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7268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0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包括绝缘壳体、旋钮、下压式电路板、螺纹柱、第一、二接线柱、弹簧、导电体、输入端和输出端;导电体设置在绝缘壳体的中间;输入端与第一接线柱连接;旋钮与螺纹柱螺纹连接;螺纹柱与下压式电路板固定连接;下压式电路板的下端固定有按压板;按压板的下端与导电体连接;导电体的下端固定有弹簧;弹簧的下端固定在绝缘壳体的下内表面上;第二接线柱与输出端连接;当下压式电路板向下运动时,输入端通过第一接线柱、导电体、第二接线柱和输出端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减少应变测试试验的准备时间且更加节省试验耗材,并且能够实现对应变测试数据采集的需求。测试数据采集的需求。测试数据采集的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
,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产品开发中,应变测试是一项不可缺少的试验。
[0003]目前应变测试主要针对零部件试验和载荷谱采集,但在汽车产品开发流程中,应变测试从检查测试用线束到连接再到测试信号是否可靠这一系列试验前准备工作往往需要大量时间,而产品开发又都需要加快试验速度,缩短试验周期。现有的应变测试电缆快速接线装置主要是针对单一桥路,具有局限性,且结构复杂,也并没有规避插接出错和脱插的风险。同时,其需要专线专用,做不到1/4桥半桥全桥应变通用的。而现阶段,尚没有针对对应变测试线一线多用的测试转换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的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该转换器能够快速有效的实现减少应变测试试验的准备时间且更加节省试验耗材,并且能够实现对应变测试数据采集的需求,解决了误插松动不绝缘等一系列问题。
[0005]本技术技术问题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0006]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包括绝缘壳体1和设置在绝缘壳体1内部的旋钮2、下压式电路板3、螺纹柱、第一接线柱5

1、第二接线柱5

2、弹簧6、导电体7、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导电体7设置在绝缘壳体1的中间;所述导电体7 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5

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5

2;所述输入端与第一接线柱5

1连接;所述旋钮2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与下压式电路板 3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式电路板3的下端固定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下端与导电体7连接;所述导电体7的下端固定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下端固定在绝缘壳体1的下内表面上;第二接线柱5

2与输出端连接;当下压式电路板3向下运动时,输入端通过第一接线柱5

1、导电体7、第二接线柱5

2和输出端连接。
[0007]所述输入端通过线束4与第一接线柱5

1连接。
[0008]所述线束4有五根,依次为白线束4

1、绿线束4

2、棕线束4

3、黑线束4

4、红线束4

5。
[0009]所述第一接线柱5

1有五个,分别与白线束4

1、绿线束4

2、棕线束4

3、黑线束4

4、红线束4

5连接。
[0010]所述导电体7有并列排布的五个,分别为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三导电体、第四导电体和第五导电体。
[0011]所述下压式电路板3包括有三个,从输入端起依次为全桥电路板、半桥电路板和1/4桥电路板。
[0012]所述全桥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四个按压板;四个按压板分别与第一导电体、第二导电体、第四导电体和第五导电体连接;所述半桥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两个按压板;两个按
压板分别与第二导电体和第五导电体连接;所述1/4桥电路板的下方设置有三个按压板;三个按压板分别与第二导电体、第三导电体和第五导电体连接。
[0013]所述第二接线柱5

2有五个,分别与白线束4

1、绿线束4

2、棕线束4

3、黑线束4

4、红线束4

5连接,所述绿线束4

2、棕线束4

3汇成绿棕连通触点10 后与输出端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技术可实现应变测试试验准备时间的缩短,试验前准备工作的误插线路接错等一系列发生的概率大大降低。转换器可实现1/4桥、半桥、全桥三种试验线束集成在一个转换器中,该转换器利用率高,可根据各种试验设备更换不同接头,例如SoMat eDAQ数采设备与IMC数采设备。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总体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内部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壳体轴测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线路线色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桥路触发图。
[0022]图中:
[0023]1、绝缘壳体;2、旋钮;3、下压式电路板;4、线束;6、弹簧;7、导电体;8、弹簧上端固定点;9、弹簧下端固定点;10、绿棕连通触点;4

1、白线束;4

2、绿线束;4

3、棕线束;4

4、黑线束;4

5、红线束;5

1、第一接线柱;5

2、第二接线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参阅图1和图2,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包括绝缘壳体1和设置在绝缘壳体1内部的旋钮2、下压式电路板3、螺纹柱、第一接线柱5

1、第二接线柱 5

2、弹簧6、导电体7、输入端和输出端。
[0026]参阅图3,所述绝缘壳体1呈矩形,旋钮2设置在绝缘壳体1的外部。
[0027]所述导电体7设置在绝缘壳体1的中间;所述导电体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5

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5

2。
[0028]所述绝缘壳体1,用于承托线束4、第一接线柱5

1和第二接线柱5

2,用于限制旋钮2及下压式电路板3的下降与上升,用于限制弹簧6的下端位置。
[0029]所述旋钮2及下压式电路板3,用于控制导电体7的通断。旋钮2有三个,其中分别旋
下标有全桥,半桥,1/4桥文字的旋钮2可接通对应桥路。
[0030]所述第一接线柱5

1和第二接线柱5

2,用于放大线束4触点方便导电体7 触发。
[00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壳体(1)和设置在绝缘壳体(1)内部的旋钮(2)、下压式电路板(3)、螺纹柱、第一接线柱(5

1)、第二接线柱(5

2)、弹簧(6)、导电体(7)、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导电体(7)设置在绝缘壳体(1)的中间;所述导电体(7)的一端设置有第一接线柱(5

1),另一端设置有第二接线柱(5

2);所述输入端与第一接线柱(5

1)连接;所述旋钮(2)与螺纹柱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柱与下压式电路板(3)固定连接;所述下压式电路板(3)的下端固定有按压板;所述按压板的下端与导电体(7)连接;所述导电体(7)的下端固定有弹簧(6);所述弹簧(6)的下端固定在绝缘壳体(1)的下内表面上;第二接线柱(5

2)与输出端连接;当下压式电路板(3)向下运动时,输入端通过第一接线柱(5

1)、导电体(7)、第二接线柱(5

2)和输出端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通过线束(4)与第一接线柱(5

1)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变测试线桥路转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4)有五根,依次为白线束(4

1)、绿线束(4

2)、棕线束(4

3)、黑线束(4

4)、红线束(4

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变测试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南飞于长清穆冬冬孙野巫洋邓旭东谢强张子双杜书王震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