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8044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7 11: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左一前连杆的下端与左滑轨前支架铰接,上端与左二前连杆铰接,左二前连杆的另一端与前横管铰接;右前连杆的下端与右滑轨前支架铰接,上端与前横管之间设有第一齿板驱动装置,第一齿板驱动装置能通过前横管的运动调节座框骨架的倾角;右后连杆的下端与右滑轨后支架铰接,上端与后横管固定连接;左滑轨后支架与左侧的侧边板之间设有第二齿板驱动装置,第二齿板驱动装置能通过后横管的运动调节座框骨架的高度;座框骨架的下方设有安全带卷收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倾角和高度均可调节,两者配合能实现零重力调节,且倾角和高度调节的驱动装置占用空间小,能满足低坐姿的座椅布置。能满足低坐姿的座椅布置。能满足低坐姿的座椅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座椅
,特别涉及一种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

技术介绍

[0002]为提高汽车座椅的乘座舒适性,座椅骨架各部分之间的多个连接处设计为可调节连接,以便于调节座椅姿态,从而对身体各部位起到充分而适当的支撑,基于此,提出了零重力座椅的概念。零重力座椅为乘客提供了一种更符合人体工学,更健康的乘坐姿态,多适用于副驾驶或后排座椅。零重力座椅姿态可以帮助减轻脊椎压力,舒张背部肌肉,减轻心脏压力,同时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能增强汽车的乘坐舒适度,同时更好地保护乘员的健康。
[0003]目前新能源汽车成为了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而其动力来源于电池包,电池布置形式虽多种多样,但目前最长用的布置还是在整车底盘下方,这样必然会使整车地台升高,压缩了座椅布置的空间。但现有的零重力座椅一般采用电动调角器驱动或推杆驱动,电动调角器内部为凸轮结构,在运动过程中会承波浪摆动,舒适性较差;推杆驱动需要单独做遮蔽,成本较高;且两种驱动方式都需要较大的安装空间,无法实现低坐姿的座椅布置。
[0004]此外,零重力也带来了一些座椅附属结构设计的难题。例如,由于调节幅度较大,安全带无法有效约束住人体,发生紧急刹车或者碰撞时无法保护乘员安全,所以零重力座椅的安全带卷收器必须安装在座椅本体上,而不能像传统座椅一样安装在车身上。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将安全带卷收器安装在靠背骨架上的座椅,卷收器一般设置为角度变化12
°
时不锁止,大于27度锁止即可,当卷收器布置在座椅靠背时,在零重力座椅姿态下,靠背骨架调节角度会超出27
°
,卷收器会锁止,无法拉出,影响正常使用,因零重力调节有多个旋转中心(靠背旋转、坐垫旋转、调高旋转等),现有技术无法布置带靠背角度补偿的卷收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该座椅骨架的倾角和高度均可调节,两者配合能实现零重力调节,且倾角和高度调节的驱动装置占用空间小,能满足低坐姿的座椅布置;该座椅骨架的安全带卷收器能布置在座框骨架的下方,以解决零重力调节对安全带卷收器使用的影响;该座椅骨架的腿托既能由收纳位置抬升至使用位置,又能延伸加长,以满足不同乘客的需求,有效缓解乘客长时间乘坐汽车时带来的腿部疲劳。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座框骨架、左滑轨总成和右滑轨总成,所述座框骨架包括两侧边板、前横管和后横管,以及设在前横管上的两坐盆支架,所述左滑轨总成的上滑轨上设有左滑轨前支架和左滑轨后支架,所述右滑轨总成的上滑轨上设有右滑轨前支架和右滑轨后支架,还包括左一前连杆、左二前连杆、右前连杆和右后连杆,所述左一前连杆的下端与左滑轨前支架铰接,所述左一前连杆的上端与左二前连杆铰接,所述左二前连杆的另一端与前横管铰接,所
述右前连杆的下端与右滑轨前支架铰接,所述右前连杆的上端与前横管之间设有第一齿板驱动装置,所述第一齿板驱动装置能通过前横管的运动调节座框骨架的倾角;所述右后连杆的下端与右滑轨后支架铰接,所述右后连杆的上端与后横管固定连接,所述左滑轨后支架与左侧的侧边板之间设有第二齿板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齿板驱动装置能通过后横管的运动调节座框骨架的高度;
[0007]所述座框骨架的下方设有安全带卷收器,所述安全带卷收器通过卷收器固定支架固定在左右两侧的上滑轨上,所述座框骨架和靠背骨架上均设有安全带导向支架,使安全带向后绕过后横管,再向上延伸至靠背骨架上;
