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809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路桥施工辅助设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包括:带有竖架、横架以及第一摄像头的主架体,带有第一轮组和支撑组件的滑车,移动架,带有第二摄像头和激光发射器的穿线装置,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带有激光接收器并能移动的出线装置,控制器以及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主架体的底部设置有带有第一滚动轮组的滑车,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对其实现了自动移动,并且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还能够驱动穿线装置实现自动对准孔位坐标,当穿线装置移动时,出线装置能够随其同步移动,并且能够准确判断出线长度与剩余长度,实现了对钢绞线长度的安全监控。长度的安全监控。长度的安全监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路桥施工辅助设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路桥的建设过程中,尤其是高铁桥梁的建设,预制桥梁的使用数量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钢绞线下料穿索是预应力施工中首道工序。
[0003]传统的钢绞线下料通常采用人工下料,人工下料穿索劳动强度大,而且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同时效率底下,往往会因为进度跟不上而影响下道工序;人工下料穿索需较大的场地空间,必须是先下完料然后再穿索,这样下料长度不容易控制,经常导致梁的另一端钢绞线长短不一,或超过要求的长度。
[0004]现有一种钢绞线穿孔机,其虽然可实现自动穿孔的功能,但是装置固定在普通的移动式龙门架上,在定位时需要采用人工定位,并且在装置移动转移的过程中也需要人工进行移动,费时费力,并且在穿孔的过程中无法统计钢绞线的使用量,不能提醒剩余的钢绞线的长度,无法确定安全穿线长度,容易造成误操作,造成资源浪费并且延误工期。以上
技术介绍
内容的公开仅用于辅助理解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及技术方案,其并不必然属于本专利申请的现有技术,在没有明确的证据表明上述内容在本专利申请的申请日已经公开的情况下,上述
技术介绍
不应当用于评价本申请的新颖性和创造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及方法,从而克服现有的钢绞线穿孔机无法自动对准孔位,自动移动以及无法计算钢绞线的剩余量的缺陷。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包括:主架体,其包括竖架和横架,所述竖架共有两个,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横架设于两个所述竖架之间并与其相互垂直,所述横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竖架中设有第一导轨,所述第一导轨从所述第一端指向所述第二端,所述横架上设有第一摄像头;滑车,其包括车板,所述车板与所述第二端相互连接并与所述竖架相互垂直,所述车板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滚动轮组,所述第一滚动轮组与所述竖架位于所述车板的不同侧;移动架,所述移动架设于两个所述竖架之间,所述移动架的两端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两根所述第一导轨上,在所述移动架的两端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二导轨;穿线装置,其以可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导轨上,所述穿线装置包括位置相对且相互连通的进线孔和出线孔,所述进线孔和所述出线孔之间设有夹轮组件,所述穿线装置上设有第二摄像头和激光发射器,所述第二摄像头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出线孔,所述激光发射器安装在所述进线孔所在的一侧,所述穿线装置上还设有第二电机,其用于驱动所述夹轮组件运行;第一驱动组件,其包括设于所述车板上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包括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的两个输出端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合器和第二离合器,所述第一离合器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与所述第一滚动轮组连接以能够驱动其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离合器通过第二传动部与所述移动架连接以能够驱动
其沿所述第一导轨进行滑动;第二驱动组件,其包括两个卷线器,两个所述卷线器分别设在一个所述车板上,每个所述卷线器与一根钢索的一端连接,两根所述钢索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穿线装置的两端连接以驱动其沿所述第二导轨进行滑动;出线装置,其包括移动座和绞线桶,所述移动座设有第二滚动轮组,所述移动座通过连接线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滑车相互连接,所述移动座上设有第三导轨,所述第三导轨与所述第二导轨相互平行,所述绞线桶通过线桶座以可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三导轨上,所述绞线桶与所述线桶座之间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三导轨相平行,所述绞线桶的一端设有导线孔,所述导线孔处设有激光接收器,所述激光接收器的方向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相对正,当所述穿线装置移动时,所述线桶能够随所述穿线装置同步移动并使所述导线孔始终与所述进线孔相对,所述线桶座设有重力传感器;控制器,其内部设有液压站、动力电池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液压站、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一摄像头、所述第二摄像头、所述第一电机、所述第二电机、所述卷线器、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接收器和所述重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0007]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离合器和所述第二离合器为电磁离合器,并同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08]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滑车上还设有支撑组件,其包括:液压缸,其共有若干个,所述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液压站连接并安装在所述车板上;支撑板,其与所述车板相互平行并与所述液压缸的伸缩端连接,并与所述第一滚动轮组位于所述车板的同一侧,所述液压缸能够驱动所述支撑板向远离所述车板的方向移动。
