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4-羟基喹啉-2(1H)-酮类化合物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14024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23 15: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备4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合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同时也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C1合成子,在有机合成领域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由于二氧化碳的热力学稳定性和动力学惰性,开发有效的二氧化碳活化及后续转化策略至关重要。离子液体具有高可调节性、高稳定性、低蒸气压、高极性和低熔点的特点,在吸收和活化二氧化碳方面显示出巨大的潜力,成为二氧化碳转化中理想的有机溶剂和催化剂。
[0003]4‑
羟基

2(1H)喹啉酮类衍生物是一类具有杀菌、抗真菌、抗疟疾和抗艾滋病毒等多种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开发其合成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常规的合成方法有:1)取代苯胺与丙二酸酯衍生物在二苯醚溶剂中高温下缩合反应得到4

羟基

2(1H)喹啉酮(J.Med.Chem.;1992,35(18):3423

3425);2)邻硝基苯甲酸先制备苯甲酰乙酸乙酯衍生物,再还原环化生成4

羟基

2(1H)喹啉酮(European J.Med.Chem.;2017,138:491

500.);3)N

(2

氯乙酰基)<br/>‑
N

甲基邻氨基苯甲酸甲酯在碲化钠(Na2Te)催化下合成4

羟基

2(1H)喹啉酮(J.Org.Chem.;2005,70(12):4682

4686.);4)苯胺与丙二酸在氯化锌和三氯氧磷中缩合生成4

羟基

2(1H)喹啉酮(J.Hetero.Chem.;2001,38(1):61

67.)。这些常规方法存在反应温度高,使用腐蚀性酸性化合物,原料难得等缺点,需要进一步改进。
[0004]近年来,利用二氧化碳与邻氨基苯乙炔衍生物合成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成为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此方法利用碘化亚铜或硝酸银为催化剂,实现了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高效合成,且兼具原子经济性高的特点。Yamada等报道了邻氨基苯乙炔衍生物与二氧化碳在DBU存在下,DMSO为溶剂,常压、60℃下反应24小时,合成4

羟基

2(1H)喹啉酮的产率可达到99%(Org.Lett.;2013,15(14):3710

3713.)。Zhang等发现用碘化亚铜替换硝酸银后,在类似条件下也可以实现4

羟基

2(1H)喹啉酮,此时二氧化碳的需增压到1MPa,产率中等(Catal.Sci.Tech.;2014,4(6):1570.)。Politanskaya等将Yamada报道的方法进行优化,使用乙腈作为溶剂,应用于一系列多氟取代的4

羟基

2(1H)喹啉酮衍生物的合成,取得了良好的效果(J.Fluoro.Chem.;2021,242:1

10.)。以上这些方法为4

羟基

2(1H)喹啉酮的合成提供了新的途径,但是依然存在反应时间长,银或铜催化剂使用量过多,需要使用有机溶剂的缺点,需要进一步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制备过程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使用离子液体和银盐催化剂,在常压下实现以二氧化碳和2

乙炔基苯胺为原料合成该类化合物的方法。
[0006]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1)所示
的2

乙炔基苯胺类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银盐催化剂存在作用下,一并在离子液体中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
[0007][0008]式(1)和式(II)中,x表示苯环上的取代基R的数量,x=1~4;苯环上不同取代位置的取代基R1相同或不同;取代基R1选自H、C1

C4烷基、卤素、C1

C4烷氧基或硝基。
[0009]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的结构式选自下列之一:
[0010][0011]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催化剂为硝酸银或乙酸银。
[0012]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催化剂与2

乙炔基苯胺类化合物的摩尔比为1:5~100,优选为1:10~50。
[0013]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式(1)所示的2

乙炔基苯胺类化合物与离子液体的摩尔比为1:1~10,优选为1:2~4。
[0014]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温度为30℃~120℃,反应时间为2小时~48小时。
[0015]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时的CO2压力为0.1MPa~2MPa。
[0016]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取得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使用的离子液体合成方法较为简单,采用相应的有机碱和酸在乙醇溶剂中室温搅拌即可制得。本专利技术的离子液体在应用于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反应中时,反应条件较为温和,产物的分离纯化过程较为简单,产物产率高,底物适用范围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银盐催化剂存在作用下,式(1)所示的2

乙炔基苯胺类化合物和二氧化碳为原料在离子液体中反应,得到式(II)所示的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其反应式如下:式(1)和式(II)中,x表示苯环上的取代基R的数量,x=1~4;苯环上不同取代位置的取代基R1相同或不同;取代基R1选自H、C1

C4烷基、卤素、C1

C4烷氧基或硝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子液体的结构式选自下列之一: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备4

羟基喹啉

2(1H)

酮类化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银盐催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启袁柯妍宗瑾胡宏雯游金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外国语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