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叉指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503301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02 10: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叉指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叉指背接触电池系统。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包括: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包括与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一接触区、与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相邻的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二接触区和连接第一接触区和第二接触区的第一连接区;第一接触区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一绝缘层,第二接触区包括第二绝缘层和第二导电层。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和负极区可布更多的正极细栅线和负极细栅线,大大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另外降低了金属电极的耗量,也即降低了电池成本。也即降低了电池成本。也即降低了电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叉指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太阳能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叉指背接触电池组件以及叉指背接触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半导体器件,较低的生产成本和较高的能量转化效率一直是太阳能电池工业追求的目标。对于目前常规太阳能电池,其发射极接触电极和基极接触电极分别位于电池片的正反两面。电池的正面为受光面,正面金属发射极接触电极的覆盖必将导致一部分入射的太阳光被金属电极所反射遮挡,造成一部分光学损失。普通晶硅太阳能电池的正面金属电极的覆盖面积在7%左右,减少金属电极的正面覆盖可以直接提高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0003]针对上述情况,行业内推出一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背接触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将发射极和基极接触电极均放置在电池背面(非受光面)的电池,该电池的受光面无任何金属电极遮挡,从而有效增加了电池片的短路电流,同时背面可以容许较宽的金属栅线来降低串联电阻从而提高填充因子;并且这种正面无遮挡的电池不仅转换效率高,而且看上去更美观,同时全背电极的组件更易于装配。
[0004]现有背接触太阳能电池需要在端部位置设置若干个pad点,通过pad点与互联条进行连接形成太阳电池串。但是,在背接触太阳能电池背面设置占有一定面积的若干个pad点,不利于载流子的充分收集,大大影响背接触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另外设置的pad点也会增加金属电极的耗量,增加了电池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串,旨在解决现有背接触太阳能电池需要设置pad点,影响光电转换效率以及电池成本高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串,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包括:多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以及多个第一汇流条,每个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背光面设置有交替布置的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第一汇流条用于串联各个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片,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与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相邻的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二接触区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接触区包括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连接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接触区包括与所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连接的第二绝缘层和与所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连接的第二导电层。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部分或全部设有黏附层。
[0008]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的
宽度,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的宽度。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均设有若干个。
[0010]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均设有3至30个。
[00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的长度均在1mm至50mm范围内。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导电区和若干第二导电区,所述第一导电区与所述第二导电区相互垂直,所述第一导电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导电区的宽度,所述第一绝缘层位于所述第二导电区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三导电区和若干第四导电区,所述第三导电区与所述第四导电区相互垂直,所述第三导电区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四导电区的宽度,所述第二绝缘层位于所述第四导电区之间。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导电区和所述第四导电区的宽度在10um至5mm范围内。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串还包括位于其端部处的第二汇流条和位于其另一端部处的第三汇流条。
[0015]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汇流条包括与端部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三接触区和连接所述第三接触区的第二连接区,所述第三接触区包括与端部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连接的第三导电层和与端部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连接的第三绝缘层;所述第三汇流条包括与另一端部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四接触区和连接所述第四接触区的第三连接区,所述第四接触区包括与另一端部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连接的第四绝缘层和与另一端部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连接的第四导电层。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组件,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组件包括如上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系统,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组件。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第一汇流条串联各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第一汇流条包括第一接触区、第二接触区、连接第一接触区和第二接触区的第一连接区,通过第一接触区实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导通和负极区绝缘,以及通过第二接触区实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导通和正极区绝缘,实现各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串接,叉指背接触电池片无需设有pad点,其正极区和负极区可布更多的正极细栅线和负极细栅线,大大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另外降低了金属电极的耗量,也即降低了电池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两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图1中B部分的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设有三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接触区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接触区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1]本专利技术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包括至少两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和用于串联各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第一汇流条,第一汇流条包括第一接触区、第二接触区、连接第一接触区和第二接触区的第一连接区,通过第一接触区的第一导电层、第一绝缘层分别实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导通和负极区绝缘,以及通过第二接触区的第二导电层、第二绝缘层分别实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导通和正极区绝缘,实现各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串接,叉指背接触电池片无需设有pad点,其正极区和负极区可布更多的正极栅线和负极栅线,大大提高光电转换效率,另外降低了金属电极的耗量,也即降低了电池成本。
[0022]实施例一参考图1,本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串,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包括:多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1以及多个第一汇流条2,每个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片1的背光面设置有交替布置的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第一汇流条2用于串联各个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片1,所述第一汇流条2包括与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11连接的第一接触区21、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11相邻的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12连接的第二接触区22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区21和所述第二接触区22的第一连接区2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包括:多个叉指背接触电池片以及多个第一汇流条,每个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背光面设置有交替布置的正极区和负极区;所述第一汇流条用于串联各个所述叉指背接触电池片,所述第一汇流条包括与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一接触区、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相邻的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连接的第二接触区和连接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的第一连接区;所述第一接触区包括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连接的第一导电层和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连接的第一绝缘层,所述第二接触区包括与所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连接的第二绝缘层和与所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连接的第二导电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或所述第二绝缘层的部分或全部设有黏附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绝缘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负极区的宽度,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二叉指背接触电池片的正极区的宽度。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均设有若干个。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均设有3至30个。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区和所述第二接触区的长度均在1mm至50mm范围内。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叉指背接触电池串,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开富许文理林文杰王永谦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