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638121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球阀,主要由阀体、摆动缸、电磁阀、气容、控制器、压力传感器等组成,阀体外壳形成的腔室内设有能够进行旋转的球阀芯,球阀芯上设有大口径的通孔用来排污,球阀芯上连接有阀杆,阀杆与摆动缸输出轴通过花键连接,摆动缸与阀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所述阀杆设有通向球阀芯与外壳缝隙的清洗口,所述阀体外壳两侧设有通孔连接排污管道,内壁设有导气槽。利用压缩气体通过电磁阀控制摆动缸动作实现阀门通断,并且在球阀通断过程中实现对球阀缝隙的清洁,延长阀门使用寿命,可靠实用,简单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

技术介绍

[0002]传统用于真空集便系统排污管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污物进入阀门内部间隙中,污物长期在间隙中积累导致阀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寿命降低,从而失去控制排污管道通断的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传统用于真空集便系统排污管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污物进入阀门内部间隙中,污物长期在间隙中积累导致阀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寿命降低,失去控制排污管道通断功能,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从而解决真空集便系统排污管的阀门在使用过程中,难以避免污物进入阀门内部间隙中,污物长期在间隙中积累导致阀门在使用过程中极易损坏寿命降低,导致失去控制排污管道通断功能。
[0004]一种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摆动缸、三位四通电磁阀、两位两通电磁阀、压力传感器、控制器和阀体,
[0005]所述摆动缸包括缸体以及设置于缸体内部的叶片、输出轴和挡块,两个所述挡块对称设置在摆动缸内壁上、尖端部延伸至输出轴处,将摆动缸分割为两部分;所述叶片位于摆动缸的腔体内并装在输出轴上,两个叶片分别位于挡块的两侧的腔体内,叶片及挡块将摆动缸腔体分割成摆动缸腔室一、摆动缸腔室二、摆动缸腔室三、摆动缸腔室四;摆动缸缸体上设置分别与摆动缸腔室一、摆动缸腔室二、摆动缸腔室三、摆动缸腔室四连通的气口一、气口二、气口三、气口四;所述叶片装在输出轴上;r/>[0006]所述摆动缸缸体上的气口一、气口二、气口三、气口四分别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与气源连通;三位四通电磁阀与气源之间设置两位两通电磁阀,用于控制气路通断;
[0007]阀体的壳体与摆动缸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外壳设有通孔用于连接排污管,阀体壳体的内表面设置导气槽,球阀芯置于阀体壳体内、且与阀体壳体内壁之间留有缝隙,球阀芯在阀体外壳的腔室内能够旋转;球阀芯两端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二,所述球阀芯的阀杆与输出轴固定连接;
[0008]所述输出轴、阀杆、球阀芯内部开有连通摆动缸的腔体与球阀芯与阀体壳体内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的清洗流道一与清洗流道二,所述清洗流道一、清洗流道二的入口均在输出轴的外壁上、且相互垂直,出口均在球阀芯的外壁上;当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清洗流道一进口与摆动缸腔室连通、出口正对导气槽上端,清洗流道二进口正对挡块;当阀体处于开启状态时,清洗流道一进口正对挡块,清洗流道二进口与摆动缸腔室连通、出口正对导气槽下端;
[0009]输出轴与阀杆清洗流道连接处设有单向阀,使高压气体只能从摆动缸腔室进入球阀缝隙中而不能由缝隙进入摆动缸腔室内。
[0010]进一步地,摆动缸缸体与摆动缸端盖由螺栓连接,并在端盖与挡块中间配有密封圈一。
[0011]进一步地,阀体壳体由左壳体与右壳体通过法兰盘上的螺栓连接,并在连接处设有密封圈三。
[0012]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与阀杆之间采用花键连接。
[0013]进一步地,摆动缸与阀体之间采用螺栓连接。
[0014]进一步地,阀体壳体内壁上的导气槽:左壳体的导气槽为右旋螺旋线,右壳体的导气槽为左旋螺旋线,导气槽沿阀体中心线对称分布,并在阀体中间交汇。
[0015]进一步地,还包括气容,保持输入摆动缸内的气压相对充足稳定。
[0016]进一步地,挡块上与叶片接触处设有弹性缓冲装置。
[0017]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以压缩气体驱动摆动缸作为动力驱动球阀芯在外壳形成的腔室内做旋转运动,摆动缸缸内设有挡块限制叶片的转动角度,挡块上与叶片接触处设有弹性缓冲减缓冲击,当摆动缸叶片旋转九十度时,阀门便能由一种状态切换至另一种状态。在上述控制过程中,三位四通电磁阀,结合摆动缸的几个腔室来控制球阀的启闭,具体的,所述电磁阀O口与大气相连,P口通过一个两位两通电磁阀、一个气容与气源相连,A口、B口分别与摆动缸气口一、气口四与摆动缸气口二、气口三相连。三位四通电磁阀的通断采用控制器控制,控制器中包含A\D转换单元、控制单元、D\A转换单元,控制单元中运行有预先设置好的程序。气路中设有一两位两通电磁阀,只有球阀工作时气路才会连通,避免了在球阀没有工作时的泄露。
[0018]摆动缸输出轴、阀杆、球阀芯内部设置的清洗通道与缝隙相连,将驱动摆动缸的压缩气体引入阀体外壳与阀芯形成的缝隙内冲洗阀体内部,不需要设置另外的清洗回路。阀体内壁上开有导气槽,气流沿着导气槽形成螺旋状冲洗整个缝隙,进一步提高了气流对于缝隙内的清洁效果。
[0019]在气路中设有一个气容,可有效保持输入摆动缸内的气压相对充足稳定。气路中以压力传感器信号控制球阀开启,球阀开启时压缩气体已经由清洗回路充满缝隙之中,保证了缝隙之中的压力大于外界,清洁效果更佳。
[0020]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以压缩气体驱动摆动缸作为动力,控制阀芯在外壳内做旋转运动实现对排污管道的通断控制,并且在球阀通断过程中实现对球阀的清洁,不需要另外设置清洗回路,延长阀门使用寿命,可靠实用,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阀开始与结束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阀处于关闭状态,即将开启时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球阀处于开启状态,即将关闭时三位四通电磁阀的状态示意图。
[0024]图4为所述球阀的摆动缸输出轴与阀杆采用花键连接处的截面图。
[0025]图5为所述球阀右阀体内壁导气槽侧视示意图。
[0026]图6为所述球阀阀体内壁导气槽剖视示意图。
[0027]图7为所述球阀的缝隙气流流向示意图。
[0028]图8为球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清洗流道一示意图。
[0029]图9为球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清洗流道一的示意图。
[0030]图10为球阀处于关闭状态时清洗流道二示意图。
[0031]图11为球阀处于开启状态时清洗流道二示意图。
[0032]图12为所述输出轴与阀杆连接部位示意图。
[0033]图中:1

