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座椅,具体涉及一种防止翻转后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
技术介绍
1、随着人们对汽车后部行李舱的空间要求日渐增高,需要对后排座椅进行翻转以进一步增大后部行李舱的空间。后排座椅的翻转通过后排座椅翻转机构实现,现有的一种汽车后排座椅翻转形式如下:后排座椅靠背通过地板锁固定,需要解锁的时候,扣动靠背顶部的解锁机构,由拉线解锁地板锁,并在扭簧的作用下向前翻转,与后排座椅坐垫紧贴,从而增大后部行李舱的空间。当后排座椅坐垫紧贴时,由于扭簧松弛与铰链支座有了空隙,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将产生异响,影响行驶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解决翻转后扭簧因松弛产生间隙且避免产生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
2、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翻转后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包括汽车后排座椅骨架以及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骨架两侧的扭簧、铰链支座、铰链轴,其中扭簧设于汽车后排座椅骨架与铰链支座之间的铰链轴上,所述扭簧与铰链支座之间设置有限位挡板、推动转板,推动转板固定安装于铰链轴上,限位挡板固定安装于铰链支座上;扭簧内侧支脚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骨架的穿孔内,扭簧外侧支脚抵在限位挡板的前端面上;当汽车后排座椅骨架处于展开状态时,扭簧处于收紧压缩状态,推动转板此时位于扭簧外侧支脚后方;当汽车后排座椅翻转后,推动转板随铰链轴转动抵紧扭簧外侧支脚,避免翻转完成后扭簧处于松弛状态。
3、优选的,所述限位挡板上开设有两个便于推动
4、优选的,所述限位挡板、推动转板远离安装点的一面设置为弧形,与扭簧外侧支脚相抵接的一面上端设有与支脚形状贴和的凸起。
5、优选的,所述铰链支座底面为与车身固定安装面,内侧面为铰接轴安装面的l形支座,且底面与内侧面边缘均设有向内折弯,确保铰链支座结构强度。
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在扭簧与铰链支座之间的限位挡板、推动转板,在汽车后排座椅骨架展开时,扭簧外侧支脚抵在限位挡板的前端面上,而当汽车后排座椅翻转后,推动转板抵紧扭簧外侧支脚,避免翻转完成后扭簧处于松弛状态留有空隙从而产生异响;限位挡板、推动转板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体积小,不影响汽车后排座椅骨架安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止翻转后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包括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以及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两侧的扭簧(1)、铰链支座(2)、铰链轴(3),其中扭簧(1)设于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与铰链支座(2)之间的铰链轴(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与铰链支座(2)之间设置有限位挡板(5)、推动转板(4),推动转板(4)固定安装于铰链轴(3)上,限位挡板(5)固定安装于铰链支座(2)上;扭簧(1)内侧支脚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的穿孔内,扭簧(1)外侧支脚抵在限位挡板(5)的前端面上;当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处于展开状态时,扭簧(1)处于收紧压缩状态,推动转板(4)此时位于扭簧(1)外侧支脚后方;当汽车后排座椅翻转后,推动转板(4)随铰链轴(3)转动抵紧扭簧(1)外侧支脚,避免翻转完成后扭簧(1)处于松弛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翻转后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5)上开设有两个便于推动转板(4)焊接的定位小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翻转后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挡板(5)、推动转板(4)远离安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翻转后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支座(2)底面为与车身固定安装面,内侧面为铰接轴安装面的L形支座,且底面与内侧面边缘均设有向内折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翻转后异响的汽车后排座椅,包括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以及设置在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两侧的扭簧(1)、铰链支座(2)、铰链轴(3),其中扭簧(1)设于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与铰链支座(2)之间的铰链轴(3)上,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1)与铰链支座(2)之间设置有限位挡板(5)、推动转板(4),推动转板(4)固定安装于铰链轴(3)上,限位挡板(5)固定安装于铰链支座(2)上;扭簧(1)内侧支脚安装在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的穿孔内,扭簧(1)外侧支脚抵在限位挡板(5)的前端面上;当汽车后排座椅骨架(6)处于展开状态时,扭簧(1)处于收紧压缩状态,推动转板(4)此时位于扭簧(1)外侧支脚后方;当汽车后排座椅翻转后,推动转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阳杰,王杰,张伟杰,唐云华,
申请(专利权)人:麦格纳座椅研发重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