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916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机冷却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电机油路结构,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油路一及设置在机壳与定子之间的油冷通道一,油冷通道一与油路一连通;还包括空心转轴及设置在端盖上的油路二,油路二两端分别与油路一、空心转轴连通,转子上设置有贯穿转子两端面的冷却孔,位于转子的两端面各紧贴有一块压板,两块压板上均设置有进油槽和甩油孔一,冷却孔两端分别与进油槽和甩油孔一对应连通,空心转轴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油槽连通的甩油孔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对电机内各发热部件进行全面冷却,消除局部热点,提升了电机的均温性,并且在不增加电机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及不影响空心转轴的转动下,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油冷结构整体更合理。体更合理。体更合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机油路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电机冷却
,具体是涉及到一种电机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驱动电机对功率密度要求越来越高,且空间越来越紧凑。驱动系统的冷却一直是设计研发人员的主要关注点,在高功率密度和高转矩密度的指标下,电机温升是最难攻克的环节。水冷技术是目前主流的散热方式,但其无法直接冷却热源,绕组处的热量需经过槽内绝缘层、电机定子才能传递至外壳被水带走,传递路径长,散热效率低,且各部件之间的配合公差更是影响了传递路径的热阻大小。
[0003]公开号CN109327113A的专利提供了一种油冷电机冷却装置,其通过在机壳和转轴上各设置一个进油口,两个进油口采用并联的方式连接,若要在进油的同时满足转轴的转动工作,则对所需进油连接结构要求高,导致整体结构复杂且成本也较高。并且在该专利中,转子油路仅沿转子端面流动,对转子的冷却不均匀,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冷却均匀、全面,结构精简合理且不影响转子转轴转动的电机油路结构。
[0005]本技术的内容包括设置在机壳上的油路一及设置在机壳与定子之间的油冷通道一,所述油冷通道一与油路一连通;还包括轴向穿过转子中部的空心转轴及设置在端盖上的油路二,所述油路二两端分别与油路一、空心转轴连通,所述转子上设置有贯穿转子两端面的冷却孔,位于转子的两端面各紧贴有一块压板,两块压板上均设置有进油槽和甩油孔一,所述冷却孔两端分别与进油槽和甩油孔一对应连通,所述空心转轴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油槽连通的甩油孔二。
[0006]更进一步地,所述油路一沿机壳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油路二沿端盖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油路二的一端侧面设置有连接孔一,端盖固定在机壳上时,连接孔一与油路一的端部对齐,以连通油路一和油路二。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壁上设置有油冷槽道一,油冷槽道一绕机壳内壁设置有两圈以上,机壳内壁上还设置有导油槽一,导油槽一穿过位于最外一侧的油冷槽道一并延伸至与位于最外另一侧的油冷槽道一连通,使两圈以上的油冷槽道一之间形成并联的槽道,所述导油槽一与油路一通过导油孔连通,定子与机壳内壁相贴使油冷槽道一区域形成油冷通道一、导油槽一区域形成导油通道一。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油冷槽道一为环形。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油冷槽道二,油冷槽道一位于两个油冷槽道二之间,且两个油冷槽二与油冷槽道一连通,所述定子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集油环,两个集油环与机壳内壁相贴使油冷槽道二区域形成油冷通道二,所述集油环上开设有朝向绕组的喷油孔一。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内壁上设置有导油槽二,导油槽二的一端与其中一个油冷槽道二连接,另一端穿过油冷槽道一与另一油冷槽道二连接,所述导油槽二与导油槽一位于穿过机壳轴线的同一截面上。
[0011]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导油管,所述导油管的一端与油路二连接,另一端伸入空心转轴内,所述导油管伸入空心转轴的一端为封闭状,位于导油管侧壁上径向开设有喷油孔二。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空心转轴上配合有两个轴承,两个轴承分别设置在机壳和端盖上,所述油路二侧壁上开设有喷油孔三,喷油孔三朝向位于端盖上的轴承设置,所述空心转轴侧壁上开设有甩油孔三,甩油孔朝向位于机壳上的轴承设置。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冷却孔的数量为偶数,进油槽和甩油孔一在压板上呈环向阵列设置,且进油槽和甩油孔一之间交错设置。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上设置有与机壳腔体连通的出油口,出油口与油路一的进油端位于机壳的同一侧。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油液进入油路一后分别流动至油冷通道一和油路二中,流入油冷通道一的油液直接与定子表面接触,对定子表面进行散热,流入油路二中油液进入空心转轴中,并通过甩油孔二进入进油槽中,再穿过冷却孔从甩油孔一中喷出,在转子转动的离心作用下,沿甩油孔一喷出的油液被甩至绕组内侧上,该油路二流出的油液可对空心转轴、转子和绕组进行散热,从而对电机内部的各发热部件进行全面冷却,消除局部热点,提升了电机的均温性,延长了电机使用寿命。油液与定子、空心转轴、转子和绕组接触,减少了热传递路径和热阻,冷却效率高,提高了电机的功率密度。同时,沿油路一进入的油液可以同时满足定子区域和转子区域的冷却,在不增加电机整体尺寸的情况下及不影响空心转轴的转动下,有效提高了冷却效率,油冷结构整体更合理。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左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图1中A