[0008]所述座框骨架的前端设有腿托,所述腿托包括两腿托支架、下支撑板和上支撑板,两腿托支架分别固定于两坐盆支架上,腿托横杆可转动地设置于两腿托支架之间,所述腿托横杆上左右相对设置有两四连杆机构,所述四连杆机构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上端与腿托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与第三连杆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的下端与下支撑板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上端与对应侧的腿托支架铰接,所述第三连杆的下端与第四连杆的上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的下端与下支撑板铰接,且每个四连杆机构与下支撑板的两铰接点间隔设置,所述前横管上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机构,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机构与从动杆的下端铰接,所述从动杆的上端与腿托横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机构能带动从动杆转动,从而带动腿托横杆转动,进而带动四连杆机构运动,四连杆机构运动能带动下支撑板抬升至使用位置或收折在收纳位置,所述下支撑板上设有前后延伸的腿托滑轨,所述上支撑板滑动连接在腿托滑轨上,所述下支撑板与上支撑板之间设有第二丝杆螺母机构,所述第二丝杆螺母机构能带动上支撑板沿腿托滑轨前后移动。
[0009]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齿板驱动装置包括倾角调节齿板和倾角调节电机,所述倾角调节电机通过倾角调节电机固定支架固定于前横管上,所述前横管焊接固定在两侧边板之间,所述倾角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驱动齿轮,所述倾角调节齿板为扇形板,所述倾角调节齿板通过圆心孔铰接安装在前横管上,所述右前连杆的上端与倾角调节齿板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倾角调节齿板的弧形齿朝前,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倾角调节齿板啮合,所述左二前连杆与倾角调节齿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倾角调节连接板,当倾角调节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时,第一驱动齿轮能带动倾角调节齿板绕前横管转动,倾角调节齿板转动时能带动右前连杆转动,倾角调节齿板和右前连杆同时转动能调节前横管在高度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座框骨架的倾角。第一齿板驱动装置由简单的齿板和电机组成,占用空间小,在实现倾角调节的同时能满足低坐姿的座椅布置,且能为安全带卷收器留出了足够的安装空间。
[0010]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齿轮驱动装置包括高度调节齿板和高度调节电机,所述高度调节齿板为扇形板,所述高度调节齿板通过圆心孔焊接固定在后横管上,所述后横管铰接安装在两侧边板之间,所述高度调节齿板的另一端与左滑轨后支架铰接,所述高度调节齿板的弧形齿朝前,所述高度调节电机通过高度调节电机固定支架固定在左侧的侧边板上,所述高度调节电机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高度调节齿板啮合,当高度调节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时,第二驱动齿轮能驱动高度调节齿板带动后横管相对侧边板转动,高度调节齿板受驱绕左滑轨后支架转动同时能调节后横管在高
度上的位置,从而调节座框骨架的高度。第二齿板驱动装置由简单的齿板和电机组成,占用空间小,在实现高度调节的同时能满足低坐姿的座椅布置。
[001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机构由第一电动丝杆和第一螺母组成,所述第一螺母固定在前横管上,所述第一电动丝杆的丝杆套装在第一螺母中,所述从动杆的下端铰接在第一电动丝杆的电机上,当第一电动丝杆的电机驱动丝杆转动时,所述第一电动丝杆相对第一螺母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从动杆转动,从动杆转动能带动腿托横杆转动。