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能全专利>正文

一种蓄电池电极接线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9957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电极接线柱,其主要特点是在接线圈的侧面铸连接有带接线端的引导线,接线圈与蓄电池极柱焊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氧化,抗腐蚀性能好,安全防爆,使用寿命长。(*该技术在200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蓄电池电极的接线柱。现有的蓄电池接线方法是在蓄电池的电极上连接一带螺纹的半圆接线圈,导线用螺钉连接在接线圈的螺纹上并与蓄电池的电极固定。这种连接方法简便易行,但由于蓄电池大多采用酸碱盐作溶液,使用一段时间后,外渗液极易氧化接线圈而使导线腐蚀,有时还会引起火花甚至爆炸,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并且缩短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原有接线方式的不足,提供一种防氧化,抗腐蚀的蓄电池电极接线柱。本技术的特点是将原来带螺纹半ξ接线圈设计成一封闭的环形接线圈,在环形接线圈的侧面铸连接一带有接线端的铜塑引导线。接线圈与蓄电池的极柱焊连接。本技术结构简单,防氧化、抗腐蚀性能好,安全防爆,使用寿命长,并提高了蓄电池和电器工作的可靠性。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中1接线圈,2引导线,3接线端。采用带孔的铜导体作接线端3,根据机械强度及安全电流选择适当截面积的塑胶铜引导线2,接线端3的无孔端头与引导线2固连接,有孔端接用电器,引导线2的另一端与接线圈1一起铸连接为一接线柱即接线圈1和带接线端3的引导线2为一整体。最后将接线圈1与蓄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蓄电池电极接线柱,电极柱、接线圈组成,其特征在于:接线圈1为一封闭环形,在环形接线圈1的侧面还铸连接有一带接线端3的铜塑引导线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能全
申请(专利权)人:陈能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3[中国|湖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