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60308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其设有一壳体,壳体的一面有一容置空间,其一端内侧壁设有多个端子,壳体的一端外侧壁与一另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相接设,另一壳体在与容置空间的同方向面上设有另一容置空间,其对应内侧壁分别有两个导电体,同时在另一容置空间与容置空间之间,设有一倍压电路及一稳压整流电路;如此,只需将一移动电话电池置入该容置空间内,同时将一般电池分别置入另一容置空间中,再通过倍压电路、稳压整流电路的作用,即可对该移动电话的电池进行充电。(*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尤指一种可与一般汽车、摩托车摇控器或钥匙圈结合为一体,以便于使用者在携带行走中,或飞机上可随意做充电的工作,同时,该充电装置仅是利用一般电池(如3、4号电池),即可作为该充电装置的电力供应源,如此,不但可使该充电装置具有方便性且不占空间,同时,可改善传统不论是座充式或旅充式的充电器,在携带及使用上所造成的不便与不易。近几年来,电子、通讯产品科技的大幅进步,使得使用电子、通讯设备的人士愈来愈多,如移动电话……等。但是,该移动电话所需的电源供应来源,往往就成为使用者的困扰,因为不论是一座充式或一旅充式,其均需通过一交流电源充电器以达到充电的目的,因此,制造商即不断地推出各种不同型号、符合该不同规格移动电话的座充式或旅充式的电源充电器,以应付使用者的所需。前述传统的电源充电器有其缺点其一,传统的电源充电器,因其体积较大,容易造成使用者的携带不方便;其二,当使用者到任一地方且需利用该电源充电器充电时,均需通过一交流电源插座,方可进行充电使用;其三,当使用者到国外且需利用该电源充电器充电时,如电压超过240V以上时,则需另外准备一电源转换器,始可进行充电使用;其四,当使用者在户外活动时,若遇该移动电话必需充电时,势必造成使用者的困扰与不便;其五,当使用者在旅游行程中,虽有该电源充电器,但可能无法使用,必需回饭店后通过一交流电源插座,始可进行充电使用。所以,若能设计出一种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可与一般汽车/摩托车摇控器或钥匙圈结合为一体,以便于使用者在携带行走中,或飞机上可随意做充电的工作,同时,该充电装置仅是利用一般电池(如3、4号电池),即可作为该充电装置的电力供应源,不但可使该充电装置具方便性,同时不占空间,如此,相信将是使用者所乐于见到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其是可与一般汽车/摩托车摇控器或钥匙圈结合为一体,以便于使用者在携带行走中,或飞机上可随意做充电的工作,同时,该充电装置仅是利用一般便利商店均可方便购得的一般电池(如3、4号电池),即可作为该充电装置的电力供应源,同时也可使该移动电话的背盖做成该充电装置的一部份,如此,不但可使该充电装置具有方便性且不占空间,同时,可改善传统不论是座充式或旅充式的充电器,在携带及使用上所造成的不便与不易。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的一面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一端内侧壁设有多个端子,该容置空间可使一移动电话的电池置入其中,且该电池一端的导电面恰可与这些端子相接设;另一壳体,该另一壳体在与该容置空间的同方向面上设有另一容置空间,该另一容置空间的对应内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导电体,且该另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与该壳体的一端外侧壁相接设,该另一容置空间可使一般电池分别置入其中,且这些电池上的正极端及负极端恰可与这些导电体相互导接;一倍压电路及一稳压整流电路,设在该另一容置空间与该容置空间之间,如此,只需将移动电话的电池置入该容置空间内,同时将一般电池分别置入该另一容置空间中,通过该倍压电路、稳压整流电路,即可对该移动电话的电池进行充电的工作。其中该壳体可为一移动电话的电池背盖,且该另一壳体的一端是可沿该壳体一端的外周缘壁活动地插入而外露其另一端,并盖合在该移动电话的背面,使用时,可将该另一壳体沿该壳体一端向外拉出使用。其中该另一容置空间内恰可套入一断面呈Z形的框体,该框体分别具有一容置室及另一容置室,该容置室的一端为一开放端,另一端为一封闭端,该封闭端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另一导电体,该另一容置室的一端邻近该容置室的开放端,则为一封闭端,另一端为一开放端,该封闭端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又一导电体,当框体在套入该另一容置空间时,该框体的两个封闭端上的另一导电体、又一导电体,恰可与该另一容置空间内对应内侧壁的导电体相互导接,通过该容置室及另一容置室可方便置入较小规格的一般电池。