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32410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所述涂料包括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聚酯树脂乳液、成膜助剂、润滑剂、硅烷偶联剂、气凝胶、PEG柔软剂和去离子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涂料中添加气凝胶,同时其与型材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在保证型材涂层强度的同时,能够降低涂层的表面厚度,增加涂层的耐热和隔水性能,使得型材能够在高温作用下,不会发生气泡、表皮脱落的情况,在覆膜过程中采用有机材料都具有,较高相容性的胶黏材料连接外覆膜,保证了涂层的硬度和粘附强度。附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型材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以聚氨酯树脂作为主要成膜物质,再配以颜料、溶剂、催化剂及其他辅助材料等配制的涂料,称为聚氨酯涂料(简称PU涂料)。在PU涂料体系中,

NCO/

OH型双组分聚氨酯涂料因具有耐水、耐老化、耐摩擦,以及涂膜外观光亮、丰满等优异性能而受到人们的青睐,它由以异氰酸酯和聚酯多元醇合成的含有

NCO基的预聚体A组分,以及含有

OH基活性基团、交联剂等的B组分组成。
[0003]目前在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生产过程中,会在型材表面涂上聚氨酯树脂,这种涂层不但提高了型材的美观效果,同时涂层具有多种特性,例如抗酸碱性、抗老化性、耐磨性等,型材表面喷涂涂层保证了型材表面的强度和平整度,但目前的聚氨酯树脂其隔热性能和硬度测试都不是很出色,型材在高温条件下,其表皮容易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
[0005]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所述涂料包括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聚酯树脂乳液、成膜助剂、润滑剂、硅烷偶联剂、气凝胶、PEG柔软剂和去离子水;各组分的质量用量占涂料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如下: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2
>‑
5%;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0.5

1%;聚酯树脂乳液5

8%;成膜助剂6

18%;润滑剂0.5

5%;硅烷偶联剂0.4

6%;气凝胶10

16%;PEG柔软剂0.2

1.5%;其余为去离子水。
[0006]优选地,所述硅烷偶联剂采用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硅烷和阳离子苄基氨基硅烷的组合物;两者质量比为6:1~1:5。
[0007]优选地,所述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
[0008]优选地,所述PEG柔软剂为聚乙二醇。
[0009]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的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聚酯树脂乳液、成膜助剂、润滑剂、硅烷偶联剂、气凝胶、PEG柔软剂和去离子水加入搅拌釜中混合加热,然后进行脱水冷却至常温,得到涂料;S2、将经过浸润处理后的玻璃纤维与聚氨酯的型材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氧化物等杂质;S3、使用镀膜机将涂料快速覆盖在基材表面;S4、根据需要在覆膜材料外表面喷涂一层功能涂料或者预制图案。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本专利技术通过在涂料中添加气凝胶,同时其与型材具有较高的相容性,在保证型材涂层强度的同时,能够降低涂层的表面厚度,增加涂层的耐热和隔水性能,使得型材能够在高温作用下,不会发生气泡、表皮脱落的情况,在覆膜过程中采用有机材料都具有,较高相容性的胶黏材料连接外覆膜,保证了涂层的硬度和粘附强度。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型材涂料的性能测试图表。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聚酯树脂乳液、成膜助剂、润滑剂、硅烷偶联剂、气凝胶、PEG柔软剂和去离子水;各组分的质量用量占涂料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如下: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2

5%;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0.5

1%;聚酯树脂乳液5

8%;成膜助剂6

18%;润滑剂0.5

5%;硅烷偶联剂0.4

6%;气凝胶10

16%;PEG柔软剂0.2

1.5%;其余为去离子水;所述硅烷偶联剂采用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硅烷和阳离子苄基氨基硅烷的组合物;两者质量比为6:1~1:5;所述成膜助剂为丙二醇丁醚或丙二醇甲醚醋酸酯。所述PEG柔软剂为聚乙二醇。
[0015]一般乳液会有成膜温度,当环境温度低于乳液成膜温度时乳液不易成膜,成膜助剂能改善乳液成膜机,帮助成膜。成膜后成膜助剂挥发,不会影响涂膜的特性;二酚基丙烷环氧树脂其含溴量达到16%以上时,具备良好的自熄性能;聚乙二醇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化学式是HO(CH2CH2O)nH ,无刺激性,味微苦,具有良好的水溶性,并与许多有机物组份有良好的相溶性,具有优良的润滑性、保湿性、分散性、粘接性;气凝胶涂料是目前最好的隔热保温涂料,是真正纳米孔级别的产品,其纳米孔结构实现了孔壁链路无限长,导致热传导路径足够长、传导通路足够窄,热传导不过去;通过在涂料配方中添加适宜的反辐射组分,可以大幅提高反辐射热性能;由于纳米孔的孔径足够小,小于空气分子自由程,导致空气对流不能有效发,使用在涂层上,能够提高涂层的隔热性能。
[0016]实施例一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的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2kg、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0.5kg、聚酯树脂乳液5kg、丙二醇丁醚6kg、润滑剂0.5k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硅烷6kg、阳离子苄基氨
基硅烷1kg、气凝胶10kg、聚乙二醇0.2kg和去离子水42kg加入搅拌釜中混合加热,然后进行脱水冷却至常温,得到涂料;将经过浸润处理后的玻璃纤维与聚氨酯的型材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氧化物等杂质;使用镀膜机将涂料快速覆盖在基材表面;根据需要在覆膜材料外表面喷涂一层功能涂料或者预制图案。
[0017]实施例二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的涂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3kg、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0.7kg、聚酯树脂乳液7kg、丙二醇丁醚12kg、润滑剂3kg、γ

甲基丙烯酰氧基丙基三甲氧硅烷4kg、阳离子苄基氨基硅烷0.6kg、气凝胶13kg、聚乙二醇1kg和去离子水55kg加入搅拌釜中混合加热,然后进行脱水冷却至常温,得到涂料;将经过浸润处理后的玻璃纤维与聚氨酯的型材基材进行表面处理,去除氧化物等杂质;使用镀膜机将涂料快速覆盖在基材表面;根据需要在覆膜材料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及涂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包括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聚酯树脂乳液、成膜助剂、润滑剂、硅烷偶联剂、气凝胶、PEG柔软剂和去离子水;各组分的质量用量占涂料总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如下:二酚基丙烷型环氧树脂乳液2

5%;乙烯基改性水溶性乳液0.5

1%;聚酯树脂乳液5

8%;成膜助剂6

18%;润滑剂0.5

5%;硅烷偶联剂0.4

6%;气凝胶10

16%;PEG柔软剂0.2

1.5%;其余为去离子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纤增强聚氨酯型材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采用γ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凯黄井然黄启宾张德东王宾颜承法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明珠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铁斯曼门窗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