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硝化菌挂膜方法、挂膜填料装置及应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36271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0 03: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脱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亚硝化菌挂膜方法、挂膜填料装置及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圆形骨架和醛化纤维组成的复合填料,其中,醛化纤维固定于圆形骨架上,圆形骨架起到支撑作用,醛化纤维与活性炭复合后,吸附并固定亚硝化菌,该组合中圆形骨架能够满足挂膜装置对于填料机械性能、抗冲击性能等的需求,活性炭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对亚硝化菌的吸附能力,同时从圆形骨架、醛化纤维到活性炭,形成空间上的级配,使得填料整体性能更加均衡,对于亚硝化菌的吸附更加均匀,且活性炭能够深入醛化纤维间隙,使得吸附更加牢固,不易脱落。不易脱落。不易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亚硝化菌挂膜方法、挂膜填料装置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脱氮
,尤其是涉及亚硝化菌挂膜方法、挂膜填料装置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氮是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未经处理的含氮废水会对水体和其他环境造成危害。常用的脱氮方法主要分为物化方法(如吹脱法、蒸氨塔蒸馏法和折点加氯法等)和生物脱氮方法。生物脱氮法由于技术成熟、投资及运行费用低,是目前废水脱氮处理的主要方法。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是利用化学或物理手段将微生物固定在有限的空间区域内,并保持其固有活性的方法。常用的微生物固定化方法有物理吸附法、化学交联法、载体包埋法等,不同固定化方法特点见下表:
[0003]表1不同微生物固定方法对比表
[0004]性能物理吸附法化学交联法包埋固定法制备难易易适中适中生物活性高低适中稳定性低高适中传质阻力小大大载体再生性能不能不能
[0005]由上表可知,物理吸附法易制备、生物活性高、载体再生性能好,但由于微生物与载体之间只通过物理吸附作用结合,在水处理过程冲受水力冲击容易发生脱落,稳定性较差。
[0006]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用于吸附亚硝化菌的填料,以提高填料挂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挂膜填料装置的持久脱氮能力。
[000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上述填料的挂膜方法,期望得到的挂膜方法具有简便易行,适于推广的特性,同时,能够保证上述填料的挂膜稳定性的充分发挥。
[0009]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将上述挂膜方法提供的挂膜填料装置用于生物脱氮过程,以解决目前缺乏长期稳定脱氮挂膜产品的技术问题。
[0010]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0011]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吸附亚硝化菌的填料,所述填料按照质量份包括,1~5份活性炭,50~60份圆形骨架和50~60份醛化纤维;所述圆形骨架直径为100~200mm、相邻圆形骨架之间间距为20~40mm,所述醛化纤维固定于圆形骨架上,所述活性炭均匀吸附于醛化纤维上和圆形骨架表面。
[001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圆形骨架的材质选自聚苯硫醚(PPS)或聚乙烯(PE)。
[0013]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活性炭为椰壳质活性炭。
[0014]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粒径为100~400目。
[0015]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的填料在亚硝化菌挂膜中的应用。
[0016]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亚硝化菌挂膜方法,所述挂膜方法包括,将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填料浸入亚硝化菌剂中吸附亚硝化菌,然后将吸附有亚硝化菌的填料以50%~80%体积填充率填入挂膜装置中,再对挂膜装置进行亚硝化菌富集成膜。
[0017]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亚硝化菌为欧洲亚硝酸单胞菌或亚硝化球菌。
[0018]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富集的方法包括,挂膜装置每天经过两轮周期性处理,每轮周期性处理依次经过进水、投加菌剂、沉淀和排水工序。
[0019]优选地,所述进水工序的进水配方包括硫酸铵0.2~1.5g/L,碳酸氢钠0.5~3.69g/L,氯化钠0.02~0.16g/L,氯化钾0.01~0.07g/L,无水氯化钙0.01~0.07g/L,Na2HPO4·
12H2O 0.05~0.37g/L和MgSO4·
7H2O 0.04~0.26g/L。
