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2002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12 17: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主要内容为:所述盘式微孔曝气器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底面上,进气管一端与连接气管连接且进气管另一端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处,支撑梁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壁上,承托板安装在支撑梁上,生物载体投加在承托板上,进水管安装在反应池体左侧面上的安装孔里,穿孔布水管安装在反应池体内,溢流堰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右侧壁上靠近顶面处,挡泥板安装在溢流堰左侧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了防短流的穿孔管多点布水的方式,并采用溢流堰出水,调整了底部曝气系统的布置方式,采用盘式微孔曝气器并对曝气器底部空隙使用方砖填充,不仅提高了气液接触面积,而且有助于促进载体中微生物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接触。接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

技术介绍

[0002]预曝气生化反应池是利用污水中的好氧微生物在有游离氧(分子氧)存在的条件下,预处理污水中的有机物,为下一阶段生化处理做准备。预曝气池内投加载体,微生物固着于载体。预曝气池内微生物所需的氧通常由人工曝气供给。目前,传统预曝气生化反应池工艺中经常添加活性炭作为菌种的载体,在运行过程中发现活性炭会不断的流失,如果后置沉淀池,然后加水泵回流,会增加能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其采用了防短流的穿孔管多点布水的方式,并采用溢流堰出水,调整了底部曝气系统的布置方式,采用盘式微孔曝气器并对曝气器底部空隙使用方砖填充,不仅提高了气液接触面积,而且有助于促进载体中微生物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盘式微孔曝气器、穿孔布水管、连接水管、进水管、风机、进气管、连接气管、挡泥板、出水管、溢流堰、生物载体、承托板和支撑梁,所述盘式微孔曝气器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底面上,所述连接气管安装在盘式微孔曝气器的进气口处,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连接气管连接且进气管另一端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处,所述支撑梁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壁上且支撑梁位于盘式微孔曝气器的上方,所述承托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梁上,所述生物载体投加在承托板上,所述进水管安装在反应池体左侧面上的安装孔里,所述连接水管一端与进水管连接且连接水管另一端安装在穿孔布水管上,所述穿孔布水管安装在反应池体内且穿孔布水管位于承托板下方,所述溢流堰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右侧壁上靠近顶面处,所述挡泥板安装在溢流堰左侧壁上。
[0005]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生物载体采用火山石滤料制作而成且生物载体上附着有EMO复合菌微生物。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承托板位于距离反应池体内底面1.5m高度处。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穿孔布水管上开设有若干个径向孔且径向孔靠近反应池体内底面。
[0008]本技术在反应池体内距池底1.5m高度处安装有承托板,承托板通过支撑梁固定在反应池体内;生物载体位于承托板上,置于反应池体池底一侧的穿孔布水管位于承托板下方,废水经过布水管均匀分布于池底;穿孔布水管开孔向下,穿孔布水管对侧池壁上方设溢流堰,废水经溢流堰汇集进入出水管排出;池体底部设有曝气系统,空气从池底底部进
入盘式微孔曝气器,通过盘式微孔曝气器给废水中的微生物提供氧气;EMO复合菌微生物技术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相比有如下诸多优点:(1)微生物的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使得极为复杂难处理的各类有机物的分解得以顺利完成;(2)微生物种类多,能适应有毒环境,又可分工合作,发挥全力,完成艰巨任务;(3)微生物分解力特强,故能消除臭味,减少固体量,而使污泥大幅降低,因此可以降低处理成本与操作难度;(4)脱色能力较物理化学法配套的传统生物法胜逾10倍;(5)处理能力与成果已打破甚多生物法的传统观念。
[0009]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反应池体内距池底1.5m处设置有承托板,通过支撑梁支撑承托板,承托板上方投加火山石滤料生物载体,投加EMO复合菌微生物,微生物附着于火山石滤料载体上;反应池体池底部安装有盘式微孔曝气器,通过风机经由进气管和连接气管与盘式微孔曝气器相连,以此方式为废水中的微生物提供氧气;反应池体底部一侧,盘式微孔曝气器上方安装穿孔布水管,废水经由进水管和连接水管进入到穿孔布水管,通过穿孔布水管均匀的分布到池底,然后经过生物载体,充分与生物载体上的微生物接触,在好氧环境下,使废水中的污染物得以有效分解;经处理后的废水通过位于穿孔布水管对侧池壁上方的溢流堰排出,溢流堰上设置有挡泥板。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采用了防短流的穿孔管多点布水的方式,并采用溢流堰出水,调整了底部曝气系统的布置方式,采用盘式微孔曝气器并对曝气器底部空隙使用方砖填充,不仅提高了气液接触面积,而且有助于促进载体中微生物与污染物的充分接触。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的A

A结构剖视图。
[0013]附图标记说明:
[0014]1:反应池体,2:盘式微孔曝气器,3:穿孔布水管,4:连接水管,5:进水管,6:风机,7:进气管,8:连接气管,9:挡泥板,10:出水管,11:溢流堰,12:生物载体,13:承托板,14:支撑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
[0016]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附图中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0017]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18]如图1和图2所示,其示出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包括反应池体1、盘式微孔曝气器2、穿孔布水管3、连接水
管4、进水管5、风机6、进气管7、连接气管8、挡泥板9、出水管10、溢流堰11、生物载体12、承托板13和支撑梁14,所述盘式微孔曝气器2安装在反应池体1内底面上,所述连接气管8安装在盘式微孔曝气器2的进气口处,所述进气管7一端与连接气管8连接且进气管7另一端安装在风机6的出风口处,所述支撑梁14安装在反应池体1内壁上且支撑梁14位于盘式微孔曝气器2的上方,所述承托板13固定安装在支撑梁14上,所述生物载体12投加在承托板13上,所述进水管5安装在反应池体1左侧面上的安装孔里,所述连接水管4一端与进水管5连接且连接水管4另一端安装在穿孔布水管3上,所述穿孔布水管3安装在反应池体1内且穿孔布水管3位于承托板13下方,所述溢流堰11安装在反应池体1内右侧壁上靠近顶面处,所述挡泥板9安装在溢流堰11左侧壁上。
[0019]优选的,所述生物载体12采用火山石滤料制作而成且生物载体12上附着有EMO复合菌微生物。
[0020]优选的,所述承托板13位于距离反应池体1内底面1.5m高度处。
[0021]优选的,所述穿孔布水管3上开设有若干个径向孔且径向孔靠近反应池体1内底面。
[0022]本技术在反应池体内距池底1.5m高度处安装有承托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预曝气生化反应池,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应池体、盘式微孔曝气器、穿孔布水管、连接水管、进水管、风机、进气管、连接气管、挡泥板、出水管、溢流堰、生物载体、承托板和支撑梁,所述盘式微孔曝气器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底面上,所述连接气管安装在盘式微孔曝气器的进气口处,所述进气管一端与连接气管连接且进气管另一端安装在风机的出风口处,所述支撑梁安装在反应池体内壁上且支撑梁位于盘式微孔曝气器的上方,所述承托板固定安装在支撑梁上,所述生物载体投加在承托板上,所述进水管安装在反应池体左侧面上的安装孔里,所述连接水管一端与进水管连接且连接水管另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湘潭建源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