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拉片的电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7500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14),其包括壳体(44),该壳体具有配接端(48)、与配接端相对的后端(50)以及从配接端延伸至后端的外壁(62)。该外壁包含在配接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腔体(64)。拉片(18)容纳在腔体中并可在壳体的配接端和后端之间的腔体中线性移动。锁闩(16)固定在壳体上并覆盖至少部分拉片从而使得该拉片在锁闩和壳体之间滑动。该拉片包括第一元件(90)而锁闩包含与第一元件相互作用从而对应于拉片相对壳体的移动将锁闩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的第二元件(9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具有锁闩的电连接器,该锁闩用于将该电连4妄器锁定于Se4妄电 连接器。
技术介绍
很多电缆电连接器都包含用于将该电连接器与连接到其上的另一电连接器锁 在-~^的锁闩。 一些已知的锁闩包t钩形部分,该钩形部分同其他电连接器上的 锁定部件互连。当电连接器连接时,该钩形部分^^4贞定部件以将电连接器锁在一 起。为了打开电连接器,该锁闩需要手动驱动以#^形部分从锁定部件处分离。之 后或两个电连接器都可以纵向移动从而彼此分离。为了手动驱动该锁闩, 一些电 连接器包含驱动才M勾,该4彰从才;^勾从电缆电连接器处延伸并在通常与另一电连接 器相对的方向上被拔出从而分离钩形部分。这样的驱动才M勾有时被称作拉片。然而,不管是工业上广泛应用的还是在特定实体之间,通过钩形部分接合的锁 定部件的位置和/或尺寸往往是标准化的。因此,拉片和/或钩形部分的设计局限于 特定的结构,该结构同锁定部件的标准位置和/或尺寸一致。 一些电缆电连接器的 拉片和锁闩之间的互动已经变得过于复杂。因此, 一些电缆电连接器更难于制造, 这增加了成本、增加了制造误差的可能性和/或延长了制造所需的时间。此外,复 杂度将降^i立片的^^l寿^^口/或可靠性。因此,锁闩将变得难以打开从而将电连 接器彼此分离将变得困难。可能地话,该锁闩将不适当地同其他电连接器的锁定部 件相^^,从而电连接器会意外i械无意中彼此分离。人们需要具有如下锁闩驱动机构的电连接器,该驱动4M勾简单、可靠、耐用并 符^4贞定部件的标准尺寸和/或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包括壳体,壳体具有酉M妄端、 与酉U妄端相对的后端以及/ASe4妄端向后端延伸的外壁。该外壁包含在SM妄端和后端 之间延伸的腔体。拉片容纳在腔体中并可在壳体的酉U妄端和后端之间于腔体中线性移动。锁闩固定在壳体上并;tA拉片的至少"卩分,使得该拉片在锁闩和壳R间 滑动。该拉片包含第一元件,而锁闩包含与第一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元件,以响应 于拉片相对壳体的移动将锁闩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附图说明附图1^_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形成的电连4妄器组件的透4见图。 附图2是附图1所示的插座连接器的前透视图。附图3是附图1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前视图。附图4是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前视图,其中拉片露出。附图5^:按照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方式形成的拉片的后透视图。附图6是按照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形成的锁闩的前透视图。附图7^j安照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方式形成的锁闩的前透视图。附图8是—4姿照本专利技术可选实施方式形成的插头连接器的后透视图。附图9是附图3所示的插头连接器的侧一见立面图,锁闩处于打开位置。具体实施例方式附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形成的电连接器组件10的透视图。该连接器 组件10包括插座连接器12和插头连接器14,该插座连接器和插头连接器配置^^皮 此电连接。