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附薄脆型芯片的高拾取率柔性贴片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集成电路封装贴片机,特别涉及一种贴片机中吸附薄脆型芯片的高拾取率柔性贴片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集成电路封装贴片工艺流程中,在贴片机的XYZ三轴运动机械臂下方设置有芯片物料区和贴片区,贴片前由运动机械臂前端的吸嘴从芯片料盒中或蓝膜上拾取芯片,拾取时,机械臂XY轴先运动到指定位置,Z轴带动吸嘴开始向下运动,吸嘴与芯片料盒中的芯片接近时,机械臂Z轴减速缓慢移动,当吸嘴前端与芯片上表面接触时,打开吸嘴中空负压电磁阀,吸嘴中空变为负压状态,把芯片吸附到吸嘴前端,Z轴上提,拾取完成;贴片时,运动机械臂XY轴带动吸嘴及芯片物料一起运动到指定位置,Z轴带动吸嘴开始向下运动,芯片与基板接近时,机械臂Z轴减速缓慢移动,当芯片下表面与基板上表面接触时,关闭吸嘴中空负压电磁阀,打开吸嘴中空正压电磁阀,吸嘴中空变为正压状态,芯片与吸嘴脱离,Z轴上提,贴附放置完成;当生产中所用芯片为薄脆型芯片时,拾取和贴片难度都大于普通硅基芯片,吸嘴和芯片接触力不能过大,否则就会损伤芯片;现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附薄脆型芯片的高拾取率柔性贴片机构,包括沿前后水平方向设置的Y向轴顶座板(301),在Y向轴顶座板(301)的下底面上设置有Y向轴导轨(302),在Y向轴导轨(302)上吊接有Y向轴滑块(303),在Y向轴滑块(303)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过渡板(304),在过渡板(304)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沿左右水平方向设置的X向轴顶座板(305),在X向轴顶座板(305)的下底面上设置有X向轴导轨(306),在X向轴导轨(306)上吊接有X向滑块(307),在X向滑块(307)的下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渡板(308),在第二过渡板(308)的前侧面上固定连接有沿上下竖直方向设置的Z向轴立板(309),在Z向轴立板(309)的前侧立面上设置有Z向轴导轨(310),在Z向轴导轨(310)上设置有Z向滑块(311),在Z向滑块(311)上分别固定设置有贴片头机构固定框架(312)和视觉定位系统(314),在贴片头机构固定框架(312)中设置有贴片头机构(313);其特征在于,贴片头机构(313)是由芯轴支撑筒体(201)、电机支撑桶(237)、弹性中轴旋转驱动电机(207)、空气轴承、贴片头轴芯(210)和吸嘴组件(214)组成的,在芯轴支撑筒体(201)的上端面上,固定连接有深沟球轴承外圈(202),在芯轴支撑筒体(201)的上端固定设置有倒扣的电机支撑桶(237),在电机支撑桶(237)的顶端面中央处,设置有中心通孔(238),在电机支撑桶(237)的顶端面上,设置有弹性中轴旋转驱动电机(207),弹性中轴旋转驱动电机(207)的输出轴,向下穿过中心通孔(238)后,设置在电机支撑桶(237)内腔中,弹性中轴旋转驱动电机(207)的输出轴的下端,通过柔性联轴器(206)与弹性中轴(204)连接在一起,弹性中轴(204)的中部套接在深沟轴承内圈(203)中,在弹性中轴(204)的下端设置有倒扣碗状罩体(205),倒扣碗状罩体(205)设置在芯轴支撑筒体(201)的上部内腔中,在倒扣碗状罩体(205)的下端口上,设置有下环形弹片组件(208);在芯轴支撑筒体(201)的下端口上,固定连接有空气轴承外壳(213),在空气轴承外壳(213)内,设置有空气轴承轴套(211),在空气轴承轴套(211)内设置有贴片头轴芯(210),在贴片头轴芯(210)与空气轴承轴套(211)之间,设置有正压空气通过的环形间隙(212),贴片头轴芯(210)顶端与中部连接轴(209)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一起,中部连接轴(209)的顶端与下环形弹片组件(208)的中央处固定连接在一起,在中部连接轴(209)上套接有感应测力旋转盘(215),中部连接轴(209)和感应测力旋转盘(215)是设置在芯轴支撑筒体(201)的下部内腔中的,在感应测力旋转盘(215)下方的空气轴承外壳(213)的顶端面上,设置有感应测力传感器(216),在贴片头轴芯(210)的下端连接有吸嘴组件(21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附薄脆型芯片的高拾取率柔性贴片机构,其特征在于,下环形弹片组件(208)是由外圈环形弹片(223)、第一内圈环形弹片(224)、第二内圈环形弹片(225)、第三内圈环形弹片(226)、第四内圈环形弹片(227)、第五内圈环形弹片(228)和第六内圈环形弹片(229)组成的,在外圈环形弹片(223)中套接有第一内圈环形弹片(224),在第一内圈环形弹片(224)中套接有第二内圈环形弹片(225),在第二内圈环形弹片(225)中套接有第三内圈环形弹片(226),在第三内圈环形弹片(226)中套接有第四内圈环形弹片(227),在第四内圈环形弹片(227)中套接有第五内圈环形弹片(228),在第五内圈环形弹片(228)中套接有第六内圈环形弹片(229),外圈环形弹片(223)、第一内圈环形弹片(224)、第二内圈环形弹片(225)、第三内圈环形弹片(226)、第四内圈环形弹片(227)、第五内圈环形弹片(228)和第六内圈环形弹片(229),是以同心圆的形式,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的;在外圈环形弹片(223)与第一内圈环形弹片(224)之间,连接有第一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0),在第一内圈环形弹片(224)与第二内圈环形弹片(225)之间,连接有第二对“一字形”连接筋片
(231),在第二内圈环形弹片(225)与第三内圈环形弹片(226)之间,连接有第三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2),在第三内圈环形弹片(226)与第四内圈环形弹片(227)之间连接有第四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3),在第四内圈环形弹片(227)与第五内圈环形弹片(228)之间连接有第五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4),在第五内圈环形弹片(228)与第六内圈环形弹片(229)之间连接有第六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5),第一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0)是与第二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1)彼此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二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1)是与第三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2)彼此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三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2)是与第四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3)彼此相互垂直设置的,第四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3)是与第五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4)彼此相互垂直设置的,第五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4)是与第六对“一字形”连接筋片(235)彼此相互垂直设置的;外圈环形弹片(223)与倒扣碗状罩体(205)的下端口固定连接在一起,中部连接轴(209)的上端,从下向上,穿过第六内圈环形弹片(229)的内孔后与固定螺母(236)螺接在一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国斌,侯一雪,崔海龙,张媛,王敏,王雁,丁宇心,乔丽,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电子装备技术研究所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