通过第一丝杆螺母机构与从动杆联动,实现腿托横杆转动,进而实现腿托的翻转,该结构设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包括靠背骨架(1)、座框骨架(2)、左滑轨总成(3)和右滑轨总成(4),所述座框骨架(2)包括两侧边板(5)、前横管(6)和后横管(7),以及设在前横管(6)上的两坐盆支架(8),所述左滑轨总成(3)的上滑轨上设有左滑轨前支架(9)和左滑轨后支架(10),所述右滑轨总成(4)的上滑轨上设有右滑轨前支架(11)和右滑轨后支架(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左一前连杆(14)、左二前连杆(13)、右前连杆(15)和右后连杆(16),所述左一前连杆(14)的下端与左滑轨前支架(9)铰接,所述左一前连杆(14)的上端与左二前连杆(13)铰接,所述左二前连杆(13)的另一端与前横管(6)铰接,所述右前连杆(15)的下端与右滑轨前支架(11)铰接,所述右前连杆(15)的上端与前横管(6)之间设有第一齿板驱动装置(A),所述第一齿板驱动装置(A)能通过前横管(6)的运动调节座框骨架(2)的倾角;所述右后连杆(16)的下端与右滑轨后支架(12)铰接,所述右后连杆(16)的上端与后横管(7)固定连接,所述左滑轨后支架(10)与左侧的侧边板(5)之间设有第二齿板驱动装置(B),所述第二齿板驱动装置(B)能通过后横管(7)的运动调节座框骨架(2)的高度;所述座框骨架(2)的下方设有安全带卷收器(17),所述安全带卷收器(17)通过卷收器固定支架(18)固定在左右两侧的上滑轨上,所述座框骨架(2)和靠背骨架(1)上均设有安全带导向支架(19),使安全带向后绕过后横管(7),再向上延伸至靠背骨架(1)上;所述座框骨架(2)的前端设有腿托,所述腿托包括两腿托支架(20)、下支撑板(26)和上支撑板(27),两腿托支架(20)分别固定于两坐盆支架(8)上,腿托横杆(21)可转动地设置于两腿托支架(20)之间,所述腿托横杆(21)上左右相对设置有两四连杆机构(C),所述四连杆机构(C)包括第一连杆(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和第四连杆(25),所述第一连杆(22)的上端与腿托横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杆(22)的下端与第二连杆(23)的上端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3)的中部与第三连杆(24)的中部铰接,所述第二连杆(23)的下端与下支撑板(26)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4)的上端与对应侧的腿托支架(20)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4)的下端与第四连杆(25)的上端铰接,所述第四连杆(25)的下端与下支撑板(26)铰接,且每个四连杆机构(C)与下支撑板(26)的两铰接点间隔设置,所述前横管(6)上设有第一丝杆螺母机构(D),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机构(D)与从动杆(28)的下端铰接,所述从动杆(28)的上端与腿托横杆(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丝杆螺母机构(D)能带动从动杆(28)转动,从而带动腿托横杆(21)转动,进而带动四连杆机构(C)运动,四连杆机构(C)运动能带动下支撑板(26)抬升至使用位置或收折在收纳位置,所述下支撑板(26)上设有前后延伸的腿托滑轨(29),所述上支撑板(27)滑动连接在腿托滑轨(29)上,所述下支撑板(26)与上支撑板(27)之间设有第二丝杆螺母机构(E),所述第二丝杆螺母机构(E)能带动上支撑板(27)沿腿托滑轨(29)前后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坐姿的多向调节零重力座椅骨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齿板驱动装置(A)包括倾角调节齿板(30)和倾角调节电机(31),所述倾角调节电机(31)通过倾角调节电机固定支架(32)固定于前横管(6)上,所述前横管(6)焊接固定于两侧边板(5)之间,所述倾角调节电机(31)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一驱动齿轮(33),所述倾角调节齿板(30)为扇形板,所述倾角调节齿板(30)通过圆心孔铰接安装在前横管(6)上,所述右前连杆(15)的上端与倾角调节齿板(30)的另一端铰接,所述倾角调节齿板(30)的弧形齿朝前,所述第一驱动齿轮(33)与倾角调节齿板(30)啮合,所述左二前连杆(13)与倾角调节齿板(30)
之间固定连接有倾角调节连接板(52),倾角调节电机(3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33)转动时,第一驱动齿轮(33)能带动倾角调节齿板(30)绕前横管(6)转动,倾角调节齿板(30)转动时能带动右前连杆(15)转动,倾角调节齿板(30)和右前连杆(15)同时转动能调节前横管(6)在高度上的位置,从而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江覃朋何杰李树林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