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58999 阅读:2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在其圆柱型铜端子侧面对称设置两个平面缺口和两个螺纹孔,两平面缺口间距为13~18mm,两螺纹孔孔径为M3~M6。当电池间通过螺杆将连接条和电池正负极输出端子连接起来,拧紧螺杆时,可用开口扳手卡住两平面缺口,以保证铜芯不会松动,起到保护输出端子的作用。同时,从螺纹孔处直接连接信号线,可减少接触电阻,提高信号的准确性。(*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铅酸蓄电池的端子输出结构,属铅酸电池
现有的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是将铜芯内嵌在铅极柱里,而铜芯略高于铅极柱。铅酸电池间通过螺杆将连接条和电池输出铜端子连接起来,拧紧螺杆时容易使此种铜端子输出结构的铜芯与铅极柱松动剥离,进而增大接触电阻和系统压降。蓄电池在大电流充放使用时,根据欧姆定律,电阻和电流越大,产生的焦耳热就越大,铜芯和铅极柱随温度的升高而电阻就逐渐变大,电阻变大,产生焦耳热就越大,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情况严重的可以把铅极柱熔化而使整组电池停止供电,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此外,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蓄电池远程信息监控系统和网络系统将不断完善,而对于蓄电池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采集的数据准确,也就是采集点有效。以往的信息采集点在连接铜条上,这种方法所采集的信息包括螺杆和铜条的接触电阻、螺杆和电池的接触电阻、铜条和电池的接触电阻三种接触电阻所带来的影响,采集的数据不准确,进而失去远程信息监控系统和网络信息系统的意义。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既可以在拧紧连接螺杆时对铜端子起到保护作用,又可以在铜芯上直接连接信号线减少接触电阻提高信号准确性的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中的圆柱型铜端子侧面有两平面缺口和两个螺纹孔。上述两平面缺口对称设置,其间距为13~18mm。两螺纹孔对称设置,其孔径为M3~M6。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铅酸蓄电池间通过螺杆将连接条和电池正负极输出端子连接起来,拧紧螺杆时,可用开口板手卡住两平面缺口,这样在拧紧螺杆时使铜芯不会松动,从而保护输出端子;从铜芯上螺纹孔处直接连接信号线,可以减少接触电阻,提高信号的准确性。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技术。附图为本技术铜端子结构示意图。圆柱型铜端子1的对称侧面上有两个平面缺口2,其间距为15mm,在与上述对称侧面相垂直的对称侧面上有两个M5的螺纹孔3,上端面4用于电池间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圆柱型铜端子侧面有两平面缺口和两个螺纹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平面缺口对称设置,其间距为13~18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两螺纹孔对称设置,其孔径为M3~M6。专利摘要一种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在其圆柱型铜端子侧面对称设置两个平面缺口和两个螺纹孔,两平面缺口间距为13~18mm,两螺纹孔孔径为M3~M6。当电池间通过螺杆将连接条和电池正负极输出端子连接起来,拧紧螺杆时,可用开口扳手卡住两平面缺口,以保证铜芯不会松动,起到保护输出端子的作用。同时,从螺纹孔处直接连接信号线,可减少接触电阻,提高信号的准确性。文档编号H01M2/30GK2445445SQ0024066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0年10月20日 优先权日2000年10月20日专利技术者邵双喜, 张海波, 钱善高 申请人: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铅酸蓄电池铜端子输出结构,其特征在于圆柱型铜端子侧面有两平面缺口和两个螺纹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双喜张海波钱善高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双登电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