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63357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8: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将海藻酸钠溶解,形成海藻酸钠水溶液,乳化搅拌,将乳化剂与外泌体生长因子乳化搅拌,乳化搅拌均匀后加入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再次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植物油,搅拌形成均匀乳液,采用锐孔法进行微囊固化,微囊干燥后配制为溶液储存,形成微囊化产品,解决了原有外泌体生发产品需皮下注射才能发挥功效;外泌体活性成分稳定性差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将微囊制备技术运用至外泌体生发产品中,工艺简单;微囊化制备工艺包埋率高,微囊粒径均一,涂抹于透皮后易推开,囊壁破损快,生长因子易于透皮,解决了传统外泌体生产产品需要注射进入头皮的问题,减少了脱发者的痛苦。减少了脱发者的痛苦。减少了脱发者的痛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涉及外泌体医学护肤品制备


技术介绍

[0002]脱发是皮肤科中的常见病与多发病,包括脂溢性脱发、斑秃、早秃等症状。头发的生长、脱落以及包括头皮的健康程度究其本源,和毛囊干细胞的状态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毛囊干细胞是毛囊原始细胞,属于成体干细胞,但却没有成体干细胞那么活跃,长时间处于“冬眠”状态,直到受到外界的刺激信号时,才会恢复活力。在国际医学界,对脱发原因有很多解释,无论是何种病因,其结果都是一样,那就是毛囊的萎缩与闭合,萎缩或者闭合的毛囊不参与机体的正常循环,无法获取周边头皮的养分,毛发自然不会再长。所以,让毛囊重新恢复机能是毛发再生的关键。
[0003]科学家研究发现,即使毛囊萎缩,闭合甚至死亡,毛囊干细胞依然存活,来自年轻脂肪组织的外泌体,携带大量的复合生长因子,可以直接进入受体细胞,通过刺激“冬眠”中的毛囊干细胞,即可调控其进行分化迁移,生成表皮细胞,皮脂腺,毛乳头等等,此时,促使处于休止期的提前毛囊进入新的生长周期,毛母细胞黑素细胞加速分裂,新的毛发再生。
[0004]外泌体作为微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能被大多数细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磷脂双分子结构,由各种活体细胞的多囊体与细胞膜融合后,以胞吐形式释放入胞外环境中,其直径约为40

150nm。外泌体最早于1983年被发现,但人们一直认为它只是一种细胞的废弃物。随着研究的推进和深入,人们发现外泌体中含有多种复杂的细胞特异性成分,如一些与其功能和来源相关的蛋白质与脂质成分分布于囊泡表面。不同来源的外泌体在生理功能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0005]间充质干细胞临床多用于血液疾病、心血管疾病、肝硬化、神经系统疾病等方面的治疗,(ForostyakS,JendelovaP,SykovaE.Theroleofmesenchymalstromalcellsinspinalcordinjury,regenerativemedicineandpossibleclinicalapplications.Biochimie.2013,95(12):2257

70)。在毛囊生长调控中,一些毛发生长相关的蛋白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实验显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毛囊生长期高度表达。VEGF可通过刺激肌动蛋白重组来影响细胞迁移,同时上调Akt/PKB基因以防止细胞死亡。成长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

7)可促进毛囊从退行期向生长期转变,并可促进干细胞的活性,(GrecoV.,ChenT.,RendlM.,SchoberM.,PsaolliH.A.,StokesN.,DelaCruz

RacelisJ.,andFuchsE.Atwo

stepmechanismforstemce llactivationduringhairregeneration.CellStemCell,2009,4,155

169)。以此为理论基础,专利CN110693910A《一种具有生发功效的外泌体制备及其应用》就开发了一种具有生发功效的外泌体,该外泌体来源于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因子,提取过程简单,使用方便,可长时间运输和储存,可用于雄激素性脱发和非瘢痕性斑秃的治疗。
[0006]但该方法存在着重要的缺陷:需皮下注射发挥其功效,这也无形中给患者增加了
痛苦。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开发了一种微囊包裹外泌体活性成分的新工艺,无须皮下注射即可发挥外泌体活性成分的生发功效,减轻了患者痛苦,因此现在急需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来解决上述出现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合理,将微囊制备技术运用至外泌体生发产品中,工艺简单;微囊化制备工艺包埋率高,微囊粒径均一,涂抹于透皮后易推开,囊壁破损快,生长因子易于透皮;解决了传统外泌体生产产品需要注射进入头皮的问题,减少了脱发者的痛苦。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9]步骤S1

