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8079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1,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生产
,具体是涉及一种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依匹哌唑由日本大冢制药和丹麦灵北制药共同研发,美国FDA于2015年7月10日批准上市。北京康立生医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于2016年11月获得依匹哌唑片批件(受理号:JXHL1000032)。其中文化学名称:7

[4

(4

(苯并[b]噻吩
‑4‑
基)

哌嗪
‑1‑
基)丁氧基]‑
1H喹啉
‑2‑
酮,英文名称:7

[4

(4

(Benzo[b]thien
‑4‑
yl)

piperazin
‑1‑
yl)butoxy]‑
1H

quin

olin
‑2‑
one。属于5

HT/DA受体调节剂,用于治疗成人精神分裂症,也可与抗抑郁药联合用于治疗成人重度抑郁。依匹哌唑是首个多巴胺、部分5

HT1A受体激动剂以及5

HT2A受体拮抗剂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疗效及耐受性,可降低患者静坐不能、不安和失眠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0003]目前关于依匹哌唑的合成方法较多,有关文献报道的方法总结如下:
[0004]WO2018172463关于依匹哌唑的制备方法如下:
[0005]将Boc保护发哌嗪与1,4

二取代丁烷反应,取代1,4

二取代丁烷中的一个取代基,得到含有Boc保护哌嗪的丁烷衍生物,将所得的衍生物再和7

羟基喹啉酮反应,得到Boc保护的7

(4

(哌嗪
‑1‑
基)丁氧)喹啉
‑2‑
(1H)酮,经脱保护后得到7

(4

(哌嗪
‑1‑
基)丁氧)喹啉
‑2‑
(1H)酮,再与4

溴苯并噻吩反应得到依匹哌唑。该法第一步反应收率不高,1,4

二取代丁烷两端有同时被哌嗪取代的可能。
[0006][0007]WO2017/025987对上述合成路线进行了改进:
[0008][0009]该方法存在原料价格昂贵、生成工序繁琐、生产周期长及所用试剂毒性大等问题,特别是甲磺酰氯对设备腐蚀大,环境不友好,不太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0010]WO2018/087775,CN105440026,CN106496206采取类似的方法经7

(4

(哌嗪
‑1‑
基)丁氧)喹啉
‑2‑
(1H)酮合成依匹哌唑。以7

羟基喹啉酮为起始原料,先和溴氯丁烷反应得到4

氯丁氧喹啉酮,再和哌嗪盐酸盐或Boc保护哌嗪反应,得到7

(4

(哌嗪
‑1‑
基)丁氧)喹啉
‑2‑
(1H)酮后再与4

溴苯并噻吩反应得到依匹哌唑。该法的缺点是接哌嗪一步后处理不便于工业化。
[0011]
技术实现思路

[0012]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原料易得,易于操作,绿色环保,易于工业化,产物收率和纯度较高。
[0013]本专利技术的内容包括一种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合成路线如下:
[0014][0015]1,4

二取代丁烷的1位和4位取代基X独立或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卤元素、羟基,比如1位取代基X为溴,同时4位取代基X为氯或者羟基;所述R为碱金属离子。
[0016]优选的,1,4

二取代丁烷的1位和4位取代基X为溴,即优选为1.4

二溴丁烷。
[0017]优选的,R为钾,即优选为邻苯二甲酰亚胺钾。
[0018]优选的,化合物1的合成反应中,加入有碱,碱为碱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吡咯、哌啶、吡啶、吗啉、三乙胺或N,N

二异丙基乙胺,优选碳酸钾,溶剂为丙酮、乙腈或DMF,优选丙酮。
[0019]优选的,化合物2的合成反应中,加入有碱,碱为碱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吡咯、哌啶、吡啶、吗啉、三乙胺或N,N

二异丙基乙胺,温度为60

100℃,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丙酮、乙腈、N,N

二甲基甲酰胺或N

甲基吡咯烷酮。
[0020]优选的,化合物2和水合肼反应,水合肼的重量浓度优选为80%,溶剂为醇溶液,所述醇溶液为甲醇、乙醇或正丙醇,得到化合物3。
[0021]优选的,化合物4的合成反应中,加入有碱和碘盐,碱为碱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酸式碳酸盐、三乙胺或N,N

二异丙基乙胺,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乙腈、N,N

二甲基甲酰胺、N

甲基吡咯烷酮、乙二醇单甲醚或正丁醇,碘盐优选为碘化钾,起催化作用,实际上是进行卤素交换,使原料中的其他卤原子置换成碘原子,反应活性更大,反应完后又重新释放碘离子,再循环使用。
[0022]优选的,还包括如下步骤,化合物4脱保护后得到化合物5,反应中加入有酸,所述酸为盐酸(HCl),溶剂为甲醇、乙醇或丙酮,即形成浓盐酸醇溶液、浓盐酸丙酮溶液或氯化氢的甲醇溶液等,化合物5的结构式如下:
[0023][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普通原料,未涉及到特殊试剂;整个工艺路线中没有涉及到高温、高压、低温等特殊反应,操作方面,便于实现工业化;未涉及到有毒试剂,所用溶剂可以回收套用,避免对环境污染。
[0025]本专利技术得到的产物的纯度和收率较高,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非局限于此。
[0027]实施例1化合物1的合成
[0028][0029]将0.011mol(2.375克)1.4

二溴丁烷加入到50mL反应瓶中,分别加入0.005mol(0.926克)邻苯二甲酰亚胺钾、0.006mol(0.829克)无水碳酸钾和20mL丙酮,搅拌升温至回流,保温反应,TLC跟踪反应(展开剂:PF/EA=4/1),反应完毕,冷至室温,抽滤,滤饼每次用10mL丙酮洗,洗两次,合并滤液,减压蒸除溶剂,剩余物加入10mL石油醚,充分搅拌,置于冰箱过夜,抽滤,滤饼分别用5mL石油醚洗两次,干燥后得到0.956克白色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合成路线如下:1,4

二取代丁烷的1位和4位取代基X独立或分别为相同或不同的卤元素、羟基,所述R为碱金属离子。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1,4

二取代丁烷的1位和4位取代基X为溴。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R为钾。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化合物1的合成反应中,加入有碱,碱为碱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吡咯、哌啶、吡啶、吗啉、三乙胺或N,N

二异丙基乙胺。5.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依匹哌唑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化合物2的合成反应中,加入有碱,碱为碱金属的碳酸盐、碱金属氢氧化物、吡咯、哌啶、吡啶、吗啉、三乙胺或N,N

二异丙基乙胺,温度为60

100℃,溶剂为二甲基亚砜、丙酮、乙腈、N,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进兵彭泽根杨贞皓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