其中该壳体一端外侧壁及该另一壳体一端外侧壁是藉由一铰接元件与其分别铰接,该壳体及该另一壳体可以该铰接元件为轴心,进行相互盖合的作用。其中该壳体、另一壳体在面向容置空间、另一容置空间开口的周缘上,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应的嵌合元件,该壳体及该另一壳体在进行相互盖合时,这些嵌合元件恰可相互嵌合,以达到固定作用的目的。其中这些嵌合元件分别为一对应的凸体及凹槽。其中该壳体、另一壳体分别在铰接元件的对应端上可设有一凸环,可通过该凸环穿戴一钥匙圈,而与一般汽车/摩托车遥控器结合为一体,以便于使用者在携带行走中及飞机上可随意做充电的工作。其中该铰接元件为一铰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详细说明本技术的目的、形状构造装置特征及其功效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实施外观示意图一;图2是本技术的立体实施外观示意图二;图3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外观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动作示意图。请参阅图1所示,本技术是一种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该充电装置1设有一壳体10,该壳体10的一面设有一容置空间101,该壳体10位于该容置空间101的一端内侧壁设有多个端子102,藉由该容置空间101可使一移动电话的电池31置入其中,且该电池31一端的导电面311恰可与这些端子102相接设。本技术中,尚包括有另一壳体20,该另一壳体20在与该壳体10容置空间101的同方向面上,设有另一容置空间201,该另一壳体20位于该另一容置空间201的对应内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导电体202,藉由该另一容置空间201可使一般电池32(如3号电池)分别置入其中,且这些电池32上的正极端及负极端恰可与这些导电体202相互导接。再者,该另一容置空间201内恰可套入一断面呈Z形的框体21,该框体21分别具有一容置室22及另一容置室23,该容置室22的一端为一开放端221,另端为一封闭端222,该封闭端222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另一导电体223,该另一容置室23的一端邻近该容置室22的开放端221,则为一封闭端231,另端为一开放端232,该封闭端231的两个侧面分别设有又一导电体233,当该框体21在套入该另一容置空间201时,该框体21的两个封闭端222、231上的另一导电体223、又一导电体233,恰可与该另一容置空间201内对应内侧璧的导电体202相互导接,通过该容置室22及另一容置室23可方便地置入较小规格的一般电池32(如4号电池)。本技术中,该壳体10一端外侧壁与该另一壳体20一端外侧壁,是藉由一铰接元件103将其分别铰接,本实施例中,该铰接元件103为一铰链,该壳体10及该另一壳体20可以该铰接元件103为轴心,进行相互盖合的作用。本技术中,该另一壳体20在另一容置空间201介于该铰接元件103之间,设有一倍压电路203及一稳压整流电路(图中未示),该倍压电路203的工作原理是将工作电压提升至若干倍,再藉由该稳压整流电路以进行充电时所需的工作电压。由于,该倍压电路203的工作原理是属于传统技术,故,在此不予赘述。本技术中,该壳体10、另一壳体20在面向容置空间101、另一容置空间201开口的周缘上,分别设有至少一对应的嵌含元件104,本实施例中,这些嵌合元件104分别为一对应的凸体及凹槽,该壳体10及该另一壳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电话的充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壳体,该壳体的一面设有一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的一端内侧壁设有多个端子,该容置空间可使一移动电话的电池置入其中,且该电池一端的导电面恰可与这些端子相接设;另一壳体,该另一壳体在与该容置空间的同方向面上设有另一容置空间,该另一容置空间的对应内侧壁分别设有两个导电体,且该另一壳体的一端外侧壁与该壳体的一端外侧壁相接设,该另一容置空间可使一般电池分别置入其中,且这些电池上的正极端及负极端恰可与这些导电体相互导接;一倍压电路及一稳压整流电路,设在该另一容置空间与该容置空间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棠刘金龙
申请(专利权)人:英华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