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刷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2991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刷鞋机,解决了现有刷鞋机无法完全清洁鞋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清洗筒,包括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总成,驱动总成驱动连接有旋转底座总成和中间轴毛刷总成,旋转底座总成与清洗筒相连且其上转动设置有呈圆周状分布的若干个鞋腔轴毛刷总成,中间轴毛刷总成位于若干个鞋腔轴毛刷总成分布位置的圆心处且与各个鞋腔轴毛刷总成驱动连接,所述鞋腔轴毛刷总成包括插在鞋子内腔的内部清洗轴,中间轴毛刷总成上、内部清洗轴上及清洗筒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毛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鞋腔轴毛刷总成可以在固定鞋子的同时与清洗筒和中间轴毛刷总成配合,可以对鞋子内部、外部和细节部位进行清洗。外部和细节部位进行清洗。外部和细节部位进行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刷鞋机


[0001]本技术涉及鞋清洗设备的
,特别是指一种刷鞋机。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的发展,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刷鞋机来帮助人们清洗鞋子,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的刷鞋机功能单一且无法将鞋子完全清洁,往往需要再次手动倾清洗。常见的刷鞋机是在洗衣机的基础上加上一根可旋转的毛刷构成的,在工作时,通过鞋子与毛刷之间的摩擦达到清洁鞋子的效果。
[0003]如申请公布日为2019.01.04、申请公布号为CN109124539A的专利技术专利所公开的一种全自动节能刷鞋机,是由杂质出口、过滤装置、放水开关、电机、毛刷、伸缩盖、转轴、螺旋阀、控制器、电线、水泵、轮子、控制面板和转桶组成,转桶内壁安置毛刷,电机与转轴固性连接,转轴上设有毛刷。使用时,通过转筒内壁上的毛刷和转轴上的毛刷对鞋子进行清洁。但是,这种刷鞋模式只能做到对鞋子表面的清洗,不仅鞋子内部无法有效清洁,而且比较细节部位也得不到很好的清洁;另外,由于鞋子无法固定,刷鞋过程中鞋子会在桶内乱撞,在一定程度上对鞋子造成损伤,还会随转桶造成冲击,还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本技术提出一种刷鞋机,解决了现有刷鞋机无法完全清洁鞋子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刷鞋机,包括清洗筒,所述清洗筒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总成,驱动总成驱动连接有旋转底座总成和中间轴毛刷总成,旋转底座总成与清洗筒相连且其上转动设置有呈圆周状分布的若干个鞋腔轴毛刷总成。即驱动总成能够带动旋转底座总成和中间轴毛刷总成回转,旋转底座总成带动清洗筒同步转动,同时,旋转底座总成上的鞋腔轴毛刷总成也随之转动,中间轴毛刷总成能够自转,鞋腔轴毛刷总成能够相对中间轴毛刷总成变换位置。中间轴毛刷总成位于若干个鞋腔轴毛刷总成分布位置的圆心处且与各个鞋腔轴毛刷总成驱动连接,即中间轴毛刷总成自转的同时会带动鞋腔轴毛刷总成自转,所述变换位置即为围绕中间轴毛刷总成公转,则鞋腔轴毛刷总成自转的同时也会相对清洗筒旋转。所述鞋腔轴毛刷总成包括插在鞋子内腔的内部清洗轴,中间轴毛刷总成上、内部清洗轴上及清洗筒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毛刷。在以上的动作过程中,中间轴毛刷总成和清洗筒上的毛刷对鞋子外表面进行清洗,内部清洗轴上的毛刷对鞋子内部进行清洗。
[0006]进一步地,所述鞋腔轴毛刷总成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鞋底隔板,鞋底隔板顶部连接有顶座,所述内部清洗轴连接在顶座下部且与鞋底隔板间隔设置,鞋底隔板与内部清洗轴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毛刷。则在使用过程中,鞋子不仅能固定在内部清洗轴上,而且位于内部清洗轴和鞋底隔板之间,进一步保证了鞋子位置的相对固定,同时,鞋底隔板上的设置的毛刷能够进一步提升对鞋子的清洗效果。
[0007]进一步地,所述顶座与内部清洗轴之间设置有回转稳定块,回转稳定块与顶座固定连接,内部清洗轴穿过回转稳定块且与顶座转动配合。内部清洗轴与顶座转动配合,在使用时,内部清洗轴可以相对鞋子内部旋转,进而不必完全依靠鞋子自转实现对鞋子内部的清洗。
[0008]进一步地,所述回转稳定块上固定设置有供内部清洗轴穿过的保护套,不仅能够保证内部清洗轴工作的稳定性,而且在内部清洗轴相对鞋子内部转动时,与鞋子边缘接触的保护套不会与鞋子产生硬摩擦,可以降低对鞋子损伤。
[0009]进一步地,所述内部清洗轴的下端部回转连接有卡接在鞋子前端部内的固定块,在对鞋子清洗时,可以直接将鞋子固定在固定块上,防止鞋子滑脱,而与固定块相连的内部清洗轴可以在鞋子内部相对鞋子转动,进而避免了依靠鞋子晃动来对鞋子内部进行清洗的弊端,同时,还进一步降低了鞋子清洗过程中的噪音。
