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72556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涉及制备技术领域,针对水性聚酯树脂阻燃性差、整体强度差等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碳化硅、聚酰胺树脂溶液、抗氧剂、偶联剂、分散剂、表面处理溶剂、交联剂、PH调节剂、多元醇、流平剂、消泡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碳化硅研磨的手段实现碳化硅增强树脂整体强度的效果,同时将碳化硅进行偶联改性,改善粒子表面的可润湿性,增强粒子在介质中的界面相容性,使粒子容易在有机化合物或水中分散,通过表面改性,可以改善SiC粉体的分散性、流动性、消除团聚、提高碳化硅超细粉体成型性能以及制品最终性能。粉体成型性能以及制品最终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性聚酯树脂制备
,尤其涉及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 水性聚酯树脂。

技术介绍

[0002]聚酯树脂是由二元醇或二元酸或多元醇和多元酸缩聚而成的高分子化合物 的总称,聚酯树脂分为饱和聚酯树脂和不饱和聚酯树脂,不饱和聚酯胶粘剂主 要由不饱和聚酯树脂、颜填料、引发剂等助剂组成,胶粘剂粘度小、易润湿、 工艺性好,固化后的胶层硬度大、透明性好、光亮度高、可室温加压快速固化、 耐热性较好,电性能优良。缺点是收缩率大、胶粘韧度不高,耐化学介质性和 耐水性较差,用于非结构胶粘剂。主要用于胶粘玻璃钢、硬质塑料、混凝土、 电气罐封等。
[0003]而在用于涂料中的水性聚酯树脂缺少整体强度,进而导致涂料对于钢板没 有一定的支撑性,而较差的阻燃性则会导致涂料高温遇火时,导致彩钢板剧烈 燃烧,而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现提出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专利技术目的
[0005]为解决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 性聚酯树脂,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碳化硅研磨的手段实现碳化硅增强树脂整体强度的 效果,同时将碳化硅进行偶联改性,改善粒子表面的可润湿性,增强粒子在介 质中的界面相容性,使粒子容易在有机化合物或水中分散,通过表面改性,可 以改善SiC粉体的分散性、流动性、消除团聚、提高碳化硅超细粉体成型性能 以及制品最终性能。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 料组成:聚酯树脂20

40份、碳化硅10

15份、聚酰胺树脂溶液10

15份、抗 氧剂2

6份、偶联剂1

5份、分散剂2

7份、表面处理溶剂5

10份、交联剂 3

11份、PH调节剂2

11份、多元醇2

8份、流平剂3

9份、消泡剂2

12份、 α

氰基丙烯酸酯胶1

5份。
[0008]上述方案中,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20

30份、碳化硅10

12 份、聚酰胺树脂溶液11

13份、抗氧剂2

5份、偶联剂2

5份、分散剂2

5份、 表面处理溶剂5

8份、交联剂5

11份、PH调节剂6

11份、多元醇4

8份、流 平剂3

7份、消泡剂3

10份、α

氰基丙烯酸酯胶1

3份。
[0009]上述方案中,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25份、碳化硅12份、 聚酰胺树脂溶液12份、抗氧剂3份、偶联剂4份、分散剂4份、表面处理溶剂 6份、交联剂8份、PH调节剂6份、多元醇7份、流平剂6份、消泡剂4份、 α

氰基丙烯酸酯胶3份。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表面处理溶剂具体为丙酮、氯仿、四氢呋喃、二氧六环 或二甲基甲酰胺中的任意一种。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交联剂为丙三醇、环氧氯丙烷和甲叉基双丙烯酰胺中的 任意一种。
[0012]上述方案中,包括如下制备步骤:
[0013]S1:按比例依次将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溶液加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搅拌, 同时调节反应釜中的热化反应温度至180