摆动缸气口一、2

摆动缸气口二、3

摆动缸腔室一、4

摆动缸腔室二、5

叶片、6

摆动缸腔室三、7

摆动缸腔室四、8

挡块、9

摆动缸气口三、10

摆动缸气口四、11

三位四通电磁阀、12

两位两通电磁阀、13

压力传感器、14

气容、15

控制器、16

气源、17

摆动缸端盖、18

密封圈一、19

输出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真空集便系统的自清洁球阀,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摆动缸(17)、三位四通电磁阀(11)、两位两通电磁阀(12)、控制器(15)和阀体,所述摆动缸(20)包括缸体以及设置于缸体内部的叶片(5)、输出轴(19)和挡块(8),两个所述挡块(8)对称设置在摆动缸(20)内壁上、尖端部延伸至输出轴(19)处,将摆动缸(20)分割为两部分;所述叶片(5)位于摆动缸(20)的腔体内并装在输出轴(19)上,两个叶片(5)分别位于挡块(8)的两侧的腔体内,叶片(5)及挡块(8)将摆动缸(20)腔体分割成摆动缸腔室一(3)、摆动缸腔室二(4)、摆动缸腔室三(6)、摆动缸腔室四(7);摆动缸(20)缸体上设置分别与摆动缸腔室一(3)、摆动缸腔室二(4)、摆动缸腔室三(6)、摆动缸腔室四(7)连通的气口一(1)、气口二(2)、气口三(9)、气口四(10);所述叶片(5)装在输出轴(19)上;所述摆动缸(20)缸体上的气口一(1)、气口二(2)、气口三(9)、气口四(10)分别通过三位四通电磁阀(11)与气源连通;三位四通电磁阀(11)与气源之间设置两位两通电磁阀(12),用于控制气路通断;三位四通电磁阀(11)与两位两通电磁阀(12)均与控制器(15)相连;阀体的壳体与摆动缸(20)的缸体固定连接,所述阀体外壳设有通孔用于连接排污管(29),阀体壳体的内表面设置导气槽(27),球阀芯(30)置于阀体壳体内、且与阀体壳体内壁之间留有缝隙(26),球阀芯(30)在阀体外壳的腔室内能够旋转;球阀芯(30)两端与壳体之间设有密封圈二(28),所述球阀芯(30)的阀杆(25)与输出轴(19)固定连接;所述输出轴(19)、阀杆(25)、球阀芯(30)内部开有连通摆动缸(20)的腔体与球阀芯(30)与阀体壳体内壁之间所形成的缝隙(26)的清洗流道一(21)与清洗流道二(22),所述清洗流道一(21)、清洗流道二(22)的入口均在输出轴(19)的外壁上、且相互垂直,出口分别开在阀杆(25)侧壁、球阀芯(30)外壁上;当阀体处于关闭状态时,清洗流道一(21)进口与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鹏飞吕盘松彭林刘磊浦晨玮樊小峰张兵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