[0009]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第一链条以及安装在所述第一链条内的两个第一链轮,其中一个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链轮与所述第一滚动轮组连接。
[0010]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第二链轮,其与所述第二离合器的输出端连接;第三链轮,其以可转动的方式设于所述所述第一端;链轮座,其设于所述车板上,所述链轮座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第四链轮,两个所述第四链轮能够同步转动;第二链条,其安装在所述第二链轮与其中一个所述第四链轮之间;第三链条,其安装在所述第三链轮与另一个所述第四链轮之间。
[0011]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架的两端分别设有一个移动架座,所述移动架座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所述第一导轨上,所述移动架座与所述第三链条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导轨安装在两个所述移动架座之间。
[0012]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移动架座上开设有过线孔,所述过线孔处还设有可转动的导线轮,所述钢索能够从所述过线孔中通过并与所述导线轮的侧部相互接触。
[0013]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出线装置还包括第三电机、减速器和螺杆,所述第三电机安装在所述移动座上,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端通过减速器与所述螺杆的一端连接,所述螺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线桶座,当所述螺杆转动时,能够驱动所述线桶座沿所述第三导轨移动;所述线桶座上设有第四电机,所述第四电机能够驱动所述绞线桶进行转动。
[0014]优选的,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导线孔处设有绞线夹组件,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15]为实现上述目的,另一方面,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方法,其通过上述智能钢绞线穿孔装置来实现,包括如下步骤:
连接出线装置:将所述出线装置通过所述连接线与所述滑车相互连接,将绞线从所述出线装置中的所述导线孔中拉出,穿过所述进线孔,从所述出线孔向外伸出;移动穿孔设备:使所述第一离合器结合,使所述第二离合器分离,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滚动轮组使装置向前行驶至穿孔工位;孔位扫描:通过所述第一摄像头对穿孔面进行扫描,预判每个穿线孔的孔位坐标并规划路线;对正穿线孔:使所述穿线装置沿横向和纵向进行移动,通过所述第二摄像头二次精确找准穿线孔的孔位,与此同时,所述出线装置随所述穿线装置的横向移动进行水平方向移动,所述绞线桶再随所述出线装置在竖直方向的移动进行转动,从而使绞线顺导;穿线,启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夹轮组件向穿线孔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架体(100),其包括竖架(110)和横架(120),所述竖架(110)共有两个,其包括相对的第一端(111)和第二端(112),所述横架(120)设于两个所述竖架(110)之间并与其相互垂直,所述横架(1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端(111)连接,所述竖架(110)中设有第一导轨(113),所述第一导轨(113)从所述第一端(111)指向所述第二端(112),所述横架(120)上设有第一摄像头(130);滑车(200),其包括车板(201),所述车板(201)与所述第二端(112)相互连接并与所述竖架(110)相互垂直,所述车板(201)上设有若干个第一滚动轮组(210),所述第一滚动轮组(210)与所述竖架(110)位于所述车板(201)的不同侧;移动架(300),所述移动架(300)设于两个所述竖架(110)之间,所述移动架(300)的两端分别以可滑动的方式套设在两根所述第一导轨(113)上,在所述移动架(300)的两端之间设有若干根第二导轨(301);穿线装置(400),其以可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二导轨(301)上,所述穿线装置(400)包括位置相对且相互连通的进线孔(401)和出线孔(402),所述进线孔(401)和所述出线孔(402)之间设有夹轮组件,所述穿线装置(400)上设有第二摄像头(410)和激光发射器(420),所述第二摄像头(410)的拍摄方向朝向所述出线孔(402),所述激光发射器(420)安装在所述进线孔(401)所在的一侧,所述穿线装置(400)上还设有第二电机(430),其用于驱动所述夹轮组件运行;第一驱动组件(500),其包括设于所述车板(201)上的第一电机(501),所述第一电机(501)包括两个输出端,所述第一电机(501)的两个输出端上分别设有第一离合器(502)和第二离合器(503),所述第一离合器(502)通过所述第一传动部(510)与所述第一滚动轮组(210)连接以能够驱动其进行转动,所述第二离合器(503)通过第二传动部(520)与所述移动架(300)连接以能够驱动其沿所述第一导轨(113)进行滑动;第二驱动组件(600),其包括两个卷线器(601),两个所述卷线器(601)分别设在一个所述车板(201)上,每个所述卷线器(601)与一根钢索(602)的一端连接,两根所述钢索(602)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穿线装置(400)的两端连接以驱动其沿所述第二导轨(301)进行滑动;出线装置(700),其包括移动座(710)和绞线桶(720),所述移动座(710)设有第二滚动轮组(711),所述移动座(710)通过连接线(712)以可拆卸的方式与所述滑车(200)相互连接,所述移动座(710)上设有第三导轨(713),所述第三导轨(713)与所述第二导轨(301)相互平行,所述绞线桶(720)通过线桶座(721)以可滑动的方式设于所述第三导轨(713)上,所述绞线桶(720)与所述线桶座(721)之间转动连接且该转动轴线与所述第三导轨(713)相平行,所述绞线桶(720)的一端设有导线孔(722),所述导线孔(722)处设有激光接收器(723),所述激光接收器(723)的方向与所述激光发射器(420)相对正,当所述穿线装置(400)移动时,所述线桶(720)能够随所述穿线装置(400)同步移动并使所述导线孔(722)始终与所述进线孔(401)相对,所述线桶座(721)设有重力传感器;控制器(800),其内部设有液压站、动力电池和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与所述液压站、所述动力电池、所述第一摄像头(130)、所述第二摄像头(410)、所述第一电机(501)、所述第二电机(430)、所述卷线器(601)、所述激光发射器(420)、所述激光接收器(723)和所述重力传感器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离合器(502)和所述第二离合器(503)为电磁离合器,并同时与所述控制单元电性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钢绞线穿孔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车(200)上还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庆林曾富权韦邦玮阮志新王锋郝天之李胜骆俊晖余意黄炳球何敬云张水木周雨瀚黄子然覃吉宁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北投交通养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