A剖视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图2剖视下的油液流动路线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图1中B

B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中机壳实施例一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中机壳实施例一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中机壳实施例二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技术中机壳实施例二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技术中端盖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中空心转轴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中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12为本技术中转子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3为本技术中集油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9]在图中,1

机壳;11

油路一;12

导油孔;13

油冷槽道一;14

导油槽一;15

导油槽二;16

油冷槽道二;17

出油口;2

端盖;21

油路二;22

喷油孔三;23

连接孔一;24

连接孔二;3

定子;4

转子;41

冷却孔;5

空心转轴;51

甩油孔二;52

甩油孔三;6

压板;61

进油
槽;62

甩油孔一;7

导油管;71

喷油孔二;8

绕组;9

集油环;91

喷油孔一;10

轴承。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附图1

13所示,本技术包括设置在机壳1上的油路一11及设置在机壳1与定子3之间的油冷通道一,所述油冷通道一与油路一11连通。本技术还包括轴向穿过转子4中部的空心转轴5及设置在端盖2上的油路二21,空心转轴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油路结构,其特征是,包括设置在机壳(1)上的油路一(11)及设置在机壳(1)与定子(3)之间的油冷通道一,所述油冷通道一与油路一(11)连通;还包括轴向穿过转子(4)中部的空心转轴(5)及设置在端盖(2)上的油路二(21),所述油路二(21)两端分别与油路一(11)、空心转轴(5)连通,所述转子(4)上设置有贯穿转子(4)两端面的冷却孔(41),位于转子(4)的两端面各紧贴有一块压板(6),两块压板(6)上均设置有进油槽(61)和甩油孔一(62),所述冷却孔(41)两端分别与进油槽(61)和甩油孔一(62)对应连通,所述空心转轴(5)侧壁上设置有与进油槽(61)连通的甩油孔二(5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油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油路一(11)沿机壳(1)的轴线方向设置,所述油路二(21)沿端盖(2)的径向方向设置,且油路二(21)的一端侧面设置有连接孔一(23),端盖(2)固定在机壳(1)上时,连接孔一(23)与油路一(11)的端部对齐,以连通油路一(11)和油路二(2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油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壳(1)内壁上设置有油冷槽道一(13),油冷槽道一(13)绕机壳(1)内壁设置有两圈以上,机壳(1)内壁上还设置有导油槽一(14),导油槽一(14)穿过位于最外一侧的油冷槽道一(13)并延伸至与位于最外另一侧的油冷槽道一(13)连通,使两圈以上的油冷槽道一(13)之间形成并联的槽道,所述导油槽一(14)与油路一(11)通过导油孔(12)连通,定子(3)与机壳(1)内壁相贴使油冷槽道一(13)区域形成油冷通道一、导油槽一(14)区域形成导油通道一。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油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油冷槽道一(13)为环形。5.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电机油路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机壳(1)内壁上设置有两个油冷槽道二(16),油冷槽道一(13)位于两个油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斌吕凌井睿康陶松洋邹煜林何海蛟胡建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中车浩夫尔动力总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