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尤其涉及一种层状化合物Li1+xV3O8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投入商业使用的锂离子充电电池,作为一种绿色、高效、轻便的可充蓄能电池,具有如下诸多优点1、能量密度高;2、平均输出电压高,是Ni-Cd、Ni-MH电池的3倍;3、输出功率大;4、自放电小,每月10%以下,不到Ni-Cd、Ni-MH电池的一半;5、无记忆效应,循环性能优越;6、可快速充放电;7、充放电效率高;8、工作温度范围宽,工作温度约为-25-45℃;9无环境污染,是绿色电池;10使用寿命长,从而在微型电池中处于领先地位。目前锂离子充电电池作为移动电话和其他便携电子设备的电源,占据市场主导,需求量急剧增长。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锂离子电池优异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正、负极材料、电解质和隔膜的选择及制备。目前正极材料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层状LixMO2和尖晶石型LixM2O4结构的化合物上(M=Co、Ni、Mn、V等第一系列过渡金属离子)。由于世界钴资源十分有限,导致LixCoO2材料价格昂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V↓[3]O↓[8]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下述步骤:①将锂原料、钒原料及乙二胺四乙酸或/和柠檬酸以摩尔比为1∶2.25∶3~1∶3.75∶5的比例加入到反应釜中,再向其中加入混合物质的量总量10~ 25倍的蒸馏水,加热至50~90℃,搅拌,溶解,得到均匀透明溶液或悬浊液;②继续加热并搅拌,直至蒸干表面水分得到凝胶物,并将凝胶物真空干燥制得蓬松多孔前驱体;③将所得蓬松多孔前驱体在研钵中研磨均匀,再在200~700℃下合成 反应2~10小时;冷却,研磨过筛,得到粉末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1+x]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园,岳鸿飞,李宁,张昕岳,邓小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3[中国|青海]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