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8459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具有与IC卡的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的触头组和保持该触头组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外壳。上述IC卡以与上述外壳的一个面大致平行的方式插拔于其中。上述外壳具有用于导出上述IC卡的排出机构。上述排出机构具有:一对引导壁,上述一对引导壁互相对置,并设置于上述触头组的附近;排出板,该排出板可在上述一对引导壁之间滑动;以及盖板,该盖板安装于上述外壳上,用以覆盖上述排出板。上述排出板在一端部上具有与上述IC卡的边缘部进行抵接的弯曲片,在另一端部上具有可以把上述IC卡从上述外壳导出的导出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卡连接器。特别涉及便携式电话中所使用的SIM(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客户识别模块)卡那样的小型IC卡用的卡连接器。
技术介绍
近年来,如下类型的便携式电话得到了普及将用户ID和电话号码等的用户信息记录在SIM卡内,将这种SIM卡安装便携式电话上来进行使用。这种便携式电话并非如以往的便携式电话那样将用户信息记录在便携式电话主体上,而是记录在SIM卡上,将该SIM卡安装在便携式电话上才可以进行通话。此处,所谓SIM卡是指可以从便携式电话上取下的IC卡,是使用CPU和存储器来进行数据的收发/保存/运算处理等的带有IC芯片的卡。使用者在该SIM卡上记录自己的电话号码和用户ID、与通信运营商的合同信息等必要的信息来使便携终端发挥作用,并将该SIM安装在便携式电话上进行使用。例如,使用者在购买了记录有预定信息的SIM卡之后,通过将该SIM卡安装在便携式电话上,从而可以作为自己的便携式电话来使用。另外,使用者通过更换SIM卡,能够以同样的电话号码来使用其他的便携式电话。甚至,使用者可以用相同的便携式电话来分别使用多个SIM卡。另外,近年来,上述那样的便携式电话正在发展为更加小型化。由此,在便携式电话的壳体内部可以安装的部件的安装面积等也受到限制,因此需要使各种部件小型化。这种需求对SIM卡的安装部中也是同样的。但是,在以往的SIM卡的安装部上,设置了具有用于导出SIM卡的复杂结构的排出机构,该排出机构由于非常复杂,所以部件数量多,所占面积也大。因此,以往的排出机构在确保用于安装在小型的便携式电话上的安装空间方面存在困难。与此相对,公开有插槽式的卡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其通过在与SIM卡电连接的连接器上一体地设置用于导出SIM卡的排出机构,从而确保了便携式电话上的SIM卡排出机构的安装空间。专利文献1中的卡连接器具备具有排出机构的框体。框体由合成树脂制的基座和金属板制的罩构成,在基座的底壁和罩的顶板之间划分出用于将卡插入的插入空间。排出机构由安装在基座上的线(wire)所形成的弹性部件和在罩上一体地形成的制动器来构成。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045561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卡连接器通过在连接器上设置排出机构,从而确保了排出机构的安装空间,但由于其结构是在排出机构上使用弹性部件,用弹力将所插入的IC卡推出,所以需要在连接器上设置用于使弹性部件可以动作的活动空间。由此,具有基板上的外壳的安装面积或者安装高度变大的问题。另外,由于设置了限制卡的插拔方向的引导部件和限制弹性部件所造成的卡的弹出的制动器,而相应地在外壳上设置了罩,所以具有部件数量增加、部件成本和组装成本等的制造成本变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和组装工时,并且具有廉价且可实现节省空间的简易结构下的排出机构。本专利技术者研究得出通过使用具有用于将IC卡从外壳导出的导出片和与IC卡的边缘部进行抵接的弯曲片的排出板,并将该排出板可滑动地设置在外壳上,从而可以实现具有排出机构的卡连接器的小型化和简易化,并基于此,专利技术了下述的卡连接器。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如下所述。卡连接器具有与IC卡的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的触头组和保持该触头组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外壳,上述IC卡以与上述外壳的一个面大致平行的方式插拔其中,上述外壳具有用于导出上述IC卡的排出机构,上述排出机构具有一对引导壁,上述引导壁互相对置,并设置于上述触头组的附近;排出板,该排出板可在上述一对引导壁之间滑动;以及盖板,该盖板安装于上述外壳上,用以覆盖上述排出板,上述排出板在一端部上具有与上述IC卡的边缘部进行抵接的弯曲片,在另一端部上具有可以把上述IC卡从上述外壳导出的导出片。