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63568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3 19: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涉及试剂管技术领域。通过一步加样工作,实现将试剂加入到多联排的试剂管中,从而节省操作人员工作量,解决了大批量加注时存在的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多联排管盖包括管盖,所述管盖内设有分液模块以及于分液模块连通的加液单元,所述分液模块包括若干依次设置且互相连通的分液单元;所述分液单元包括底部开设有离心孔的储液池,相邻储液池的顶部通过微流控通道保持连通。通过离心力将分液模块中的样本液分流到每个试剂管中,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将相同的试剂加入到多个试剂管中,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


[0001]本技术涉及试剂管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

技术介绍

[0002]多联排是一种常用的实验室耗材,它是一种将多个试剂管连接在一起的一种耗材,可以方便实验人员在实验工作量很大的时候拿取、操作等,通常多联排分为2个部分,一部分为管身,一部分为管盖。常见的多联排有八联排、96孔板、384孔板。
[0003]在实验过程中,操作人员会面对将同样的试剂加入到多个试剂管的情况,有很多商品化的检测试剂盒,也会要求操作人员将相同的试剂加入到多个试剂管中,这样增加了操作人员的重复工作,特别是在医疗机构、检测机构中,这种情况更多。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通过一步加样工作,实现将试剂加入到多联排的试剂管中,从而节省操作人员工作量,解决了大批量加注时存在的操作人员工作强度大、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多联排管盖包括管盖7,所述管盖7内设有分液模块以及于分液模块连通的加液单元,所述分液模块包括若干依次设置且互相连通的分液单元8。通过在管盖内设置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可使得管盖具有分液的功能,加样时,将管盖与若干试剂管固定好,操作人员随后通过加液单元将样本液一步加样到管盖中,加样后将管盖和试剂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通过离心力将分液模块中的样本液分流到每个试剂管中,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将相同的试剂加入到多个试剂管中,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0006]进一步的,所述分液单元8包括底部开设有离心孔501的储液池5,相邻储液池5的顶部通过微流控通道4保持连通。样本液通过加液单元加样到管盖中后,样本液通过若干连通的微流控通道加入到储液池,每个储液池下方有需要加入样本液的试剂管,随后将管盖的加液单元进行堵塞,再将管盖及试剂管放入离心装置进行离心,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即可使储液池内的样本液通过离心孔进入到试剂管,完成分液。
[0007]进一步的,所述离心孔501的中部还开设有回转通道,所述离心孔501的深度为0.1mm~50mm。换言之,离心孔501也可以有一定的深度;另外,为了增加气阻,也可以有一定的回转。
[0008]进一步的,所述加液单元包括加样孔9和排气孔10,加样孔9与排气孔10分别位于分液模块的两端并与位于两端的分液单元8连通。由于加样孔和排气孔通过若干连通的分液单元连通,因此样本液通过加样孔向管盖加入样本液时,分液单元内的空气从排气孔被排出,被样本液所替代。
[0009]进一步的,所述加样孔9与排气孔1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加样孔9和排气孔10底部均设有波浪或突刺901。加样孔和排气孔的半径范围为0.01mm到5mm,在加样孔和排气孔底部均设置波浪或突刺结构,可以使得样本液可以从管盖的任意一端加入,同时加入样
本液时,由于波浪或突刺结构,通过移液枪进行加液时,移液枪的枪头与加样孔或排气孔的底部会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样本液不会被堵塞,从而有利于样本液的加样。
[0010]进一步的,所述管盖7包括管盖主体2和盖片1,所述加样孔9和排气孔10分别设于盖片1的两端,所述储液池5设于管盖主体2上,所述微流控通道4设于管盖主体2或盖片1上,加样孔9和排气孔10分别与位于管盖主体2或盖片1两端的微流控通道4连通。将管盖分设为管盖主体和盖片,将微流控通道设于管盖主体或盖片上,可以使得管盖内的加液单元或分液单元被堵塞时容易清理。
