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吸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6052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第1集尘室、第2集尘室以及位于第1集尘室、将第1集尘室的垃圾有选择地向第2集尘室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第1集尘室具有空气吸入口及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暂时保管从该吸入口吸入的垃圾并可从外部可以确认的同时,分离前述空气和垃圾;所述第2集尘室连通该第1集尘室的下游侧,使前述空气通过、并且排除的同时,具有收纳垃圾的收纳装置。(*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可以将垃圾有选择地从一个集尘室移动到另一个集尘室的电动吸尘器。更具体的是关于将在使用中吸入的垃圾暂时保存在可以从外部确认的第1集尘室内,将该垃圾有选择地移动到第2集尘室的电动吸尘器。
技术介绍
作为现有的电动吸尘器的集尘装置是,作为将空气与灰尘分离的装置,具有使用布或无纺布的过滤网式,或将过滤网做成袋状、将垃圾存放在其中,将袋子与垃圾一起扔掉的纸袋式,或不用过滤网的旋风分离器式等。例如,有以下结构的电动吸尘器,即以提高旋风分离器性能为目的,设置流动引导装置,将所有分离后的垃圾利用离心力投入被区划在旋风分离器室的切线方向上的集尘箱内,集尘室内的空气是在流动性上流动比较少的结构的电动吸尘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3145086号公报(第3~4页,图6~图8)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利用旋风分离器分离垃圾的技术中,由于没有垃圾的压缩效果,因此集尘容量小,另外,如果加大容量,产生了降低作为吸尘器的使用方便性等相反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目的是提供以下的电动吸尘器,即在电动吸尘器的使用过程中,通过目视及听觉可以确认垃圾的吸入状态,提高扫除的满足感和完成感,使用更加方便,使扫除工作变得愉快的电动吸尘器。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吸尘器设有第1集尘室、第2集尘室以及位于第1集尘室、将第1集尘室的垃圾有选择地向第2集尘室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第1集尘室具有空气吸入口及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暂时保管从该吸入口吸入的垃圾并可从外部可以确认的同时,分离前述空气和垃圾;所述第2集尘室连通该第1集尘室的下游侧,使前述空气通过、并且排除的同时,具有收纳垃圾的收纳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吸尘器的部分剖面图。图2是图1的第1集尘室上面的剖面图。图3是图1主要部位的扩大图。图4是表示图1作用的部分剖面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倒垃圾动作时的第1集尘室上面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第1实施方式中的电动吸尘器的部分剖面图。图2是图1的第1集尘室上面的剖面图。图中,电动吸尘器的吸尘器本体1是大致呈倒L字形状,用例如塑料材料形成,其后部上方上设有为了移动吸尘器本体1的手柄2,底面上设有为了在地板上移动的小脚轮3及后轮4,内部设有为了得到向内部的吸引力的鼓风电动机、供电用的卷线机构以及排气口(无图示)。而且,设置与吸尘器本体1一体上方开口的第2集尘室5,在其内部的大致中央部,可自由拆装地配设具有垃圾渗入孔的纸板6和与该纸板6呈一体的袋状的过滤网7,并且在第2集尘室5与鼓风电动机之间设有使之连通的方格8。在第2集尘室5的上方开口部上,夹着第1密封件10设置有开关该开口部的倒垃圾用的盖子9。另外,倒垃圾用的盖子9的大致中间部位上设有垃圾连通孔11,在该垃圾连通孔11上设置的第2密封件12与纸板6相接。另外,倒垃圾用的盖子9的整体是受到设置在吸尘器本体1上方的轴承13的轴支撑,为开关第2集尘室5的开口部而设置的,通过开关用的门钩14被锁住。第1集尘室15是分离空气和垃圾的透明的圆筒状的旋风分离器构造,该上部有吸入口16,并且,为了使之在内壁面旋转的、设置了比第1集尘室15的旋风分离器部直径小的旋风分离器入口17。并且,第1集尘室15中设有向该中央部倾斜的漏斗面19,在其下部的中央部,一体地形成了筒状的旋风分离器出口18,通过第2密封件12保持。