[0020]优选地,所述进水工序的进水配方包括硫酸铵1.062g/L,碳酸氢钠2.637g/L,氯化钠0.115g/L,氯化钾0.053g/L,无水氯化钙0.053g/L,Na2HPO4·
12H2O 0.261g/L和MgSO4·
7H2O 0.189g/L。
[0021]优选地,所述曝气工序中pH为6.5~8.6,溶氧量不低于2mg/L。
[0022]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富集完成后,还包括驯化工序,所述驯化工序的方法包括,于25~30℃条件下,以0.5~1.2L/h的流速通入含有氨氮的水,所述含有氨氮的水中氨氮浓度为250mg/L。
[0023]优选地,所述含有氨氮的水的流速由低到高逐渐提高,每次步长为0.1L/h,每次提高流速后,出水氨氮浓度不高于5mg/L后,再提高流速。
[0024]第四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采用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所述挂膜方法得到的覆盖亚硝化菌膜的挂膜装置。
[0025]第五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前述实施方式所述覆盖亚硝化菌膜的挂膜装置在生物脱氮过程中的应用。
[0026]优选地,所述生物脱氮过程应用于水体净化过程。
[002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活性炭、圆形骨架和醛化纤维组成的复合填料,其中,醛化纤维固定于圆形骨架上,圆形骨架起到支撑作用,醛化纤维与活性炭复合后,吸附并固定亚硝化菌,该组合中圆形骨架能够满足挂膜装置对于填料机械性能、抗冲击性能等的需求,活性炭的添加能够显著提高对亚硝化菌的吸附能力,同时从圆形骨架、醛化纤维到活性炭,形成空间上的级配,使得填料整体性能更加均衡,对于亚硝化菌的吸附更加均匀,且活性炭能够深入醛化纤维间隙,使得吸附更加牢固,不易脱落。
[002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使用上述填料进行亚硝化菌的挂膜方法,所述挂膜方法将上述填料浸入亚硝化菌剂中吸附亚硝化菌,并针对该填料的特性将其填充率控制在体积比50%~80%,而后再对挂膜装置进行亚硝化菌富集成膜,该方法简便易行,适于推广。
[0029]本专利技术还将上述挂膜方法得到的覆盖亚硝化菌膜的挂膜装置用于生物脱氮,经验证,该挂膜装置的纯化效果显著,且能够高效持菌、抵抗不良环境,明显提高了生物脱氮的稳定性,在低碳高氮废水脱氮处理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可扩大微生物固定化技术在生
物脱氮领域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1]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醛化纤维固定于圆形骨架形成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填料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0034]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专利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吸附亚硝化菌的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填料按照质量份包括,1~5份活性炭,50~60份圆形骨架和50~60份醛化纤维;所述圆形骨架直径为100~200mm、相邻圆形骨架之间间距为20~40mm,所述醛化纤维固定于圆形骨架上,所述活性炭均匀吸附于醛化纤维上和圆形骨架表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骨架的材质选自聚苯硫醚或聚乙烯。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填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炭为椰壳质活性炭;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粒径为100~400目。4.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填料在亚硝化菌挂膜中的应用。5.一种亚硝化菌挂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挂膜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填料浸入亚硝化菌剂中吸附亚硝化菌,然后将吸附有亚硝化菌的填料以50%~80%体积填充率填入挂膜装置中,再对挂膜装置进行亚硝化菌富集成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亚硝化菌为欧洲亚硝酸单胞菌或亚硝化球菌。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挂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富集的方法包括,挂膜装置每天经过两轮周期性处理,每轮周期性处理依次经过进水、投加菌剂、曝气、沉淀和排水工序;优选地,所述进水工序的进水配方包括硫酸铵0.2~1.5g/L,碳酸氢钠0.5~3.69g/L,氯化钠0.02~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盼盼杨贝贝孙晓莹杨华军常华李红霞程岩刘宝玉李金河张轶凡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凯英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