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水电解质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3312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即使在具有较高氧浓度的条件下也显示不燃性的非水电解质溶液,更特别地涉及非水电解质溶液,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由下列通式(Ⅰ)表示的环状磷腈化合物和由下列通式(Ⅱ)表示的氟磷酸酯化合物的非水溶剂和载体盐:(NPR↓[2]↑[1])↓[n]…(Ⅰ)[其中,R↑[1]独立地为卤族元素或单价取代基;n为3-4]:[其中,R↑[2]独立为卤族元素、烷氧基或芳氧基,两个R↑[2]中的至少一个为烷氧基或芳氧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非水电解质和包括该非水电解质的非水电解质电池,更特别地涉及具有高不燃性的非水电解质和具有优良电池性能的非水电解质电池。
技术介绍
将非水电解质用作锂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双电层电容器等的电解质,并且这些设备具有高电压和高能量密度,因而它们被广泛用作个人电脑、移动电话等的驱动电源。此外,作为非水电解质通常使用的是通过将载体盐如LiPF6或类似物溶解于非质子有机溶剂如酯化合物、醚化合物或类似物中获得的那些。然而,由于非质子有机溶剂是可燃的,当它从设备中泄漏时,有可能着火-燃烧,并且存在安全性方面的问题。对于此问题,研究了赋予非水电解质阻燃性的方法。例如,建议将磷酸酯如磷酸三甲酯或类似物用于非水电解质的方法、将磷酸酯加入非质子有机溶剂的方法(见JP-A-H4-184870、JP-A-H8-22839和JP-A-2000-182669)。然而,通过反复放电-再充电,磷酸酯在负极逐渐还原-分解以致高度恶化电池的性能如放电-再充电效率、循环性能等,导致它的加入量有限。对于此问题,尝试了将抑制磷酸酯分解的化合物进一步加入到非水电解质中或设计磷酸酯自身的分子结构等方法(见JP-A-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水电解质,其特征在于包括含有由下列通式(Ⅰ)表示的环状磷腈化合物和由下列通式(Ⅱ)表示的氟磷酸酯化合物的非水溶剂和载体盐:(NPR↑[1]↓[2])↓[n]…(Ⅰ)[其中R↑[1]独立地为卤族元素或单价取代基;n为3- 4]:***…(Ⅱ)[其中R↑[2]独立地为卤族元素、烷氧基或芳氧基,两个R↑[2]中的至少一个为烷氧基或芳氧基]。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川泰郎大月正珠江口真一菅野裕士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普利司通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