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4006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支架为覆膜支架,包括依次连通的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内脏动脉区分支移植物模块和腹主动脉区远端锚定模块;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亚洲人群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的腔内血管移植物。通过模块化和不同组合方式以适应多种胸腹主动脉瘤的解剖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定制所需时间;可通过分支重建内脏动脉和肾动脉;通过组合锚定为移植物锚定和桥接提供足够摩擦力,通过导丝引导区,以方便选择分支,缩减手术难度和时间。从而有效治疗胸腹主动脉瘤,减少手术时间和造影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生。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属于医疗器械
本技术以血流流向从近端向远端流动来定义方向。

技术介绍

[0002]胸腹主动脉瘤(thoraco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TAAAs)是继发于主动脉壁薄弱,并随之形成的胸、腹主动脉局限性扩张性疾病。由于TAAA常累及腹腔干动脉,肠系膜上动脉,两侧肾动脉等多根内脏动脉,是非常危险的主动脉疾病。胸腹主动脉瘤发病率约为5.9/100000人年。该病的自然病程往往会出现夹层或破裂,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达80%的TAAA患者最终会出现破裂,导致未治疗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10%

20%。现有的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主要方式包括传统的开放手术和腔内修复技术。开放手术由于手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并发症多而有较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腔内修复技术是通过在血管腔内植入人工血管内支架的新的治疗方式。与开放手术相比,腔内治疗TAAA能够明显降低患者的生理压力、缩减患者住院时间,并且降低住院死亡率。目前腔内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为覆膜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内脏动脉区分支移植物模块和腹主动脉区远端锚定模块;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通过内脏动脉区分支移植物模块和腹主动脉区远端锚定模块连通;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的数量至少为一个。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设为圆锥筒形的覆膜支架,包括金属支架主体结构和主体结构表面设有的支架覆膜;覆膜支架近端的直径大于远端的直径;近端外周壁上设有向外侧伸展的倒钩一,远端内侧壁上设有向内伸展的倒钩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依次连接后,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的远端与内脏动脉区分支移植物模块的近端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之间的连接为一个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的远端与另一个降主动脉区近端锚定模块的近端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模块化带分支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脏动脉区分支移植物模块包括近端支架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利新符伟国李哲昀
申请(专利权)人: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