[0011]进一步的,所述管盖7为条形管盖,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的数量有一组或多组,每组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均呈一字型分布,每组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中心线均与管盖7中心线重合或平行。条形的管盖使得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呈一字型分布的结构,使加液时更容易。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可以沿条形管盖的中心线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管盖中心线的一侧。也可以在管盖上设置多组并排与管盖中心线重合或平行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一组或多组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每组的中心线均和管盖中心线重合或平行,设置多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可以在管盖加入种类与加样单元数量相同的样本液,随后进行一次离心,可以进一步降低分液时繁琐性。
[0012]进一步的,所述分液单元8还包括设于微流控通道4中的阻隔阀3,所述阻隔阀3的宽度小于微流控通道4的宽度。由于隔阀的厚度小于微流控通道厚度,阻隔阀与微流控通道之间留有空隙,通过设置厚度小于微流控通道厚度的阻隔阀,一方面可顺利的进行样本液加注,另一方面,可以使得样本液进行离心分液时,阻隔阀对样本液有阻隔的作用,使得每个试剂管分得的样本液体量更加平均。
[0013]进一步的,所述微流控通道4的宽度自储液池5所在位置至阻隔阀3所在位置逐渐减小。从而有利于样本液加入时样本液留存到储液池内,样本液分液时微流控通道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使得分液更加平均。
[0014]进一步的,所述储液池5为斗式储液池,斗式储液池的顶部与微流控通道4连通,所述离心孔501位于斗式储液池底部中心。设置斗式储液池可以使得分液时更加容易,离心分离时,斗式储液池内的样本液通过离心孔进入试管。
[0015]进一步的,所述微流控通道4的截面面积为0.1mm2~50 mm2,所述储液池5可储存的液体体积为0.1μL~200μL,离心孔501为圆形,半径为0.1mm~5mm。
[0016]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
[0017]一、通过在管盖内设置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可使得管盖具有分液的功能,加样时,将管盖与若干试剂管固定好,操作人员随后通过加液单元将样本液一步加样到管盖中,加样后将管盖和试剂管放入离心机中离心,通过离心力将分液模块中的样本液分流到每个试剂管中,从而避免操作人员将相同的试剂加入到多个试剂管中,节省了操作人员的工作量。
[0018]二、将管盖分设为管盖主体和盖片,将微流控通道设于管盖主体或盖片上,可以使得管盖内的加液单元或分液单元被堵塞时容易清理。
[0019]三、一字型分布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可使得加液和分液时更加容易。分液单元可以沿条形管盖的中心线设置,也可以设置在管盖中心线的一侧。也可以在管盖上设置多组并排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设置多组加液单元和分液模块可以在管盖加入种类与加样
单元数量相同的样本液,随后进行一次离心,可以进一步降低分液时繁琐性。
[0020]四、通过设置宽度小于微流控通道的阻隔阀,可以使得样本液进行离心分液时,阻隔阀对样本液有阻隔的作用,使得每个试剂管分得的样本液体量更加平均。
[0021]五、微流控通道的横截面从中部到两端的面积逐渐减小有利于样本液加入时样本液留存到储液池内,样本液分液时微流控通道起到一定的阻隔作用,使得分液更加平均。
[0022]六、在加样孔和排气孔底部均设置波浪或突刺结构,可以使得样本液可以从管盖的任意一端加入,同时加入样本液时,由于波浪或突刺结构,通过移液枪进行加液时,移液枪的枪头与加样孔或排气孔的底部会有一定的空隙,使得样本液不会被堵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其特征在于,包括管盖(7),所述管盖(7)内设有分液模块以及于分液模块连通的加液单元,所述分液模块包括若干依次设置且互相连通的分液单元(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单元(8)包括底部开设有离心孔(501)的储液池(5),相邻储液池(5)的顶部通过微流控通道(4)保持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孔(501)的中部还开设有回转通道,所述离心孔(501)的深度为0.1mm~50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液单元包括加样孔(9)和排气孔(10),加样孔(9)与排气孔(10)分别位于分液模块的两端并与位于两端的分液单元(8)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样孔(9)与排气孔(10)的横截面均为圆形,所述加样孔(9)和排气孔(10)底部均设有波浪或突刺(901)。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具有分液功能的多联排管盖,其特征在于,所述管盖(7)包括管盖主体(2)和盖片(1),所述加样孔(9)和排气孔(10)分别设于盖片(1)的两端,所述储液池(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东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博奥玛雅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