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491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其球体和阀腔的连接处设有硬密封和软密封两道密封结构,软密封由由具有限位部的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组成,阀腔的两端槽体和台阶,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上端外侧抵接在台阶上,阀体外侧还设有两对调节螺栓,两对调节螺栓的内端设有垫块并抵接在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上,硬密封包括由石墨环和金属环组成的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石墨环的内周和球体相抵接,金属环的内周和球体保持间距,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一硬密封体之间、第二软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之间还设有多组弹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在保证密封性的前提下确保球体膨胀后仍可顺畅的转动。下确保球体膨胀后仍可顺畅的转动。下确保球体膨胀后仍可顺畅的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

技术介绍

[0002]球阀常被应用于高温介质输送的管道上,用于控制管道的启闭;而球阀的球体一般为金属铸件,在高温作用下球体会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导致球阀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进而可能导致事故的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
[0004]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包括阀体、球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球体设置于阀腔内并与阀杆相固定,所述球体和阀腔的连接处设有硬密封和软密封两道密封结构;
[0005]所述软密封由设置于球体两侧的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组成,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外侧具有方形的限位部,所述阀腔的两端具有与限位部相对应的槽体,所述限位部卡入对应的槽体内,所述槽体上方的阀腔内壁上具有与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相对应的台阶,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上端外侧抵接在台阶上,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朝向球体的一侧上具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形状与球体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球体的上下两端与弧形槽相抵接,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上还各具有一贯穿限位部的孔,所述孔与阀腔同轴设置;
[0006]所述阀体外侧还设有两对调节螺栓,两对调节螺栓分别对应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位置设置,两对调节螺栓的内端延伸入阀腔且其端部设有垫块,所述垫块抵接在第一软密封体或第二软密封体与台阶相接触的外侧面上,所述调节螺栓和阀体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
[0007]所述硬密封由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组成,所述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都包括石墨环和金属环,所述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的内周具有对应球体形状的喇叭口,所述阀腔上具有两道凹环,两道凹环分别设置于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内侧,所述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分别移动连接在凹环内,所述金属环设置于靠近球体的一侧,所述石墨环的内周和球体相抵接,所述金属环的内周和球体保持间距,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一硬密封体之间、所述第二软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之间还设有多组弹簧,以保持软密封对硬密封的压迫,使硬密封紧贴在球体外侧。
[0008]具体的,所述阀杆由上阀杆和下阀杆组成,所述上阀杆由阀腔顶部穿出阀体,所述阀体和上阀杆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和填料,所述下阀杆转动连接在阀腔的底部。
[0009]具体的,所述球体的上下两端和阀腔的顶部及底部保持间距,所述凹环的外侧壁和阀腔的顶部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
[0010]具体的,所述阀体由上阀体和下阀体组成。
[0011]可选的,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焊接为一体。
[0012]可选的,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上各具有连接部,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通过固定螺栓连接为一体,所述上阀体和下阀体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垫。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了硬密封和软密封两道密封结构,可保证球阀的密封性,硬密封在软密封和弹簧作用下可进行一定幅度的左右位移,以确保球体膨胀后仍可顺畅的转动;软密封外侧还设置了调节螺栓,可调节软密封对硬密封的压迫力,即使软密封产生老化,或硬密封产生磨损,仍可通过旋转调节螺栓来确保球阀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0017]结合图1和图2所示,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包括阀体、球体1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2,所述阀杆由上阀杆3和下阀杆4组成,所述上阀杆3由阀腔2顶部穿出阀体,所述阀体和上阀杆3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和填料,所述下阀杆4转动连接在阀腔2的底部,所述球体1设置于阀腔2内并与上阀杆3和下阀杆4相固定;
