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黎昌兴专利>正文

便携微型铅蓄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843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于随身携带的录放机、手持微型液晶电视机或其他微型电子仪表电源用的便携微型铅蓄电池。该电池主要由电池壳1内设置正极板8、负极板9、隔膜层10,极板8、9的极耳穿过密封盖4通过导线3、导线12与充放电插座6、14连接构成。其具有持续放电时间长,随时可以进行充电,无“记忆”,可以任意方向使用、寿命长、相对容量大等特点。(*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便携微型铅蓄电池,适用于随身携带的录放音机、手持微型液晶电视机或其他微型电子仪表的电源用。现有随身听录放音机、手持微型电视机等电源,一般采用干电池或其他可充电池,由于干电池电量小,使用时需经常更换,而充电池存在“记忆”缺陷,充放电均不方便。本技术的设计方案是在电池壳内设置正极板8、负极板9、隔膜层10,极板8、9的极耳分别穿过设置在电池壳1口端的密封盖4,用正极导线3一端连接正极板8极耳,另一端连接保险管座16后,再连接充放电插座6和充放电插座14的一端,负极导线12一端连接负极板9的极耳,另一端连保险管座16一端后再与充放电插座6和充放电插座14的另一端连接,电池壳盖2与电池壳1口端相接,保险管座16、充放电插座6、14设置在电池盖2内,密封盖4顶部中心设置单向阀及密封胶环5。本技术所述的便携微型铅蓄电池,持续放电时间长,无“记忆”,随时可以进行充电,具有单体电压高、内阻小,任意方向使用,寿命长、相对容量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1,便携微型铅蓄电池结构图;图2,便携微型铅蓄电池侧视图。实施例结合附图1、2,放置在电池壳1内的铅正极板8与铅负板9之间放置隔膜层10,电池壳1开口端设置密封盖4后用密封胶7进行封固,保险管15放置在保险管座16内,电池壳盖2设置活动盖13,便于更换保险管15,电池壳1外侧固定携挂卡11。权利要求1.一种便携微型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壳1内设置正极板8、负极板9、隔膜层10,极板8、9的极耳分别穿过设置在电池壳1口端的密封盖4,正极导线3一端连接正极板8极耳,另一端连接保险管座16后再连接充放电插座6和充放电插座14,负极导线12一端连接负极板9的极耳,另一端连接保险管座16后再与充放电插座6和充放电插座14连接。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保险管座16、充放电插座6、14设置在电池壳盖2内,电池壳盖2与电池壳1口端连接,密封盖4顶部中心设置单向阀及密封胶环5。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适于随身携带的录放机、手持微型液晶电视机或其他微型电子仪表电源用的便携微型铅蓄电池。该电池主要由电池壳1内设置正极板8、负极板9、隔膜层10,极板8、9的极耳穿过密封盖4通过导线3、导线12与充放电插座6、14连接构成。其具有持续放电时间长,随时可以进行充电,无“记忆”,可以任意方向使用、寿命长、相对容量大等特点。文档编号H01M10/06GK2297805SQ9720096公开日1998年11月18日 申请日期1997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1997年1月31日专利技术者黎昌兴 申请人:黎昌兴, 黎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便携微型铅蓄电池,其特征在于电池壳1内设置正极板8、负极板9、隔膜层10,极板8、9的极耳分别穿过设置在电池壳1口端的密封盖4,正极导线3一端连接正极板8极耳,另一端连接保险管座16后再连接充放电插座6和充放电插座14,负极导线12一端连接负极板9的极耳,另一端连接保险管座16后再与充放电插座6和充放电插座14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昌兴
申请(专利权)人:黎昌兴黎燕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2[中国|贵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