这样,第1集尘室15的整体与倒垃圾用的盖子9上方的垃圾连通孔11是同心状地设置,水平旋转自如,通过装卸用门钩20,被装卸自如地嵌入在倒垃圾用的盖子9上。第1集尘室15的旋风分离器出口18上可装卸地设置了作为垃圾移动装置的过滤网部21,如图3所示,具有由保持部23和底板24组成的本体部22,该保持部23是由若干块框架材料形成的倒漏斗状,该底板24有许多通气孔25,可装卸地安装在保持部23的下部,底板24外径的尺寸是与旋风分离器出口18的内径相对应地形成的大小。并且,保持部23是由具有许多小孔的塑料成型物或金属丝网形成的,另外,底板24只要是由金属丝网等形成的具有通气性的构造即可。另外,保持部23的外围,覆盖着捕捉绒毛垃圾等大的垃圾的粗尘过滤网26,另外,保持部23内设置有起泡率小的聚氨酯泡沫体材料等的细尘过滤网27。并且,在本体部22的上端,设置有使过滤网部21上下方向移动、开关旋风分离器出口18的滑动轴28,滑动轴28上设有从外部对其进行操作的把手29。下面就运转时的旋风分离器出口18通过过滤网部21被关闭的状态的作用进行说明。图1中,运转吸尘器本体1时,空气和垃圾通过地刷、塑管、软管等附属品(无图示)被吸入吸入口16。并且,通过旋风分离器入口17,垃圾沿着内壁面边旋转边被吸入第1集尘室15内,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垃圾分离作用,比重大的绒毛垃圾等粗尘继续在透明的第1集尘室15的内壁面旋转,细尘则被粗尘过滤网26和细尘过滤网27捕获。这样,被过滤的空气流向第2集尘室5,通过纸过滤网7向吸尘器本体1外排出。即使是停止运转后再次运转的情况下,第1集尘室15内的粗尘再次继续旋转。同时,由于第1集尘室15是由透明材料构成,吸入垃圾的旋转程度随着垃圾量而变化,因此通过垃圾的活动可以目视进行垃圾量的确认和倒垃圾的确认。另外,地面上没有垃圾时,旋风分离器入口17处没有垃圾旋转,只有空气旋转,因此根据对通过的垃圾量的透明度的确认,可以判别地面垃圾是否被吸掉。这样,其次也可以得到对扫除的完成感、满足感,可以愉快地进行扫除。下面,就将滑动轴28向上方移动,通过过滤部21使运转中的旋风分离器出口18成为开放状态的作用进行说明。图4中,运转吸尘器本体1时,空气和垃圾通过地刷、塑管、软管等附属品被吸入吸入口16。并且,通过旋风分离器入口17,垃圾沿着内壁面边旋转边被吸入第1集尘室15内,通过旋风分离器的垃圾分离作用,比重大的绒毛垃圾等粗尘继续在透明的第1集尘室15的内壁面旋转,细尘通过旋风分离器出口18后,由第2集尘室5的纸过滤网7捕获,被过滤的空气向吸尘器本体1的外面排出。停止吸尘器本体1的运转时,通过第1集尘室15的漏斗面19,粗尘滑落,接近旋风分离器出口18附近,另外由于再运转开始时,没有被附加旋转力,因此,第1集尘室15内的粗尘被第2集尘室5吸入,通过纸过滤网7被捕获,过滤后的空气向本体外排出。此时,吸入的垃圾的旋转程度随着垃圾量而变化,由于第1集尘室15是由透明材料构成,因此通过垃圾的活动可以目视进行垃圾量的确认和倒垃圾的确认。另外,地面上没有垃圾时,旋风分离器入口17处没有垃圾旋转,只有空气旋转,因此通过确认通过的垃圾量的透明度,可以判断地面垃圾是否被吸掉。另外,第1集尘室15内的垃圾到达储存能力以上,即储存容积以上,并且更多的垃圾被吸入的情况下,自动地被吸入到第2集尘室5一侧,这样,其次也可以得到对扫除的完成感、满足感,可以愉快地进行扫除。下面就倒掉第1集尘室15的垃圾进行说明。操作装卸第1集尘室15用的门钩20,将第1集尘室15从吸尘器本体1上卸下,如图5所示,在垃圾箱30上抓住把手29,操作过滤网部21,打开旋风分离器出口18。这样粗尘通过漏斗面19滑落,从旋风分离器出口18排出。如果振动第1集尘室15,通过漏斗面19,粉状的垃圾也从旋风分离器出口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设有第1集尘室、第2集尘室以及位于第1集尘室、将第1集尘室的垃圾有选择地向第2集尘室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第1集尘室具有空气吸入口及分离装置,该分离装置暂时保管从该吸入口吸入的垃圾并可从外部可以确认的同时,分离前述空气和垃圾;所述第2集尘室连通该第1集尘室的下游侧,使前述空气通过、并且排除的同时,具有收纳垃圾的收纳装置。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前述第1集尘室是由利用离心力分离空气和垃圾的旋风分离式分离装置构成的,并且由可以目视确认内部垃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橋豊蓮浩二関口剛德
申请(专利权)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三菱电机家用机器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