[0018]所述球体1和阀腔2的连接处设有硬密封和软密封两道密封结构;
[0019]所述软密封由设置于球体1两侧的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组成,所述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的外侧具有方形的限位部7,所述阀腔2的两端具有与限位部7相对应的槽体,所述限位部7卡入对应的槽体内,以避免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随球体1的转动而产生位移,所述槽体上方的阀腔2内壁上具有与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相对应的台阶,所述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的上端外侧抵接在台阶上,所述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朝向球体1的一侧上具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形状与球体1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球体1的上下两端与弧形槽相抵接,所述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上还各具有一贯穿限位部7的孔,所述孔与阀腔2同轴设置;
[0020]所述阀体外侧还设有两对调节螺栓8,两对调节螺栓8分别对应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的位置设置,两对调节螺栓8的内端延伸入阀腔2且其端部设有垫块,所述垫块抵接在第一软密封体5或第二软密封体6与台阶相接触的外侧面上,所述调节螺栓8和阀体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
[0021]通过旋转调节螺栓8,可调节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向球体1方向的压迫力;
[0022]所述硬密封由第一硬密封体9和第二硬密封体10组成,所述第一硬密封体9和第二硬密封体10都包括石墨环11和金属环12,所述第一硬密封体9和第二硬密封体10的内周具有对应球体1形状的喇叭口,所述阀腔2上具有两道凹环13,两道凹环13分别设置于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二软密封体6的内侧,所述第一硬密封体9和第二硬密封体10分别移动连接在
凹环13内,所述金属环12设置于靠近球体1的一侧,所述石墨环11的内周和球体1相抵接,所述金属环12的内周和球体1保持间距,以避免刮伤球体1的外表;所述第一软密封体5和第一硬密封体9之间、所述第二软密封体6和第二硬密封体10之间还设有多组弹簧14,以保持软密封对硬密封的压迫,使硬密封紧贴在球体1外侧;
[0023]上述结构中,第一软密封本身具备一定的弹性,在第一软密封体5和弹簧14作用下,第一硬密封体9和第二硬密封体10可在凹环13进行一定幅度的左右位移,而石墨环11的特性保证了第一硬密封体9和第二硬密封体10滑动的顺滑性,当长时间受热球体1产生一定程度的膨胀时,第一硬密封体9和第二硬密封体10可产生相应的位移以确保球体1可顺利的进行转动,避免产生故障;而双重密封保证了整个球阀的密封性;
[0024]进一步的,所述球体1的上下两端和阀腔2的顶部及底部保持间距,以保证球体1转动的顺畅,所述凹环13的外侧壁和阀腔2的顶部之间为弧形过渡连接,以保证该位置的强度;
[0025]具体的,所述阀体由上阀体15和下阀体16组成,以便于对阀体内部组件的安装固定;
[0026]可选的,所述上阀体15和下阀体16焊接为一体,以保证整个阀体的密封性,避免由上阀体15和下阀体16连接处产生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安全耐高温双重密封球阀,包括阀体、球体和阀杆,所述阀体内设有阀腔,所述球体设置于阀腔内并与阀杆相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球体和阀腔的连接处设有硬密封和软密封两道密封结构;所述软密封由设置于球体两侧的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组成,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外侧具有方形的限位部,所述阀腔的两端具有与限位部相对应的槽体,所述限位部卡入对应的槽体内,所述槽体上方的阀腔内壁上具有与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相对应的台阶,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上端外侧抵接在台阶上,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朝向球体的一侧上具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形状与球体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球体的上下两端与弧形槽相抵接,所述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上还各具有一贯穿限位部的孔,所述孔与阀腔同轴设置;所述阀体外侧还设有两对调节螺栓,两对调节螺栓分别对应第一软密封体和第二软密封体的位置设置,两对调节螺栓的内端延伸入阀腔且其端部设有垫块,所述垫块抵接在第一软密封体或第二软密封体与台阶相接触的外侧面上,所述调节螺栓和阀体的连接处还设有密封;所述硬密封由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组成,所述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都包括石墨环和金属环,所述第一硬密封体和第二硬密封体的内周具有对应球体形状的喇叭口,所述阀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长青方忠恕周来旺
申请(专利权)人:丽水意德阀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