200℃,随后将热化反应后的树脂放 入到搅拌机中进行搅拌1

2h,其中搅拌机的搅拌速度保持在200

300r/min,最 后将得到树脂基料;
[0014]S2:按照比例依次将抗氧化剂、分散剂、多元醇、流平剂和消泡剂加入到 反应釜中与树脂基料进行混合搅拌,同时对反应釜进行以15℃/h的升温速度持 续升温至100℃,在升温至80℃时,将氩气充入到反应釜中,在升温到100℃ 后麻将反应釜静置2

3h,在反应釜内部温度下降到30

35℃后将得到改性树脂 基料;
[0015]S3:将碳化硅放入到反应釜中,同时将反应釜中内部温度升温至200

210℃, 随后保持反应釜内部的温度30

40min,接着按照比例依次加入偶联剂、表面处 理溶剂和交联剂到反应釜中,随后进行聚合反应20

30min,随后进行混合搅拌 1

2h,进而得到改性碳化硅原料;
[0016]S4:将反应釜降温到30

40℃后,依次将改性树脂基料和改性碳化硅原料 放入到反应釜中进行搅拌2

3h,随后将PH调节剂放入到反应釜中进行原料PH 调节;
[0017]S5:将反应釜中的原料进行脱水反应,然后进行搅拌,接着将反应釜中的 树脂进行压榨过滤,得到水性聚酯树脂。
[0018]上述方案中,以上制备步骤中所使用的表面处理溶剂具体采用二甲基甲酰 胺,交联剂具体采用丙三醇。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0]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碳化硅研磨的手段实现碳化硅粉体不停地摩擦、冲击作 用,导致微粉的表面积累了大量的正负电荷,而这些带电粒子极其地不稳定, 为了趋于稳定,它们会相互吸引进而团聚在一起,进而实现碳化硅增强树脂整 体强度。
[0021]2、同时本专利技术将碳化硅进行偶联改性,碳化硅粉体表面与偶联剂发生作 用,改善粒子表面的可润湿性,增强粒子在介质中的界面相容性,使粒子容易 在有机化合物或水中分散,通过表面改性,可以改善SiC粉体的分散性、流动 性、消除团聚、提高碳化硅超细粉体成型性能以及制品最终性能。
[0022]3、并且本专利技术采用的聚酯树脂和聚酰胺树脂溶液融合的方式,使树脂的性 能多样性,并且聚酰胺树脂具有固化剂的作用,将辅助聚酯树脂固化成型。
[0023]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将碳化硅研磨的手段实现碳化硅增强树脂整体强度 的效果,同时将碳化硅进行偶联改性,改善粒子表面的可润湿性,增强粒子在 介质中的界面相容性,使粒子容易在有机化合物或水中分散,通过表面改性, 可以改善SiC粉体的分散性、流动性、消除团聚、提高碳化硅超细粉体成型性 能以及制品最终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 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 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 以避免不必要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20

40份、碳化硅10

15份、聚酰胺树脂溶液10

15份、抗氧剂2

6份、偶联剂1

5份、分散剂2

7份、表面处理溶剂5

10份、交联剂3

11份、PH调节剂2

11份、多元醇2

8份、流平剂3

9份、消泡剂2

12份、α

氰基丙烯酸酯胶1

5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20

30份、碳化硅10

12份、聚酰胺树脂溶液11

13份、抗氧剂2

5份、偶联剂2

5份、分散剂2

5份、表面处理溶剂5

8份、交联剂5

11份、PH调节剂6

11份、多元醇4

8份、流平剂3

7份、消泡剂3

10份、α

氰基丙烯酸酯胶1

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聚酯树脂25份、碳化硅12份、聚酰胺树脂溶液12份、抗氧剂3份、偶联剂4份、分散剂4份、表面处理溶剂6份、交联剂8份、PH调节剂6份、多元醇7份、流平剂6份、消泡剂4份、α

氰基丙烯酸酯胶3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干型工业涂料的水性聚酯树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处理溶剂具体为丙酮、氯仿、四氢呋喃、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民刘同刚邓章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深赛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