[0010]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及回转稳定块的下端面上均设置有毛刷,以便对鞋子进行更好的清洁,在鞋腔轴毛刷总成工作时,底座带动整个总成进行旋转,底座自转的同时,围绕中间轴毛刷总成进行公转,在旋转的过程中,由于受惯性的影响,鞋子会在鞋底隔板上来回摆动,在摆动的同时,鞋子的底部、头部以及尾部分别会与鞋底隔板侧面的毛刷、底座及回转稳定块上面的毛刷产生摩擦,通过摩擦力将这些比较难清洗的细节部分给清洁干净。而鞋面的清洁,则主要通过鞋腔轴毛刷总成绕中间轴毛刷总成公转时,鞋面与中间轴毛刷总成及清洗筒上的毛刷摩擦来完成。
[0011]进一步地,所述鞋底隔板的两侧均连接有顶座,顶座上均连接有内部清洗轴,即充分利用了清洗筒内的空间,一个鞋腔轴毛刷总成上可以同时固定并清洗一双鞋子。
[0012]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总成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连接有双输出端的减速器,旋转底座总成与中间轴毛刷总成通过第二皮带连接,减速器的第一输出端与中间轴毛刷总成连接,减速器的第二输出端与旋转底座总成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清洗筒的顶部设置有烘干总成,烘干总成上设置有连通清洗筒内外的散热孔。在需要进行烘干时,控制烘干总成进行工作,并对清洗筒内进行加热,使清洗筒内的温度迅速提高到

℃,通过高温烘烤,使鞋子内残留的水分快速的蒸发,在烘干的同时,会通过烘干总成顶部的散热孔对清洗筒内的鞋子进行持续的散热,以防止清洗筒内长时间温度过高造成鞋子的开胶,在加热完成后再对鞋子进行恒温冷却就完成了一次的刷鞋工作。
[0014]本技术在清洗前将鞋子固定在鞋腔轴毛刷总成上,鞋腔轴毛刷总成上面多处装有毛刷,可以做到在固定鞋子的同时与清洗筒和中间轴毛刷总成配合,可以对鞋子内部、外部和细节部位进行清洗。在清洗时所有的动力源均来自于底部的电机,洗完后再进行脱水,烘干机即可,全程由单片机对烘干总成和驱动总成进行控制,不需要用户进行单独的控制,用户仅需在清洗之前将鞋子固定好即可,本技术具有成本低、功能多以及清洁效果好等特点。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
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17]图2为图1的后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剖视图;
[0019]图4为图1中烘干总成的立体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鞋腔轴毛刷总成的立体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鞋腔轴毛刷总成的正视图;
[0022]图中:1、清洗筒,2、旋转底座总成,3、中间轴毛刷总成,4、鞋腔轴毛刷总成,41、内部清洗轴,42、底座,43、鞋底隔板,44、顶座,45、回转稳定块,46、保护套,47、固定块,51、电机,52、第一皮带,53、减速器,54、第二皮带,6、烘干总成,61、散热孔,7、外壳,8、顶盖,9、销轴,10、排水软管,11、进水口,12、支座,100、毛刷。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刷鞋机,包括清洗筒(1),包括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筒(1)的底部设置有驱动总成,驱动总成驱动连接有旋转底座总成(2)和中间轴毛刷总成(3),旋转底座总成(2)与清洗筒(1)相连且其上转动设置有呈圆周状分布的若干个鞋腔轴毛刷总成(4),中间轴毛刷总成(3)位于若干个鞋腔轴毛刷总成(4)分布位置的圆心处且与各个鞋腔轴毛刷总成(4)驱动连接,所述鞋腔轴毛刷总成(4)包括插在鞋子内腔的内部清洗轴(41),中间轴毛刷总成(3)上、内部清洗轴(41)上及清洗筒(1)的内壁上均设置有毛刷(1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刷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鞋腔轴毛刷总成(4)包括底座(42),底座(42)上设置有鞋底隔板(43),鞋底隔板(43)顶部连接有顶座(44),所述内部清洗轴(41)连接在顶座(44)下部且与鞋底隔板(43)间隔设置,鞋底隔板(43)与内部清洗轴(41)对应的侧壁上设置有毛刷(10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刷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座(44)与内部清洗轴(41)之间设置有回转稳定块(45),回转稳定块(45)与顶座(44)固定连接,内部清洗轴(41)穿过回转稳定块(45)且与顶座(44)转动配合。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媛媛尚华龙江城城耿啸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工程职业技术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