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的卡连接器具有触头组和具备用于导出IC卡的排出机构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外壳。各触头与IC卡的连接端子电连接。外壳保持各触头,并且具有用于导出IC卡的排出机构。此处,各触头具有导电性。导电性的触头若是对导电性的金属板进行成形加工后的触头即可,例如还可以是悬臂起到与弹簧同样作用的悬臂式触头。另一方面,外壳具有绝缘性。绝缘性的外壳若是由非导电性的材料构成的外壳即可,还可以是对工程塑料进行成形而得到的大致长方形的板状形状的结构。另外,IC卡也称作芯片卡,其包含SIM卡。IC卡在绝缘性的塑料外壳的内部收纳有IC芯片。该IC芯片与贴附在塑料壳体的表面的多个金属箔连接。而且,被划分为多个的该金属箔成为IC卡的连接端子。而且,所谓触头组与IC卡的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是包括通过以触头的接点对IC卡的连接端子施力的方式进行接触而进行电连接的情况。另外,所谓外壳保持触头,可以是将触头的基部或者后述的固定臂保持在外壳上,其中可以包含保持触头的基部或者整个固定臂的情况,以及保持触头的基部或者固定臂的一部分的情况。排出机构包括形成为与插拔IC卡的插拔方向大致平行的一对引导壁;可在该一对引导壁之间滑行移动的排出板;以及盖板,该盖板安装于外壳上,用以覆盖排出板的一部分。一对引导壁也可以设置在与所插拔的IC卡相对的一个面上。另外,一对引导壁若设置成排出板可以在这些引导壁之间沿IC卡的插拔方向进行滑动即可,例如可以设置为与插拔方向大致平行。排出板形成为大致矩形,在一端部上具有与IC卡的边缘部进行抵接的弯曲片,在另一端部上具有导出片,该导出片用于使排出板滑行移动,将与弯曲片进行抵接的IC卡从外壳导出。排出板在滑动方向上的长度,具有与IC卡在插拔方向上的IC卡插拔方向长度大致相同的长度。例如当把大致矩形的IC卡沿IC卡的长边方向进行插入时,排出板的长度若具有与IC卡的长边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即可,同样地,当把大致矩形的IC卡沿IC卡的短边方向进行插入时,排出板的长度若具有与IC卡的短边方向大致相同的长度即可。导出片被设置成若在IC卡插入之后可以导出排出板即可,还可以相对于壳体侧插入部的开口而向该开口的相反方向弯曲。弯曲片若设置得能够卡定IC卡的边缘部即可,还可以向导出片的相反方向弯曲。而且,所谓IC卡的边缘部,包含IC卡的拔取方向上的后端侧周面。另外,所谓边缘部进行抵接,既包含整个该边缘部与弯曲片抵接的情况,还包含边缘部的一部分与弯曲片抵接的情况。盖板安装于外壳上,用以保持排出板。盖板的安装高度设置为,使盖板与外壳的面在大致同一面上。而且,所谓保持排出板是包含对排出板的滑行移动进行导向,和包含防止排出板从外壳脱离。另外,盖板通过在预定位置与沿拔取方向进行滑行移动的排出板的弯曲片抵接,从而限制排出板在拔取方向上的移动距离。而且,所谓预定位置是指,通过使排出板滑动而可将IC卡导出到可取出的状态的位置。第一方面的专利技术中的卡连接器,由于在连接器侧设置有用于导出IC卡的排出机构,所以增加了壳体侧的设计的自由度。即,能够实现便携式电话等的壳体的小型化。还有,排出机构的结构为在外壳上设置一对切口状的引导壁,在这些引导壁之间配置排出板,使该排出板滑动。因此,无需设置弹簧等的弹性部件和该弹性部件的活动空间,从而可以实现卡连接器的小型化和节省空间。由此,可以减少连接器在基板上的所占面积。另外,由于排出机构的结构很简易,所以可以减少部件数量和削减与之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卡连接器,该卡连接器具有与IC卡的连接端子进行电连接的触头组和保持该触头组的大致矩形的板状外壳,上述IC卡以与上述外壳的一个面大致平行的方式插拔于其中,其特征在于,上述外壳具有用于导出上述IC卡的排出机构,上述排出机构具有:一对引导壁,上述引导壁互相对置,并设置于上述触头组的附近;排出板,该排出板可在上述一对引导壁之间滑动;以及盖板,该盖板安装于上述外壳上,用以覆盖上述排出板,上述排出板在一端部上具有与上述IC卡的边缘部进行抵接的弯曲片,在另一端部上具有可以把上述IC卡从上述外壳导出的导出片。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沢邦俊
申请(专利权)人:日本压着端子制造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