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及轨道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8783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轨道车辆及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该端部底架包括位于两侧的边梁,以及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车钩箱端梁和枕梁;两个所述边梁纵向设置,所述车钩箱端梁和所述枕梁横向设置且两者沿纵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车钩箱端梁包括车钩安装座,沿横向所述车钩安装座位于所述车钩箱端梁的中部,且其两侧的所述车钩箱端梁的本体具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孔;其中,所述枕梁的上表面具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凹部。本方案通过结构优化可充分利用车下空间走线、走管布置,在满足承载刚度的基础上,整体结构设计符合轻量化的趋势性要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及轨道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轨道车辆及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

技术介绍

[0002]众所周知,轨道车辆车体底架需要兼顾整体刚度和轻量化两方面的设计要求。现有技术中,采用铝合金挤压地板与车下横梁组合结构,或者不锈钢波纹地板与车下横梁结构,以提高底架的整体刚度。其中的铝合金挤压型材与车下横梁挤压组合结构,对底架的整体刚度贡献率较大,但其重量也相应较大。而对于不锈钢波纹地板与车下横梁组合结构来说,其波纹地板的板厚较小,整体重量较轻,但是该结构形式需要在车下布置大量的“C”或者“乙”形横梁结构,整体断面较大,同时该结构采用钢板折弯成型,重量较大;另外,为了保证地板不出现屈曲变形,需要控制横梁间距不能过大,布置在底架下方的横梁数量较多,无法控制底架整体重量。
[0003]为了降低整车的重量、提高底架整体刚度,可以通过地板整体轻量化设计提出处理方案,然而,基于地板的结构形式,无法利用地板型腔走线,因此,利用枕梁与地板之间的空间实现车下走线、走管布置,并利用车钩箱端梁的关联结构提供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两侧的边梁,以及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边梁之间的车钩箱端梁和枕梁;两个所述边梁纵向设置,所述车钩箱端梁和所述枕梁横向设置且两者沿纵向间隔布置;其中,所述车钩箱端梁包括车钩安装座,沿横向所述车钩安装座位于所述车钩箱端梁的中部,且其两侧的所述车钩箱端梁的本体具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孔;其中,所述枕梁的上表面具有纵向贯通的安装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抗侧滚扭杆安装梁、缓冲梁和纵梁;所述抗侧滚扭杆安装梁和所述缓冲梁均纵向设置,且分别固定设置在两个所述边梁之间;所述抗侧滚扭杆安装梁固定设置在所述边梁近所述枕梁的端部,所述缓冲梁固定设置在所述边梁近所述车钩箱端梁的端部,所述纵梁固定设置在所述车钩安装座与所述缓冲梁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箱端梁还包括端梁上盖板、端梁下盖板、前立板和后腹板,所述前立板为两个分别固定在所述车钩安装座的前端两侧,所述后腹板固定在所述车钩安装座的后端,所述端梁上盖板和所述端梁下盖板分别固定在所述车钩安装座、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腹板上,形成箱形本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立板和所述后腹板纵向相对的板体上开设有插装孔,且形成所述安装孔的套管插装固定在所述插装孔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其特征在于,在纵向投影面内,所述车钩箱端梁的本体下表面配置为:自所述车钩安装座向两侧呈向上渐收的趋势变化;且所述车钩安装座两侧的所述端梁下盖板的板体开设有减重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车钩箱端梁的端部底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钩安装座与所述端梁上盖板、所述端梁下盖板和/或所述后腹板的连接处设置的安装座插装部,所述端梁上盖板、所述端梁下盖板和所述后腹板中的至少一者上开设有第一插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成功户迎灿刘龙玺刘志盛宋业恒王小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