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串、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89717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9 17:2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系统。太阳能电池串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片;分别连接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的导电互联膜,导电互联膜包括第一端、第二端以及分别连接第一端和第二端的中间段;第一端与第一电池片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池片的第二电极导电连接;或者,第一端与第一电池片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第二端与第二电池片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其中,中间段的厚度小于500um。太阳能电池串可避免发生由于设有焊带引起的电池片弯曲、应力集中的问题,能够大大降低导电材料的热膨胀对图形化精准度造成的影响,并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并且能够大大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太阳能电池串、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太阳能电池电池组件以及太阳能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较高的应用可靠性、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一直是太阳能电池工业追求的目标。在太阳能电池制备完成后,需要通过各样的互联技术将各个太阳能电池组成太阳能电池串,进而实现应用。
[0003]目前常用的太阳能电池互联技术有以下三种:

、MBB焊带方式:在电池片上设计多组pad点和汇流条,使用焊带连接每组pad点,最终通过汇流条汇流焊带上的电流与下一电池片形成串联。

、两电池间汇流焊接方式:在电池片两端设计pad点,使用结构化焊带焊接两电池片边缘pad点,形成电池片间的串联。

、一体化背板方式:在背板上覆盖图形化的金属膜,并且背板与电池片上的多组pad点或者细栅线连接,将电池片电流引出,同时电池片间通过图形化的铜膜进行串联,其中为了保证足够低的电阻损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串包括:至少两个电池片,各个所述电池片均包括第一电极和与所述第一电极极性相反的第二电极;分别连接第一电池片和与所述第一电池片相邻的第二电池片的导电互联膜,所述导电互联膜包括沿所述太阳能电池串延伸方向设置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端相对方向设置的第二端以及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中间段;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片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片的第二电极导电连接;或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池片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池片的第一电极导电连接;其中,所述中间段的厚度小于500um。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厚度小于100um。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厚度均小于200um,所述中间段的厚度小于或等于50um。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端的厚度。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端的厚度。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互联膜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总面积的比例小于50%。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互联膜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总面积的比例小于或等于25%。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互联膜的面积与所述第一电池片和第二电池片总面积的比例小于或等于10%。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电池串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电互联膜所在区域、覆盖所述第一电池片的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片的第一电极的绝缘层。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池片的第二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片的第一电极上。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设置在所述导电互联膜上。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互联膜只覆盖所述第一电池片的第一电极以及所述第二电池片的第二电极。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包括若干第一中间区,所述第一中间区呈平行设置,并且所述第一中间区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包括若干第二中间区,所述第二中间区呈交叉设置,并且所述第二中间区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和/或所述第二端设有
环绕镂空区,所述环绕镂空区环绕着所述第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极的连接区域,但不形成闭合;所述中间段包括若干第三中间区,且各个第三中间区之间可形成与所述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永谦许文理杨新强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爱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