

95℃的热水,充分混合搅拌均匀,静置60分钟进行润料;辅料:糠壳入甄大气量清蒸40分钟;

蒸煮糊化:蒸汽压力控制在0.05

0.1mpa;时间:7O分钟;

出甄、打量水:按照原料质量的80

100%,80℃以上的热水,分3次打量水,摊凉降温至32~35度;

加曲入窖发酵:糟醅降温到32

35℃后加入小麦大曲搅拌均匀,入窖后随即踩紧拍光,用泥封窖,刮平抹光;将测温仪距窖底50cm处,测量温度监控变化,每天升温一度最高至36度,之后逐天降温至30度时出窖,发酵周期90天;入窖糟醅要求:水分53%

56%;酸度:1.3

1.8;淀粉含量18%

23%;入窖前糟醅温度,冬季13

18℃,其它季节28

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贵强
申请(专利权)人:洛阳牡丹花都酒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