连接器组件10包括贯穿连接器12和14延伸的纵轴A"如下面将要更 详细说明的那样,插头连接器14包^4贞闩16和拉片18,锁闩16用于当连接器12 和14连接时将它们锁定在"-^,而拉片18用于在闭合位置20和打开位置22 (附 图9)之间驱动锁闩16,在闭合位置20连接器12和14被锁在-"^,而在打开位 置22连接器12和14 ^!f锁。尽管插座连接器12此处被描述和说明成在其中容纳 插头连接器14 "-"^分的插座连接器,但是插头连接器14也可以选择为在其中容纳 连接器12—部分的插座连接器。itM卜,尽管插头连接器14此处被描述7H兌明成包 ^4贞闩16和拉片18,另外或者可选的,插座连接器12可以包^4贞闩16和拉片18。附图2是插座连接器12的前^!it视图。插座连接器12包含具有主体26的壳 体24,该主体26在酉M妾端28和与西M妄端28相对的后端30之间延伸。壳体主体 26在壳体24中限定了腔(未示出)。插座连接器12的一个或多个接口组件(未示 出),例如但不限于印刷电路板,被固定在壳体腔中用于与插头连接器14的一个或 多个接口组件,例如但不限于印刷电路板32 (图3和4),对接。接口结构34至少部^^呆持在壳体腔中并通过壳体SW妄端28从壳体腔向外伸出。接口结构34包括用 于容纳插头连接器14的印刷电路板32的开口 36。 一个或多个导向装置38可以设 置在壳体腔和/或接口结构的开口 36中,以利于插座连接器12的4^组件与印刷 电赠—反32对准。虽然壳体24被显示为具有^^矩形盒的形状,但是该壳体24可 以具有^a可形状。接口结构34还包括一或多个开口 40,该开口 40与插头连接器14的锁闩16互 锁以将连接器12和14锁定在""^,正如下面将更详细说明的那样。尽管开口 40 ^L显示为贯穿接口结构34的壁42延伸,但是开口 40可以不贯穿壁42。此外,尽 管显示了两个开口40,但是接口结构34可含有^f可数目的开口 40。除了或^^开 口 40,接口结构34可以包^-"或多个从接口结构34向外延伸的伸出部^(未示出), 以与插头连接器14的锁闩16互相锁定。如此处所示,插座连4妻器12是串接(serial attached)SCSI (SAS)电连接器。然而,插座连接器12可以是任何类型的连接器。图3是插头连接器14的前##魄图。插头连接器14包括具有主体46的壳体 44,该主体46在酉 4妄端48和与酉U妄端48相对的后端50之间延伸。壳体主体46 在壳体44中限定了腔(未示出)。印刷电路板32的一p^f呆持在壳体腔中。电缆 52连接到壳体后端50。电缆52包含; tA多个电缆线(未示出)的绝缘套54。电缆 线至少部分延伸ii^壳体腔中并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32。接口结构56至少部分被 保持在壳体腔中并通过壳体酉U妻端48从壳体腔向外延伸。印刷电路板32从壳体腔 向外延过壳体酉M妻端48并位于接口结构56内的开口 58内。当连接器l2和"连 接在-^时,接口结构56和印刷电路板32至少部分被容纳在插座连接器12的接 口结构开口 36和壳体腔中,使得印刷电路板32与插座连接器12的接口组件酉诚。接口结构56可以包h或多个导向槽60,各导向槽容纳设置在插座连接器12 的壳体腔内的导向装置38 (图2 ),以利于插座连接器12的接口组件与插头连接器 14的印刷电路板32对准。尽管壳体44被显示为具有1^为矩形盒的形状,但壳体 44可以是4^f可形状。尽管插头连4妄器14将电缆52电连4妄至插座连4妻器12,但可 选为该插头连接器14可以不连接于电缆52而是另一种类型的电连接器。如此处所 显示,插头连接器14是外部串接SCSI (SAS)的电连接器。然而,该插头连接器 14可以^^S可类型的电连接器。附图4是拉片18露出的插头连接器14的前^!ii视图。壳体主体46包括从壳 体44的酉^妄端48延伸至后端50的外壁62。外壁62包括在壳体44的fcl妾端48和 后端50之间延伸的腔64。尽管壳体腔64被显示为从JU妾端48延伸至后端50,但该壳体腔64也可以只是部分i45i伸在壳体44的酉e4秦端48和后端50之间、可以仅 仅部分;^AAiM妻端48 ^4伸至后端50、或可以只;1部^^^/A^端50延伸至酉M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14),包括壳体(44),该壳体具有配接端(48)、与配接端相对的后端(50)以及从配接端向后端延伸的外壁(62),该外壁包括在配接端和后端之间延伸的腔槽(64);容放于所述腔槽中并可在所述壳体的配接端和后端之间在所述腔槽内线性移动的拉片(18);以及锁闩(16),该锁闩(16)保持在所述壳体上并罩盖所述拉片的至少一部分,使得所述拉片在所述锁闩和所述壳体之间滑动,其特征在于:    所述拉片包括第一元件(90)而所述锁闩包括与该第一元件相互作用的第二元件(92),以响应所述拉片相对于所述壳体的移动在打开和闭合位置之间移动所锁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兰德尔R亨利詹姆斯C希夫勒
申请(专利权)人:蒂科电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