1、选择海藻酸钠为壁材,氯化钙为固化剂;
[0010]步骤S1

2、海藻酸钠溶解:将纯化水加热,在快速搅拌下,边搅拌边加入海藻酸钠,使其完全溶解,形成海藻酸钠水溶液;
[0011]步骤S1

3、乳化搅拌:将乳化剂与外泌体生长因子乳化搅拌,乳化搅拌均匀后加入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再次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植物油,搅拌形成均匀乳液;
[0012]步骤S1

4、微囊固化:采用锐孔法进行微囊固化,乳液通过锐孔滴入氯化钙固化液中,形成微囊;
[0013]步骤S1

5、微囊水洗、干燥:微囊用水清洗,干燥微囊;
[0014]步骤S1

6、微囊产品:干燥后的微囊配制为溶液储存,形成微囊化产品。
[0015]进一步地,步骤S1

2中,海藻酸钠溶解温度范围为40

80℃;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5

3.0%。
[0016]进一步地,步骤S1

2中,海藻酸钠溶解温度范围为60℃;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5%。
[0017]进一步地,步骤S1

3中,乳化剂为吐温

80和单油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且质量比为1:3

6:1;乳化搅拌转速为100

400r/min;乳化温度为30

50℃。
[0018]进一步地,步骤S1

3中,乳化剂为吐温

80和单油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且质量比为3:1;植物油为大豆油,乳化搅拌转速为200r/min;乳化温度为37℃。
[0019]进一步地,步骤S1

4中,氯化钙固化液为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固化液的浓度为0.4

5.0%;微囊固化时氯化钙固化液的环流速率为60

360r/min,乳液通过锐孔的速率为60

300滴/min。
[0020]进一步地,步骤S1

4中,氯化钙固化液的浓度为0.4%;微囊固化时氯化钙固化液的环流速率为120r/min,乳液通过锐孔的速率为180滴/min。
[0021]进一步地,步骤S1

3中外泌体生长因子制备方法如下:
[0022]步骤S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

1、选择海藻酸钠为壁材,氯化钙为固化剂;步骤S1

2、海藻酸钠溶解:将纯化水加热,在快速搅拌下,边搅拌边加入海藻酸钠,使其完全溶解,形成海藻酸钠水溶液;步骤S1

3、乳化搅拌:将乳化剂与外泌体生长因子乳化搅拌,乳化搅拌均匀后加入海藻酸钠水溶液中,再次搅拌混合均匀,倒入植物油,搅拌形成均匀乳液;步骤S1

4、微囊固化:采用锐孔法进行微囊固化,乳液通过锐孔滴入氯化钙固化液中,形成微囊;步骤S1

5、微囊水洗、干燥:微囊用水清洗,干燥微囊;步骤S1

6、微囊产品:干燥后的微囊配制为溶液储存,形成微囊化产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2中,海藻酸钠溶解温度范围为40

80℃;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0.5

3.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2中,海藻酸钠溶解温度范围为60℃;海藻酸钠水溶液的浓度为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3中,乳化剂为吐温

80和单油酸甘油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且质量比为1:3

6:1;乳化搅拌转速为100

400 r/min;乳化温度为30

50℃。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3中,乳化剂为吐温

80和单油酸甘油酯的混合物,且质量比为3:1;植物油为大豆油,乳化搅拌转速为200 r/min;乳化温度为37℃。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外泌体生长因子的微囊生发产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

4中,氯化钙固化液为氯化钙溶液,氯化钙固化液的浓度为0.4

5.0%;微囊固化时氯化钙固化液的环流速率为60

360r/min,乳液通过锐孔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林金玉徐念沁徐松泉鲁锦标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天纵易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